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失血性休克 > 失血性休克原理 >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习题
当前位置: 失血性休克 > 失血性休克原理 >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习题
一、A1
1、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是A、空气栓塞
B、发热反应
C、输液微粒
D、静脉炎
E、急性肺水肿
2、加压输液时由于未及时更换液体发生空气栓塞,此时护士应为减轻患者症状应采取的卧位是A、俯卧位
B、去枕平卧位
C、端坐位,双腿下垂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
E、右侧卧位,头低足高
3、静脉输液引起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输入液体A、量过多
B、速度过快
C、温度过低
D、时间过长
E、制剂不纯
4、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气泡栓塞大脑中动脉
B、气泡阻塞上腔静脉
C、气泡阻塞主动脉口
D、气泡阻塞肺动脉口
E、气泡阻塞肺静脉口
5、静脉注射操作中,下述不妥的是A、长期注射者由远端到近端选择血管
B、在穿刺部位上方5cm处扎止血带
C、进针时,针头与皮肤呈20°角
D、在静脉上方或侧方进针
E、拔针后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6、静脉注射不正确的步骤是A、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
B、常规消毒皮肤后嘱病人握拳
C、针头与皮肤成20°角进针
D、见回血后即推注药液
E、注射后用于棉签按压拔针
7、不属于头皮静脉特点的是A、微蓝色
B、无搏动
C、管壁薄
D、不易压瘪
E、不易滑动
8、输液引起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A、发绀、胸闷
B、心悸、烦躁不安
C、胸闷、咳嗽
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痰
E、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9、以下有关输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长期输液者,一般从远端静脉开始
B、需大量输液时,一般选用较大静脉
C、连续24小时输液时,应每12小时更换输液管
D、输入多巴胺应调节至较慢的速度
E、颈外静脉穿刺拔管后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
10、颈外静脉输液的最佳穿刺点在A、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下1/3处
B、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下1/3处
C、下颌角与锁骨下缘中点连线上1/3处
D、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
E、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中1/3处
11、患者因输液左上肢出现索条状红线,红肿热痛,伴畏寒、发热。下述处理错误的是A、用抗生素
B、95%乙醇湿敷
C、超短波理疗
D、抬高患肢
E、增加患肢活动
12、某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输液完毕已使用肝素液封管,但第二日仍然发生血液反流堵塞导管,不是导致堵管的可能原因A、封管的肝素液不多
B、封注封管液速度过快
C、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
D、患者静脉压过高
E、封管的肝素液浓度过大
13、为婴儿进行静脉注射时,最常采用的静脉是A、肘正中静脉
B、颞浅静脉
C、大隐静脉
D、贵要静脉
E、手背静脉网
14、对于需要静脉输液的成年人,使用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时优先选择的血管是A、贵要静脉
B、头静脉
C、桡静脉
D、手背静脉网
E、肘正中静脉
15、下列输血的不良反应中,处理不妥的一项是A、发热反应:给予抗过敏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B、过敏反应: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或异丙嗪
C、溶血反应:口服或静脉注射氢氧化钠
D、枸橼酸钠中毒: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静脉注射
E、急性肺水肿:给予扩血管药、强心剂、利尿剂及乙醇湿化吸氧
16、低血容量及低血浆蛋白患者宜输入A、浓缩红细胞
B、保存血浆
C、自体血
D、新鲜全血
E、洗涤红细胞
17、大量输血后,枸橼酸钠中毒的机制是A、血液中的血小板被破坏
B、血中游离钙被消耗
C、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D、低钾血症
E、血钠过高
18、大量输库存血后,易导致出血倾向的原因是A、血小板破坏
B、枸橼酸钠中毒
C、酸中毒
D、高钾血症
E、发生DIC
19、发生溶血反应后,为促进血红蛋白在尿中的溶解度,宜选用的药物是A、枸橼酸钠
B、氯化钠
C、碳酸氢钠
D、乳酸钠
E、葡萄糖酸钙
20、库存的血液在使用前需要自然复温,一般室温下放置的时间为A、50~60分钟
B、40~30分钟
C、20~30分钟
D、15~20分钟
E、10~15分钟
21、直接输血ml,加入3.8%枸橼酸钠溶液的量应为A、8ml
B、10ml
C、16ml
D、20ml
E、24ml
22、静脉输液时,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其原因是A、滴管有裂隙
B、针头滑出血管外
C、输液瓶挂置过高
D、输液针头口径过粗
E、患者血压过低
23、静脉输液时溶液不滴的原因不包括A、压力过高
B、静脉痉挛
C、针头阻塞
D、针头紧贴血管壁
E、针头滑出血管外
24、下列属于等渗电解质溶液是A、2%乳酸钠
B、20%甘露醇
C、3%氯化钠
D、5%碳酸氢钠
E、0.9%氯化钠
25、最严重的一种输血反应是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溶血反应
D、空气栓塞
E、细菌污染反应
26、冰冻血浆融化的方法是A、置于环境中自然融化
B、置于热水袋上加热融化
C、置于37℃温水中融化
D、置于微波炉加热融化
E、置于低温箱逐渐融化
27、不适用自体输血的情况是A、外伤性脾破裂失血
B、妊娠破裂导致的腹内出血
C、肠破裂导致的腹内出血
D、大血管手术时失血
E、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时失血
