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头条血小板减少患者剖宫产的麻醉


新疆医院郑宏教授在“临床麻醉”专场以1例血小板(PLT)减少产妇为例,阐述了PLT减少患者行剖宫产的麻醉策略。

病例介绍

患者女,24岁。主诉“停经38+周,下腹痛2d,发现PLT减少1d。既往月经规律,5/25,月经量中,无痛经。患者于停经后35d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妊娠早期无阴道出血,妊娠4+个月时自觉胎动至今,根据妊娠早期B超检查结果,确认妊娠时间无误。自诉妊娠4+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示无明显异常(未见化验单)。患者妊娠期未做唐氏筛查、血糖筛查,未进行规律产科检查。2d前开始出现下腹痛,并逐渐加重。医院多次血常规检查发现PLT减少,PLT检查结果分别为,15×/L、26×/L、5×/L等;血红蛋白(Hb)g/L。凝血功能正常,不伴皮肤瘀点、瘀斑,无黑便、鼻出血,无阴道出血。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诊断为“孕1产0,孕38+周头位临产、PLT减少待查、轻度贫血”,急收入院。

产妇一般生命平稳,无特殊不适住宿。属极重度PLT减少,原因不详。经家属同意,拟行剖宫产。

术前评估

围术期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术中切口出血、胎盘血窦处汹涌出血、血液不凝、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各器官出血。

妊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体内并无持续性的生理性血管内凝血。但在妊娠期间,由于子宫胎盘接触面的持续存在,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等均增加,纤维蛋白肽A、β-凝血雪球蛋白原、PLT因子Ⅳ及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明显增加,而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蛋白S下降;凝血酶原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缩短。

妊娠期PLT减少的原因:妊娠相关性PLT减少症、妊娠高血压、特发性PLT减少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原因不明。

PLT减少分级:轻度PLT减少:×/L>PLT>50×/L,只在外伤处出血。中度PLT减少:50×/L≥PLT>25×/L,尚无广泛出血。重度PLT减少:25×/L≥PLT>10×/L,可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极重度PLT减少:PLT≤10×/L,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

PLT的检测方法

PLT功能:血块浓缩时间(CRT)、PLT粘附试验、PLT聚集试验,测定PLT释放功能、PLT抗体、网织PLT检测、PLT血型。

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PT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

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

对于PLT减少的产妇,可选择的麻醉方式包括:细针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连续蛛网膜下腔麻醉、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禁忌症:INR>1.5、APTT>40s、PLT计数<50×/L。

对于PLT计数<50×/L的患者,均选择全身麻醉,技术不成熟的医疗单位可选择局部浸润麻醉。

本例患者PLT极重度减少,不能行硬膜外麻醉,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术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最终选择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的注意事项:对于轻度PLT减少的产妇,应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合理输注PLT、合理应用激素、应用娴熟的穿刺技术、及时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重视术后随访。

麻醉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局部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对凝血功能有抑制作用;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硫分妥钠对凝血功能无抑制作用,而咪达唑仑对凝血功能有抑制作用;阿片类药物和肌肉松弛药对凝血功能均无抑制作用。

导致产后出血的四大主要原因:①胎盘残留或滞留(5%~10%);②子宫收缩乏力(50%):全身或局部因素;③软产道撕裂(20%):急产、巨大胎儿产科手术、血肿形成;④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极少):除DIC、羊水栓塞等。

术中管理

患者急诊建立有创动脉压监测和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患者入室血压(BP):/80mmHg(1mmHg=0.kPa),心率(HR):85次/min,呼吸频率(RR):16次/min。麻醉诱导:输注PLT6U,血浆mL,采用静脉全身麻醉,靶控输注(TCI):丙泊酚3μg/mL、瑞芬太尼4.5ng/mL、罗库溴铵30mg;插管顺利,产妇生命体征平稳。

全身麻醉药物的选择:胎盘膜是脂质屏障、由磷脂构成,具有蛋白质性质,脂质性高、分子量小、电离度小的物质均易通过。麻醉药和镇痛药均易通过,但神经肌肉阻滞药(低脂溶性或大分子或高离解度)不易通过。

全面评估产妇凝血功能

对于妊娠女性凝血功能的判断,目前仍无明确依据。孕产妇本身存在高凝状态,应正确认识妊娠期PLT减少,PLT计数检查仅反映PLT数量,不能反映PLT功能。仅凭PLT计数来评价及选择麻醉方式,都是片面的。

PLT在凝血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激活的PLT为凝血因子提供磷脂表面,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X和凝血酶原的激活;②PLT质膜表面结合许多凝血因子,能激活和加速凝血;③PLT激活后释放PLT贮存颗粒中的内容物,增加纤维蛋白的形成,加固凝块。

产妇PLT减少的原因:ITP、HEELP综合征、妊娠相关性PLT减少症。

输注PLT的方式

输注1UPLT,可提高PLT计数(5~10)×/L;输注一个机采量,可提高PLT计数(10~20)×/L。具体增加数量和存活时间还取决于病因和PLT新鲜程度。

输注方法:对PLT<50×/L的产妇,输注PLT20~30U;对PLT计数<50×/L的产妇,输注PLT10~20U;对PLT计数在(50~80)/L的产妇,输注PLT10~20U,输注速度均为10U/15min。

在凝血时间正常的情况下,术前输注PLT至1/2量时行硬膜外穿刺,其余1/2量于术中再次输注。实际上,PLT的采集非常困难,很难在PLT计数及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行麻醉和手术,具体情况仍需具体分析。在输注浓缩PLT后10~60min应复查PLT计数,如果未见升高,表明患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需给予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相同的单采PLT。

术后管理

患者术后意识清楚,无特殊不适,体征平稳。给予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并密切观察。PLT由术后1d的2×/L升至术后8d的34×/L,出院。

术后PLT减少的原因:①手术操作消耗,导致PLT计数减少;②不能排除ITP、白血病等疾病;③抗PLT抗体存在;④多次输注PLT,产生同种抗PLT抗体;⑤液体治疗,导致稀释性PLT减少。

椎管内麻醉术后处理

评估运动功能阻滞情况,直至阻滞作用完全消失。术中使用低浓度局部麻醉药,以利于评估运动功能。详细注明硬膜外导管拔除的要求。硬膜外导管拔除的时机,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为相对禁忌。注意随访患者,评估椎管内血肿相关症状和体征。

术后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颅内出血等),定期观察出血量,切口、阴道出血量和引流量,每日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体会和小结

PLT技术并非选择产科麻醉方式的唯一因素,全身麻醉用于产科是安全且方便的选择,良好的子宫收缩能引起生物性结扎止血的作用,单纯由于凝血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不高。郑宏教授报告结束后,现场进行了激烈了讨论,针对听众医师提出的对产妇何时进行自体血回收的问题,郑宏教授进行了回答,因为产妇自体血中往往会有羊水、肽粪,在产妇大出血时如果确定自体血无羊水时可以进行自体血回收,并需要与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选择合适的血液回收机。

(《麻醉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及网站等禁止转载。任何投诉、建议、投稿等事宜,请申请加号EBC为好友进行沟通!)

请长按上面图片,选择“识别图中”,即可直接麻醉学大查房(mazuixuedachafang)。

请长按上面图片,选择“识别图中”,申请加医生及出版人YU为好友,会有意外收获。

EBC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治白癜风兰州哪家医院好
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15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