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回阳救逆说参附


回阳救逆说参附

湖北远安县/胡献国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至第七版中的中医治疗部分,对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中的危重型内闭外脱证推荐处方使用中药人参、黑顺片、山茱萸等,推荐中成药有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这里的黑顺片即黑附子,与人参组成的“参附汤”,为中医临床回阳救逆常用方。

人参,又名红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中医认为,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归脾、肺经,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人参能抢救虚脱,为拯危救脱之要药,可用于中风而元气虚极欲脱,见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危重症候,单用即可奏效。《本草纲目》言其“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痰疟,滑泄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人参皂苷、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有机酸、糖类、维生素等多种成分,有抗休克作用,对实验动物失血性、急性中毒性、过敏性、烫伤性休克和窒息性危重状态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以失血性休克、急性中毒性休克效果尤为显著,可使心搏振幅及心率显著增加,在心力衰竭时强心作用更为明显。

黑附子,又名黑附片、黑顺片,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中医认为,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适用于亡阳证、阳虚证、寒痹证等。本品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中能温脾阳以健运,下能补肾阳以益火,是一味温里回阳要药,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与人参同用,回阳救逆、大补元气,可治亡阳兼气脱者。《珍珠囊》言其“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本草正义》言“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对动物心脏,不论是正常状态或处于衰竭状态均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由此可知,人参、附子二者均有回阳救逆之功,临床常相须使用,治疗危急重症。人参大补元气、抢救虚脱,为“拯危救脱之要药”,用于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危重症候。附子甘温回阳,起死回生,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用于气虚亡阳症。参附的相关方剂与中成药有许多,现介绍几则,仅供大家了解,临床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参附注射液(中成药):方由红参、附片(黑顺片)组成。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或遵医嘱。可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

2.参麦注射液(中成药):方由红参、麦冬组成。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或遵医嘱。可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

3.生脉注射液(中成药):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或遵医嘱。可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

4.参麦颗粒(中成药):方由红参、南沙参、麦冬、黄精、山药、枸杞子组成。开水冲服,一次25克,一日3次。可养阴生津。用于面黄肌瘦、津少口渴、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经衰弱。

5.心力丸(中成药):方由人参、附片、蟾酥、麝香、红花、冰片、灵芝、珍珠、人工牛黄等组成。含服或嚼后服,一次1~2丸,一日1~3次。可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用于心阳不振、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胸闷气短、心悸怔仲、冠心病心绞痛等。

6.参附强心丸(中成药):方由人参、附子、桑白皮、猪苓、葶苈子、大黄等制成。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可益气助阳、强心利水。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而引起的心悸、气短、胸闷喘促、面肢浮肿等症,属于心肾阳衰者。

7.参附汤:人参30克,附子10克,水煎服。可益气、回阳、救脱。适用于元气大亏、阳气暴脱、四肢厥逆、呼吸微弱、汗出气短、脉微弱欲绝等。

8.参附龙骨汤:人参5克(另煎),附片、酸枣仁、枣皮各10克,龙骨30克。上药择净,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加人参液调匀饮服,每日1剂。可温阳固表止汗。适用于大汗淋漓、久病虚脱等。

9.参附干姜汤:人参5克(另煎),附片、干姜、枣皮各10克。上药择净,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加人参液调匀饮服,每日1剂。可温阳、固表、止汗。适用于大汗淋漓、久病虚脱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

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胡献国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jtzy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zn/100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