28、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A、浓缩白蛋白
B、右旋糖酐
C、晶体溶液
D、血浆
E、全血
29、使用前需放在37℃温水中提温的血液制品是A、普通血浆
B、干燥血浆
C、冰冻血浆
D、新鲜血
E、库存血
30、患者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容易出现A、低血钾
B、低血钙
C、低血磷
D、高血铁
E、高血钠
31、输液时如何处理因静脉痉挛导致滴注不畅A、减小滴液速度
B、加压输液
C、局部热敷
D、适当更换肢体位置
E、降低输液瓶位置
32、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入A、血浆
B、库存血
C、新鲜血
D、白蛋白
E、水解蛋白
33、防止血标本溶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选用干燥注射器和针头
B、避免过度震荡血标本
C、采血后带针头沿管壁将血液注入
D、标本应及时送检
E、需全血标本时,应采用抗凝管
34、下列哪一项不是输液的目的A、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B、增加血容量
C、输入药物
D、供给各种凝血因子
E、利尿消肿
35、溶血反应发生时,护士首先应A、立即停止输血
B、通知医生
C、静脉滴注4%碳酸氢钠
D、测量血压及尿量
E、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36、为了给病人补充热量,输液中应选用A、各种代血浆
B、0.9%氯化钠
C、5%碳酸氢钠
D、5%~10%葡萄糖溶液
E、50%葡萄糖注射液
37、因输血致溶血反应的处理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立即停止输血
B、维持静脉通路以备给药
C、热水袋敷双侧肾区
D、酸化尿液
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
38、为了改善病人的微循环,应选用的溶液是A、5%葡萄糖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10%葡萄糖溶液
E、5%碳酸氢钠
39、输血前的准备工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检查库存血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
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分钟再输入
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的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
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
40、输液速度的调节与下列哪项无关A、药液的浓度
B、药液的刺激性
C、病人的年龄
D、治疗的要求
E、输液量的多少
41、下列输血操作中,不妥的是A、输血时须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B、输血开始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
C、切勿剧烈震荡血袋
D、输注的血液,可根据需要加入药品
E、根据医嘱采集血标本,要求每次只为一位病人采集
二、A2
1、患者,女性,40岁。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时,突然主诉胸部异常不适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前区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音”,患者可能发生了A、发热反应
B、空气栓塞
C、过敏反应
D、急性肺水肿
E、合并肺部感染
2、患者男性,66岁,因病情需要行加压静脉输液。加压输液期间,护士应A、根据情况调节滴速
B、预防性服用抗过敏药
C、严格控制输液量
D、守候在患者床旁
E、预防性服用舒张血管药物
3、患者男,56岁。胃癌。在应用化疗药辅助治疗时,注射部位刺痛,水肿,并出现条索状红线。正确的处理措施是A、局部热敷
B、局部按摩
C、加快注射速度
D、减慢注射速度
E、立即给予抗生素
4、重症肝炎患者贾某,近日出现皮肤发绀症状,肢体湿冷、少尿、呼吸困难、偶有神志改变,针对该患者的表现,医嘱输血治疗。适宜该患者输注的血制品是A、红细胞悬液
B、血小板浓缩悬液
C、白蛋白液
D、纤维蛋白原
E、洗涤红细胞
5、部队退休老干部江大爷,因肾衰竭进行了脏器移植术,术后遵医嘱给予输血,以下血液种类应选择哪种A、浓缩红细胞
B、保存血浆
C、自体血
D、新鲜全血
E、洗涤红细胞
6、患者女,30岁。于昨日行剖宫术,术后出血较多,医嘱ml库存血静脉输入,输血后患者突然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伤口渗血增多。患者可能发生A、枸橼酸钠中毒
B、溶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出血倾向
E、急性心衰
7、患者,男性,35岁。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大出血,遵医嘱输入库存血ml后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眼睑、口唇水肿,应考虑是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枸橼酸钠中毒
D、溶血反应
E、出血倾向
8、患者,男性,55岁。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急诊入院,遵医嘱大量输入库存血ml,患者出现全身发冷,输血静脉周围局部皮温正常。护士首先应A、拔针后另外穿刺,继续输血
B、热敷患者穿刺局部
C、使用恒温器加热血液
D、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E、给予吸氧
9、患者,女性,60岁,输血15分钟后感觉头涨,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痛,脉细弱,血压下降。病区护士为患者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但应除外A、热水袋敷腰部
B、维持静脉输液通道
C、心理护理
D、观察记录血压、尿量
E、减慢输血速度
10、患者,男性,42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遵医嘱输注浓缩红细胞。护士采取的步骤中应该除外A、从血库取血回来后应尽早输注
B、输注前需2位护士进行“三查八对”
C、输注前后均需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D、发现输血反应及时处理
E、输注的红细胞中不可添加药物
