孩子感冒、发烧、哭闹、不肯吃药,家长最是头疼。
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你,有种“纯天然、绿色”疗法,你愿意尝试吗?
湖北黄冈一位妈妈果然就心动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她全家始!料!未!及!
01
妈妈张女士最愁的就是,每次生病,孩子吃药都非常不配合,总得连哄带骗。
在家附近的小诊所医生告诉她,用他们熬制的“中药秘方”灌肠,同样能退烧,而且“纯天然、绿色、无副作用”,另外加上膏药外敷,就能药到病除。
听说不打针不吃药就能治病,还没有副作用,张女士很是心动,当天就给孩子做了一次。
可一连灌了4天,孩子还是反复发烧,而且身上出疹,小便变少,精神也更差了。
觉察到不对劲,张女士和丈夫赶紧把医院。
该院肾内科检查发现,孩子身患脓毒血症、肾功能衰竭,还出现了休克症状,心脏、血压指数直往下掉。
02
半岁的小游人生第一次生病发烧,家长赶紧把他送到附近的村卫生室。医生对小游进行了灌肠治疗,但孩子的烧不仅没退,反而病情越来越重。爸爸妈妈赶紧把他送到了武汉治疗。
孩子送来后心脏、肾脏、包括肝脏的状况非常不好,检查结果肌酐指标上千,普通正常的情况只有几十。
经过治疗,小游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每次都需要做十多个小时的透析,通过机器来维持生命。
普通孩子那样随意奔跑、玩耍对小游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医生分析,导致孩子出现这一幕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初的“灌肠”退烧。
医生说,因为有一些药物通过灌肠治疗一样会进入到血液里面,而且有可能当地使用的是比较大的剂量,就造成肝脏、肾脏、心脏的损害。
在临床收治的患儿中,像小游这样因为灌肠退烧导致严重后果的并不罕见。家长们往往会误认为灌肠退烧与孩子在肛门使用的退热栓类似,相对于打针、吃药比较安全,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各地灌肠门诊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各地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因不良灌肠造成的儿童重疾。
新闻一年,某村村医给一名3岁咳嗽患儿灌肠后出现洗肉汤样大便,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原因就是村医超剂量用药、不规范用药。
新闻二河南一名2岁儿童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入院,经查是过去一年中反复使用灌肠疗法治疗发烧,灌肠疗法常用的激素如地塞米松和退热药氨基比林都是超量用药,一般是3~5倍!
新闻三广州某乡村诊所灌肠退热导致肠管破裂,合并感染,医院ICU住院一月方才抢救回来,倾尽家财。
提醒:滥用灌肠危害多
截至目前,我国并没有直肠滴入的相关教材,国家权威机构也从未出具规范性文件,而其危害在多个层面:
首先,即使是灌肠,药物依然是经过肠道,再通过血液循环起作用,况且灌肠的药物成分复杂,如有过量或错误使用,就很容易损伤孩子娇嫩的肝肾等重要脏器。
其次,药物过敏也是潜在危害。灌肠治疗之前不做皮试,家长也不清楚具体用药,孩子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此外,直肠滴入不是一种安全、无菌的给药方式,肠道内含有很多细菌,有可能随着滴入液进入肠道深处,造成污染。远期的严重后果,如是否损伤肠道粘膜、改变肠道内酸碱度,是否会引发直肠细胞的变性、坏死,危害无法估量。
正确做法:物理降温及时就医
发热时,无论是低热还是高热,都应该及时看医生,确诊病因再对症下药。而在居家护理上,可以采取一些物理方法降温,让体温不至于过高。
方法一:温水浴。在室温维持在25℃左右时,小孩子发热可以温水洗澡,体温会有所下降。
方法二:冰块。可用冰块冰敷额头、腋窝等处。把衣服略微解开,让其充分散热,手脚部位要适当保暖。
如何应对孩子发烧才正确?
3个月以内的宝宝——医院就诊
因为孩子还太小,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处理不及时容易使病情变严重,需特别谨慎。只要孩子的体温超过38℃,医院就诊。
3个月以上的宝宝:
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精神状态还不错,可先在家观察。家长可以用开窗通风、适当脱减衣物等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烧,同时让宝宝多喝水,或者给他喝点淡一些的果汁,或者是口服补液盐。
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时,或者虽然未到38.5℃,但精神状态较差,有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烧药。服用退烧药后,家长需用心观察,如果在服用退烧药后,2岁以下的孩子仍持续发烧,医院就诊。
痛心……不可挽回的大错可怜了小宝宝,生医院就诊,千万别自己乱试偏方!
来源:广州日报(guangzhoudaily)综合都市现场(jxtvdsxc)、经视大直播
点亮提醒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千万别再网购奶粉了,假货率高达63%!买奶粉一定要去母婴店!
?网购便宜奶粉,女婴喝后嘴里喷血!买奶粉一定要去实体店!
?央视曝光!“海外直邮”全是假货?没有一件真品?这些东西你也买过!
?央视报道:国外奶粉又出问题,8款奶粉被检出可能含有致癌物
?贪图便宜,通过微商购买假奶粉,一岁半女婴胸部开始发育?当地已介入调查
?买奶粉一定要到实体店!宝妈必看!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yl/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