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廉价急救药硝酸甘油近几月在全国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短缺。记者调查发现,武汉也出现了类似的短缺现象,不过作为华中医疗重镇,医院和大型药店用药尚有保证。医药领域专家表示,多个廉价急救药涨幅在10倍以上,仍时有短缺,绝非正常现象,急救药涨价须合理,严管价格垄断。
药店内的硝酸甘油再度现身时已涨10倍。刘睿彻摄
跑了7家药店
好不容易找到药已翻10倍
近来,有市民反映,过去四五元钱一瓶的硝酸甘油越来越难见了,连跑五六家药店也不见得有,好不容易找到价格却翻了十几倍。
据了解,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时,迅速在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三五分钟就可缓解,救治不及时则会有生命危险。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推算,我国心血管病患者高达2.9亿,其中冠心病占了万,心血管病死亡占据着我国居民疾病死亡原因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对于上千万的患者人群,硝酸甘油无疑是要积极准备的救命药。
4月底到5月初,长江日报记者在洪山区卓刀泉南路附近连续寻找了7家药店,前5家金国泰大药房、中联大药房、全民康大药房、仁杰大药房、王振国大药房均表示硝酸甘油已断货了,仁杰大药房工作人员称,过年之后就没有货了。问到第6家药店老百姓大药房时,工作人员表示刚刚卖完,还会再进货。
5月8日,在康伊博大药房,长江日报记者终于发现了片装棕色小瓶装的硝酸甘油,但价格已到50元一瓶。工作人员称,已经没有过去的价了,一直在涨,很难进到货。
随后,长江日报记者也了解到,国药控股汉口大药房供货较充足,但片剂以15片装为主,1瓶价格在30元左右。
注射用的硝酸甘油也翻了13倍
几乎每进一个新批次都在涨
同济、协和、医院、医院、医院也有供货,长医院了解到,硝酸甘油供货基本能保证,只是供应上不太顺畅。医院药剂科负责人表示,供应紧、涨价快的状况过年后一直存在。
武汉药品采购专家卢钰介绍,总体上医疗机构能保障供应。因为涉及到急救,急诊都要备这些药物,药品配送企业相对会优先保证。长江日报记者从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了解到,硝酸甘油尚有库存,物流配送并没有发现异常。
相比起缺货,涨幅太快是多位医务人员担心的另一个问题,硝酸甘油注射剂年一支才0.96元,现在涨到了12.96元一支,上涨了13.5倍。“几乎每进一个新批次都在涨价”。一位药学工作人员介绍。
对于硝酸甘油片剂,医院的涨幅比药店小。长江日报记者查询到,医院片装的硝酸甘油,年为3.62元一瓶,目前涨到13.91元一瓶,涨幅为4倍。药店的涨幅则在10倍以上。
医院药学部主任丁玉峰表示,医院的药都是平进平出,医院的进价和给患者的药价是一样的,抢救药价格涨太快,不仅患者经济压力大,对医院而言成本增加,临床的压力也很大。
原料成本上涨、外迁等多种因素
原规格药“易装”“瘦身”提价
经查询湖北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年,湖北地区销售的片装硝酸甘油片主要来自3家企业,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
长江日报记者致电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该厂工作人员表示,片装的硝酸甘油已经停产,现生产的是硝酸甘油气雾剂,并称喷雾效果更好。
北京益民湖北地区的销售负责人则表示,片装去年底停产,现在更换生产的是15片装硝酸甘油,目前供货充足。他称,这个药是急救用,片在保质期内很难吃完,15片装更经济环保。
据了解,硝酸甘油去年遭遇了大规模减产或停产,山东信谊制药提及涨价时表示原料成本上涨,原材料供货的厂家停了,之后原材料价格涨了3倍,成品药价相应也提高了。
急救车上多个常备急救药
2年涨幅突破10倍
药品采购专家卢钰介绍,年到现在,包括硝酸甘油在内,和全国趋势一致,湖北省几种临床常用急救药价格上涨明显。硝酸甘油片,从年均价5元一瓶到现在31元一瓶。抢救中用于升压的多巴胺,平均从4元涨至40元。
强心剂西地兰从50元涨到多元,对于心衰的病人,抢救有时要用到几十支,光这一种药就可能过万,无形中又增加了患者负担。
同样用于抢救升压的去甲肾上腺素则从5元涨到60元左右。抢救磷中毒患者的碘解磷定从50元涨到多元,在一些抢救中用于止血的维生素K1,从8元涨到元。
一位急救医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去甲肾上腺素、西地兰、硝酸甘油、多巴胺等被称为急救车上的必备药,都是非常基础的救命药,过去的价格很便宜,近年来持续上涨。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年时间,这类急救药涨幅都在4—10倍以上,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一手房与年相比,累计涨幅最大为54.8%,二手房涨幅最大为56%,急救药涨幅快过房价上涨。
严管药品原料垄断行为
硝酸甘油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
不仅是硝酸甘油,多巴胺针剂等多个急救药持续了几年快速上涨,还时常缺货。卢钰表示,这类药涨价有共同点,过去价格偏低,随着原料药上涨,成本上升、利润不足等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价格波动特别大。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崔丹表示,药价从来都是各方博弈的结果,药企必然追求药品利润。需由国家层面组织,各方联动,同时通过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建立药品价格形成的合理机制及供应保障机制。
“抢救量是稳定的,不会突然增多,这意味着像硝酸甘油这类急救药市场需求量就那么大,利润薄,原料药生产企业有限,只要原料药一涨,整体都跟着涨。”
据悉,我国成品药有种原料药,其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两家企业可以生产。
医院药学部主任丁玉峰介绍,医院药品保障情况稍好,但临床上经典的廉价急救药短缺现象一直很普遍。一是供应不畅,二是涨幅太快。这两点绝不是正常现象,他认为,过去急救药存在价格偏低,价格上涨属于市场行为,但涨幅应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有些药品短缺,是因为原料短缺成本上升,但也有部分药品原料被垄断,人为控制价格上涨,每次药品短缺之后价格必涨,涨上去就降不下来。他认为,药品监管部门需要加强源头监管,对垄断药价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去年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出了反垄断法实施10年来原料药领域反垄断案件最大一笔罚单:对三家冰醋酸原料药生产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共计.38万元。
卢钰建议,随着药品的采购定价整合到医保部门,可由医保部门牵头,把硝酸甘油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一个采购周期内,供应量及价格避免大幅波动。“药品不能等同于普通商业品,特别是像急救药,不能完全靠市场调控,相关部门有责任保障民生底线。”
链接:十年遭遇9次廉价救命药大规模断货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多次发生廉价救命药大规模断货,背后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主导各方博弈。
9年12月,主要用于出血性疾病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或大面积烧伤治疗的“人血白蛋白注射剂”持续短缺。
年12月,血友病患者赖以维持病情的“救命药”——“凝血酶原复合物”全国紧缺。年8月,“白舒非”紧缺,它是白血病病人接受骨髓移植手术的必用药。年7月,“鱼精蛋白”全国缺货,鱼精蛋白是心脏手术必用药。
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两种药全国断供。年,心绞痛抢救药硝酸甘油全国性短缺。(刘睿彻整理)
来源:长江日报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白癜风中医治疗白癜风要注意些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