11、患者,男性,20岁,车祸后大出血,测中心静脉压3cmH20,血压80/60mmHg,心率次/分,尿量10ml/小时。为增加胶体渗透压及血容量,可选用的溶液是A、羟乙基淀粉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2%乳酸钠溶液
D、50%葡萄糖溶液
E、5%葡萄糖盐水
12、患者,女性,20岁。因剧烈呕吐医嘱给予补液,包括氯化钾溶液。输液过程中患者诉穿刺局部疼痛,当班护士检查穿刺局部无肿胀,且输液管内回血良好。该护士的处理方法最合适的是A、拔针后另选静脉穿刺
B、转动针尖斜面的位置
C、给予局部止痛
D、继续观察
E、减慢输液速度
13、患者,男性,72岁,因发热、咳嗽诊断为肺炎入院治疗,用生理盐水ml加青霉素万U静脉滴注,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的项目不包括A、滴液是否顺畅
B、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
C、注射部位有无肿胀
D、固定是否牢固,针头有无脱出
E、患者诉说疼痛应立即拔针
14、患者男,20岁。测中心静脉压1.96kPa(2cmH2O),血压6/9kPa(80/60mmHg),心率次/分,尿量10ml/h,为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循环血量可选用的溶液是A、羟乙基淀粉
B、中分子右旋糖酐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复方氯化钠
E、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15、护士在巡视病房过程中,发现9床患者孙某输液器小壶内液面不断自行下降,问诊患者局部无疼痛,护士检查后最可能的原因是A、针头滑出血管外
B、输液瓶位置过高
C、患者静脉痉挛
D、输液管有漏气
E、患者静脉扩张
16、患者,女性,55岁。冠心病史4年。近2天腹泻、呕吐、尿少、烦躁不安,血压80/60mmHg,心率次/分,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6mmHg。最恰当的治疗是A、静脉滴注硝普钠
B、输血
C、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E、静脉注射呋塞米
17、患者女性,28岁,手术出血约ml,现需输入ml血液。每输完ml血液,再次输入另一袋血之前,应滴注A、5%葡萄糖
B、复方氯化钠
C、0.9%氯化钠
D、3.8%枸橼酸钠
E、5%葡萄糖氯化钠
18、患者女性。53岁,突然出现头晕、头痛,逐渐加重,伴有恶心、呕吐,以高血压、脑出血收住院。血压/mmHg,立即给予脱水利尿溶液降低颅内压,首选的液体是A、生理盐水
B、10%葡萄糖
C、15%山梨醇
D、20%甘露醇
E、25%甘露醇
19、患者男性,7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治疗,输液总量为ml,计划5小时输完,输液器滴系数为15,每分钟滴数为A、30滴
B、35滴
C、40滴
D、45滴
E、50滴
20、患者女性,58岁。确诊慢性肾小球肾炎10余年,近1周来出现双下肢水肿加重。为其输液治疗应选用的胶体溶液为A、浓缩白蛋白注射液
B、中分子右旋糖酐
C、低分子右旋糖酐
D、低分子羟乙基淀粉
E、水解蛋白注射液
21、患者男性,77岁,输血发生溶血反应,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此时的处理措施是A、端坐位加压吸氧
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C、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D、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E、置患者于头低足高位
22、某病人6h内需输液ml,应调节滴速为每分钟A、60滴
B、62滴
C、65滴
D、70滴
E、72滴
23、护士巡视病房,发现病人静脉输液的溶液不滴,挤压时感觉输液管有阻力,松手时无回血,此种情况是A、输液压力过低
B、针头滑出血管外
C、静脉痉挛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E、针头阻塞
24、王某,患十二指肠溃疡,突然呕血,面色苍白,脉搏次/分,血压60/45mmHg。医嘱输血ml。给患者输血的目的是补充A、凝血因子
B、血红蛋白
C、血小板
D、抗体
E、血容量
25、患者,男性,70岁。需输ml液体,用滴系数为15的输液器,每分钟40滴,输完需用A、2小时15分钟
B、2小时45分钟
C、4小时15分钟
D、4小时45分钟
E、6小时15分钟
26、患者男性,护士遵医嘱为其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时,患者自述疼痛,推注时稍有阻力,推注部位局部隆起,抽无回血,此情况应考虑是A、静脉痉挛
B、针头部分阻塞
C、针头滑出血管外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E、针头斜面部分穿透血管壁
27、患者女,43岁。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收入院,拟对其进行输血治疗。护士在进行输血前的准备时,不正确的操作是A、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B、提血时,和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C、库存血取出后,如紧急需要,可低温加热
D、输血前,需与另一名护士再次核对
E、输血前应先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A3/A4
1、患者,男性,72岁。因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今日输液1小时后,患者突发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咳嗽加重,可见血性泡沫样痰。1、此时诊断患者为
A、哮喘再次发作
B、循环负荷过重
C、输液速度过快
D、静脉空气栓塞
E、药物过敏反应
2、此时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何种体位
A、平卧位
B、左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休克卧位
3、以下处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停止输液
B、氧气吸入
C、给予缩血管药物
D、可使用镇静剂
E、必要时四肢轮扎
2、张某,女,70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经静脉输入药物2天后病情缓解。今天输液1小时后,病人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加重、咳血性泡沫样痰。4、你考虑病人是
A、哮喘再次发作
B、循环负荷过重
C、输液浓度过高
D、静脉空气栓塞
E、对药物过敏
