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慧眼如炬,明察秋毫消化道症状为临床表现


当黄昏的钟声响起,又是一夜的值班,我们今晚的主人公郭三敏医生,已整装待发,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铃铃铃....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打破了刚要安静的病房,急诊科一位重症患者,初步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女患需转入内分泌代谢科抢救治疗,请夜班医生做好接诊准备。患者入院后,郭三敏医生分析急诊科回报生化血,“血糖15.9mmol/L,血酮体:定性阳性,定量6.3mmol/L”,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明确,但一颗精益求精的心,让她意识到,这名患者的病情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个自身经济条件好、按时应用药物降糖及规律监测血糖的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不容易,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后,这才让我们认识到了这种疾病的凶险及难以判断。

病史回顾:

患者中年女性,因“反复上腹痛1月,加重4天,恶心、呕吐4小时”由急诊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双眼睑苍白,四肢末梢苍白,四肢皮温低。随机血糖15.9mmol/L,血酮:阳性6.3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郭三敏医生追问病史后发现,患者近1月有大便发黑史,但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情况。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郭三敏医生立即汇报二线医生李金燕主治医师,分析后指出患者急性失血,生命垂危,需输血抢救治疗,同时上报科主任迟鹏威主任医师,此时时间是21:03。

此时患者意识淡漠,部分言语可对答,心电监护:心率次/分,呼吸30次/分,血氧89%,迟鹏威主任和各级医生讨论后考虑“重度贫血,消化道失血性休克待排查:糜烂性胃炎?胃部肿瘤?”,血容量急剧下降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组织抢救,补液、补充血容量,纠正机体代偿,稳定电解质平衡,肠外营养支持、消除酮体,避免循环衰竭引起猝死,同时急查“血淀粉酶、脂肪酶、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明确内环境情况,完善输血前准备等抢救措施。

21:23血常规化验单回报:血红蛋白57g/L,验证了大家的判断,患者经输血治疗后,病情逐步趋于好转。但短暂的胜利不是这群有难我在前、安逸你在前的医生们的最终目的,随后迟鹏威主任连夜组织科内讨论,三级医师综合分析后考虑:患者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史,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恶性肿瘤可能性不排除,需尽快完善胃镜检查,明确情况。

胃镜:胃底巨大间质瘤溃烂出血。进而行上腹部CT:胃体占位病变,怀疑间质瘤。

胃间质瘤是指原发于胃肠道、大网膜和肠系膜的c-KTI(CD,干细胞因子受体)染色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一组间叶源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贫血、肿块与上胃肠道出血等。间质瘤是一种交界性肿瘤,一般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最终患者经内分泌代谢科救治稳定、明确诊断后,转入普外二科行手术治疗。

这虽然是一名消化道症状明显的患者,但内分泌人一点点的细心,挽救了一条生命;这虽然是一名跨专业的病患,但内分泌人一点点的疑惑,给了她热爱生活的希望。你慧眼如炬,照亮前方的路!你明察秋毫,剥离疾病痛楚!你用爱心撒满路,温暖她的心房!你用情意交织风景,平复她的伤口!

内分泌人没有先入为主,而是严格按照诊疗规范、拓展思维,去面对未知的疾病,内分泌人没有惧怕挑战,而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病患撑起了一片蓝天。这正验证了那句:医院就是选择放心!这是所有医护人员的使命,医院的使命,医院人对美好未来的无限追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48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