5、你应立即给病人安置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左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休克卧位
6、处理措施中,下述哪项不妥
A、停止输液
B、氧气吸入
C、给予缩血管药物
D、可用镇静剂
E、必要时四肢轮扎
3、患者女性,68岁,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主诉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听诊心前区有“水泡音”。7、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该患者可能出现了
A、急性肺水肿
B、心肌梗死
C、过敏反应
D、空气栓塞
E、发热反应
8、此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协助患者取
A、俯卧位
B、头高足低位
C、去枕仰卧位
D、半坐卧位床尾抬高
E、左侧卧位,头低足高
4、患者,男性,25岁。因外伤大出血急需输血治疗,在输入库存血10分钟后,患者感到头部胀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9、在给患者输血前的准备工作中,错误的是
A、抽血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B、取血时与血库人员进行“三查八对”
C、勿剧烈震荡血液
D、为了尽早将血液输给患者,给血液加温
E、输血前,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10、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护士首先应
A、停止输血,保留余血
B、通知医生和家属,安慰患者
C、碱化尿液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E、热敷双侧腰部
5、患者,23岁,因车祸大量失血,输血后出现心率缓慢,血压下降,手足抽搐。11、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过敏反应
B、血管内溶血反应
C、血管外溶血反应
D、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E、肺水肿
12、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血型不合
B、血钙降低
C、血液变质
D、输血过快
E、无菌操作不严格
6、患者女性,78岁,输血15分钟后诉头胀痛、胸闷、腰背剧烈疼痛。随后出现酱油色尿。13、发生此反应时,护士首先应
A、吸氧
B、通知医生
C、停止输血
D、腰部封闭治疗
E、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14、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可能出现了
A、急性肺水肿
B、过敏反应
C、发热反应
D、溶血反应
E、空气栓塞
15、尿液呈酱油色,是因为尿中含有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红蛋白
D、血小板
E、胆红素
答案部分
一、A1
1、
B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见于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2、
D
发生空气栓塞,此时患者应采取左侧、头低足高位,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心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
3、
E
静脉输液后出现的发热反应的原因有:输入了致热物质,见于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药液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4、
D
空气随血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若空气量较大,则阻塞肺动脉入口,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
5、
B
静脉输液:用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选好输液部位,垫小垫枕,选择粗、直、弹性好、清晰的静脉,确定穿刺点,在其上方6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
6、
D
静脉注射进针见回血后,应先松开止血带,再缓慢推注药液。
7、
D
特征
头皮静脉
头皮动脉
颜色
微蓝
浅红或皮肤同色
搏动
无
有
管壁
薄、易压瘪
厚、不易压瘪
滑动
不易
易
血流方向
向心
离心
血液颜色
暗红
鲜红
注药
阻力小
阻力大,局部血管树枝状突起,颜色苍白;患儿疼痛,尖叫
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
8、
D
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故选项D的叙述正确。
9、
C
输液时静脉选择的原则为长期输液者由远端小静脉开始,大量输液者选用大血管输液滴速调节时,输入多巴胺等升压药时滴速宜慢,以防血压升高过快;颈外静脉穿刺拔管后要在穿刺点加压数分钟;连续24小时输液者一般24小时更换输液管。因此,选项C的叙述不正确。
10、
D
颈外静脉的穿刺点为颈外静脉外侧缘,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因此,D选项为正确答案。
11、
E
根据病人症状,可以确定病人发生的输液反应为静脉炎。静脉炎护理措施: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感染;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输液前应充分稀释,并减慢输液速度,防止药物溢出静脉外;静脉使用应有计划,经常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应选择无刺激或刺激性小的导管,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2)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可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3)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4)超短波理疗。5)如同时合并感染,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因此,选项E的处理不正确。
12、
E
封管的肝素液浓度过大不会导致静脉留置针堵管。
13、
B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颞浅静脉可用于常规静脉输液、抢救危重患儿时药物的快速输入和一些刺激性药物(如红霉素、钙剂、甘露醇等)的输入。
14、
D
成人静脉输液首选手背静脉网,小儿首选头皮静脉穿刺。
15、
C
溶血反应时遵医嘱口服或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溶液,使尿液碱化,增加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以减少结晶,防止阻塞肾小管。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
16、
B
血浆是指全血经分离后的液体部分。主要成分为血浆蛋白,不含血细胞,也无凝集原,且保存期较长。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新鲜血浆:包含正常量的全部凝血因子。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2)保存血浆:适用于低血容量、低血浆蛋白的病人。3)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桨保存在—30℃低温下,有效期为1年;应用时先放在37℃温水中融化。4)干燥血浆:使用时可加适量0.9%氯化钠溶液或0.1%枸橼酸钠溶液进行溶解。
17、
B
库存血中含有枸橼酸钠,随病人静脉输血而进入体内,正常情况下枸橼酸钠在肝内很快代谢,因此血液输入缓慢不引起中毒;当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进入体内的枸橼酸钠也过量,如病人肝功能不全,枸橼酸钠未完全氧化,即可与血中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降低、血管收缩不良、心肌收缩无力等。
18、
A
大量输库存血后,易导致出血倾向的原因是血小板被破坏。
19、
C
溶血反应时,可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20、
D
由血库取出的血液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再给患者输入。
21、
D
每50ml血液中加3.8%枸橼酸钠溶液5ml。
22、
A
输液过程中,如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23、
A
溶液不滴的原因(1)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应拔针并更换针头,另选静脉重新穿刺。(2)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表现为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3)确定针头阻塞: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可确定针头阻塞;应拔针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4)压力过低: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病人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以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或放低病人肢体。(5)静脉痉挛:由于病人所穿刺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导致静脉痉挛;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24、
E
等渗电解质溶液:供给水分、电解质,常用的有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等溶液。
25、
C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最典型的症状为四肢麻木、腰酸背痛。
26、
C
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桨保存在-30℃低温下,有效期为1年;应用时先放在37℃温水中融化。
27、
C
肠破裂后腹腔污染严重,不适合自体输血。
28、
C
晶体溶液分子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的显著效果。晶体溶液有:(1)葡萄糖溶液:常用的是5%葡萄糖溶液及10%葡萄糖溶液,可供给水分和热能。(2)等渗电解质溶液:供给水分、电解质,常用的有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等溶液。(3)碱性溶液:可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4)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等溶液。胶体溶液有:(1)右旋糖酐:常用的溶液分两种:①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②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2)代血浆:增加血浆渗透压及循环血量,常用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等溶液。可在急性大出血时与全血共用。(3)浓缩白蛋白注射液:可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4)水解蛋白注射液:用以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29、
C
1)新鲜血浆:包含正常量的全部凝血因子。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2)保存血浆:适用于低血容量、低血浆蛋白的病人。3)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保存在-30℃低温下,有效期为1年;应用时先放在37℃温水中融化。4)干燥血浆:使用时可加适量0.9%氯化钠溶液或0.1%枸橼酸钠溶液进行溶解。
30、
B
枸橼酸纳作为血液的抗凝剂患者大量输入库存血后,枸橼酸纳的摄入也增多抵抗了血液中的钙离子引发低钙血症。预防:每输入库存血超过ml时,可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静脉注射,以补充钙离子,减少低血钙的发生。
31、
C
静脉痉挛:由于病人所穿刺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导致静脉痉挛;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因此,C选项为正确答案。
32、
C
血液病患者最适宜输入新鲜血。
33、
C
采集血标本时,防止溶血的措施包括:①选择干燥的注射器和针头采血;②避免过度震荡血标本;③血清标本注入干燥管内,全血标本注入抗凝管内,注入后及时送检;④注入时应取下针头,血液顺管壁缓慢注入。如果不取下针头,血液在针内壁的摩擦容易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34、
D
静脉输液的目的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等病人。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等病人。3.输入药物,达到控制感染、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于各种中毒、严重感染等病人。4.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常用于抢救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5.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因此,选项D的叙述不正确。
35、
A
溶血反应发生时,首先应立即停止输血,以防过多异型血输入,加重溶血反应。故A选项的叙述为正确答案。
36、
D
1.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常用的是5%葡萄糖溶液及10%葡萄糖溶液,可供给水分和热能。 (2)等渗电解质溶液:供给水分、电解质,常用的有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等溶液。 (3)碱性溶液:可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 (4)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等溶液。2.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常用的溶液分两种:①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②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2)代血浆:增加血浆渗透压及循环血量,常用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等溶液。可在急性大出血时与全血共用。 (3)浓缩白蛋白注射液:可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4)水解蛋白注射液:用以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因此,D选项为正确答案。
37、
D
发生溶血反应后的处理措施为:①立即停止输血,保留余血;②安慰病人;③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④双侧腰部封闭或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记录。因此,D选项的叙述不正确。
38、
C
5%~10%的葡萄糖属于等渗晶体溶液,输入目的主要是为了提供能量;0.9%氯化钠属于电解质溶液,输入目的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溶液;5%碳酸氢钠属于碱性溶液,其输入的目的是纠正酸中毒;低分子右旋糖酐属于胶体溶液,输入目的是为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因此,C选项为正确答案。
39、
E
库存血在取出后应由两名护士共同进行“三查八对”,其中“八对”内容包括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由于库存血一般低温保存,取出后应在室温中放置15~20分钟以后再输入;正常库存血分两层,其中上层淡黄色为血浆,下层淡红色为血细胞,如果两层界限不清,上层变红说明血液变质,不能使用;在输血前或两袋血之间一般会输入少量生理盐水;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以防止血液变质。因此,选项E的叙述不正确。
40、
E
调节输液速度的原则 (1)输液速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进行调节,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2)对年老、体弱、婴幼儿、有心肺疾患的病人输入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 (3)一般溶液输入速度可稍快;而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输入速度宜慢。调节输液速度与输液量的多少无关。因此,选项E的叙述为正确答案。
41、
D
血制品中不能随意加入其他药物,如钙剂、高渗或低渗溶液、酸性或碱性药物,以防止血制品变质,出现血液凝集或溶解。
二、A2
1、
B
空气栓塞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2、
D
加压就是在输液时候给于液体表面压力,使液体更快输入到人体。加压输液期间,护士应守候在患者床旁以预防空气栓塞。
3、
A
静脉炎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措施: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可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4、
D
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DIC的症状,纤维蛋白原适用于纤维蛋白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人。
5、
E
洗涤红细胞指红细胞经0.9%氯化钠溶液三次洗涤后,再加入适量0.9%氯化钠溶液而成。适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脏器移植术后、需反复输血的病人等。
6、
A
库存血中含有枸橼酸钠,大量输入库存血,进入体内的枸橼酸钠过量,过量的枸橼酸钠如未及时氧化可与血中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导致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手足抽搐、出血倾向、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甚至心脏骤停等。故本题选A。
7、
B
大多数病人的过敏反应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其表现轻重不一,一般症状出现越早,尽应越严重;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可在局部或全身出现,也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严重者可因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8、
D
输血发生发热反应,轻者减慢滴数;严重者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
9、
E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判断患者出现了溶血反应,处理措施应该是立即停止输血,而不是减慢输血速度。
10、
A
冷藏血制品应自然复温,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再输入。
11、
A
代血浆:增加血浆渗透压及循环血量,常用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等溶液。可在急性大出血时与全血共用。
12、
E
氯化钾对血管的刺激较大,输液中局部常有疼痛,护士应减慢输液速度。
13、
E
患者诉说疼痛时,护士应先观察穿刺局部,分析疼痛的原因,如为药物刺激,可减慢速度;若为针头脱位,可拔出针头。
14、
B
胶体溶液分子量大,其溶液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临床上常用的胶体溶液包括:右旋糖酐溶液,代血浆,血液制品。右旋糖酐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扩充血容量的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较中分子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作用短暂。故答案为B。
15、
D
输液管有漏气会出现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故选D。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滴入皮下组织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故A不正确。患者静脉痉挛是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导致,故C不正确。输液瓶位置过高、患者静脉扩张均不会引起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故不选B、E。
16、
D
患者存在呕吐、腹泻等失水因素,有尿少、血压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低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故应静脉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以扩充血容量。若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升,而PCWP正常时,提示周围血管张力不足,可使用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
17、
C
输血前、后及输两袋血液之间,应输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18、
D
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等溶液。20%甘露醇作为高渗性利尿剂、脱水剂,靠高浓度、快速滴注进入体内,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从而起到降低颅内压,清除脑水肿,纠正脑疝,利尿等作用,在临床应用广泛。
19、
C
根据公式每分钟滴数=液体总量(ml)×滴系数/输液时间(分钟)
20、
A
输注浓缩白蛋白可提高机体的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从而减轻组织水肿。
21、
B
病人发生溶血反应护理措施:(1)预防: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核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采用变质血液。(2)立即停止输血,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3)维持静脉输液以备抢救时静脉给药。(4)保护肾脏: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防止肾小管痉挛。(5)碱化尿液: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出现休克症状时,立即配合抢救休克。
22、
B
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分钟),点滴系数一般为15滴/毫升;×15/=62.5滴/分钟。因此,B选项为正确答案。
23、
E
溶液不滴(1)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应拔针并更换针头,另选静脉重新穿刺。(2)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表现为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3)确定针头阻塞: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可确定针头阻塞;应拔针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4)压力过低: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病人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以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或放低病人肢体。(5)静脉痉挛:由于病人所穿刺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导致静脉痉挛;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因此,E选项的叙述正确。
24、
E
患者主要是由于失血过多,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输血的主要目的是补充血容量。因此,答案为E。
25、
E
输液所用时间=[液体的总量(ml)x点滴系数(滴数/ml)]/[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计算结果为6.25小时,相当于6小时15分钟。
26、
C
溶液不滴(1)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应拔针并更换针头,另选静脉重新穿刺。(2)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表现为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3)确定针头阻塞: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可确定针头阻塞;应拔针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4)压力过低: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病人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以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或放低病人肢体。(5)静脉痉挛:由于病人所穿刺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导致静脉痉挛;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27、
C
取回的血制品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冷藏血制品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而引起不良反应。
三、A3/A4
1、
B
肺水肿是肺脏内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本病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罗音,根据症状表明患者出现肺水肿,说明患者循环负荷过重所致。故选B。
D
发生肺水肿时采取端坐位,把双足下垂于床沿,用布条轮流结扎四个肢体中的任意三个,每隔5分钟轮放一次,持续5分钟。这样做可减少回流到右心的血量,从而起到减轻左心负担、减轻气急、避免发生急性肺水肿的作用。
C
针对肺水肿患者,应该停止输液,给予氧气吸入,使用镇静剂,必要时四肢轮扎,但不可以使用缩血管药物。
2、
B
“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样痰”是循环负荷过重引起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哮喘的再次发作、静脉空气栓塞、药物过敏反应等也可引起呼吸困难,但不会出现咳血性泡沫样痰;输入液体浓度过高容易引起静脉炎。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D
对于循环负荷过重的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有利于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也有利于膈肌下降,便于呼吸。头低足高、左侧卧位适用于空气栓塞病人;休克病人可采取休克卧位。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
C
对于循环负荷过重的病人,停止输液可以避免过多的液体输入,减轻心脏负担;氧气吸入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呼吸困难;对于恐慌、躁动病人,给予镇静剂,可以避免病人情绪激动,减轻心脏负担;四肢轮扎、给予扩血管药物,也有利于减少回心血量;但给予缩血管药物则容易增加血液回流,加重心脏负担。因此,选项C的叙述不正确。
3、
D
空气栓塞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E
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立即使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因为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腔内压力,而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使气泡向上飘移至右心室尖部,以避开肺动脉入口,并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混成泡沫,使较大的气泡破碎,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4、
D
库存血在取出后应由两名护士共同进行“三查八对”,其中“八对”内容包括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由于库存血一般低温保存,取出后应在室温中放置15~20分钟以后再输入;正常库存血分两层,其中上层淡黄色为血浆,下层淡红色为血细胞,如果两层界限不清,上层变红说明血液变质,不能使用;在输血前或两袋血之间一般会输入少量生理盐水;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以防止血液变质。
A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发生了溶血反应,发现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保留余血,并采集病人血标本,重新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5、
D
大量输血使枸橼酸钠大量进入体内,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枸橼酸钠不能完全氧化和排出,而与血中的游离钙结合使血钙浓度下降。临床表现:患者出现手足抽搐,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甚至心搏骤停。该患者输血后出现心率缓慢,血压下降,手足抽搐可能为枸橼酸钠中毒反应。故选D。
B
大量输血使枸橼酸钠大量进入体内,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枸橼酸钠不能完全氧化和排出,而与血中的游离钙结合使血钙浓度下降。故答案为B。
6、
C
发现症状,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保留余血,并采集病人血标本,重新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D
溶血反应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病人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根据题干中输血15分钟后诉头胀痛、胸闷、腰背剧烈疼痛。随后出现酱油色尿。说明患者发生了溶血反应。
C
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病人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说明尿中含有血红蛋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yl/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