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语境理论”
“高低语境理论”是霍尔(Hall)提出来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一般来说在笔试中结合案例来选择,而在面试的中文问答中,就需要我们的考生敏锐地注意到案例中的什么情况涉及了“高低语境理论”。
首先我们来用一张表格来看看高低语境的差别。
在看完这张表以后,大家有没有快速的思考一下我们中国属于哪一种语境。(文末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霍尔的观点,高低语境的主要区别是在语言方面。
低语境交流倾向于使用直接的语言交际风格。直接的语言交际风格包括四个方面:
(1)不特别强调情景或语境;
(2)重要的信息通常靠明确的语言交流来传递;
(3)自我表达、流利的语言和雄辩的讲话受到推崇;
(4)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试图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与低语境文化相比,高语境文化的交际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强调明晰的语言信息;
(2)重要的信息通常靠情景性的线索来传递(地点、时机、情景、关系);
(3)崇尚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交流中有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和保持沉默的倾向;
(4)人们试图绕圈子,避免对别人直接说“不”。
从上面的说明中,我们能够总结出一点:低语境文化强调直接、明确,高语境则比较委婉、含蓄。所以,在考试中请同学们务必找到涉及这几个关键词的信息。
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了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像我们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有“敬辞、谦辞”都是很好的说明。
高低语境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引起误解,从而导致文化休克的出现。
小周是赴澳大利亚工作的志愿者,她寄住在当地一对夫妇的家里。临近假期,这对夫妇询问她的安排,她说计划去离这里比较远的市中心参加活动。他们觉得她的计划不错,并没有其他表示。
后来,小周只好独自乘车去市中心参加活动。在热闹的活动现场,她感到很孤独和委屈。她觉得这对夫妇很冷漠,想从这里搬走,换个环境,重新开始。
大家能从上面的案例中找到高低语境的信息吗?
高语境文化:小周说计划去离这里比较远的市中心参加活动,委婉地表达了距离较远想要澳大利亚夫妇开车送她前往。
低语境文化:澳大利亚夫妇觉得小周计划不错,并没有别的表示。(因为小周没用明确表示自己的想法)
二语习得理论是《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的一大重要的考点,里面的考点多之又多。在笔试复习阶段也是令考生颇为头疼的一个部分,因为二语习得包含的理论太多啦!例如:中介语、对比分析、偏误、监控模式、输出理论等等等等。那么,小编老师提到这些理论的时候,你们脑袋中能够回忆出相关理论的相关内容吗?
“中介语理论”
今天小编老师再带大家来熟悉一个重要的理论——中介语理论。我们将会从中介语的基本情况、特点以及考查方式等方面来介绍。
一、中介语的基本情况
中介语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Selinker)在年提出的。这个理论的提出也被看成是整个二语习得理论的发端。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并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不知道大家看完红色的字体有什么感觉,明白吗?我想,可能是不明白。其实,用大白话来说,中介语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某种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像目的语,但是并不是完全标准的目的语。
例如:我们总觉得外国人说的汉语怪怪的。对了!这个怪怪的汉语就是中介语!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怪怪的汉语,只是听起来像,但是不标准,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可能都有问题,但是呢,可能又不是很影响交际,所以这种怪怪的汉语就有了中介的作用。
再如:中式英语。中式英语也是一种中介语。外国人能听懂,但是同样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都是不正确的。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什么是中介语了。下面我们来看看中介语的特点。
二、中介语的特点
学习者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介语只存在于第一语言与目的语之间。
动态的语言系统,且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的特点。
中介语不会一直停留在某一个阶段,它是会变化的。变化趋势有两种,往好的方向变化,最后中介语消失;往不好的方向变化,中介语僵化,没法纠正。当然中介语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这和学习者自身、学习环境、教师教学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他的中介语可能就会慢慢消失。再说学习环境,现在大部分学习者学习汉语只是为了交流,如果当学习者在生活学习中说的中介语不影响他的正常交流,周围的人对该学习者也没有及时纠正其错误,那么该学习者会觉得他说的汉语就是标准的汉语,久而久之,他的中介语可能就固定下来,甚至“僵化”,最后无法纠正。
对于“反复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已经纠正的某个错误,可能还会在后期的学习中反复地出现。例如:一个已经通过HSK6级的学生,在生活学习当中可能还会说出“我回去美国”这样的句子。
这里,小编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介语会完全消失吗?像大山,他说的汉语是中介语吗?
三、中介语理论的考查方式
对中介语的考查,一般会理论结合情景或者案例来进行考查,不会简单考查中介语的相关概念。
例如:问这个情景对应的是什么理论,备选项有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中介语理论、文化适应理论等。
好了,以上就是中介语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学习“证书考试培训课程”,可咨询于老师(,)点击“阅读全文”马上进入课程!试听请联系于老师~
推荐阅读:
年官方《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详尽版)
年下半年10月18日《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通知发布!
官方《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培训课程介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真题精讲课程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合理选择、加工教材,有效补充教学材料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教学大纲与课程设计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之诗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散文、辞赋、戏剧、小说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如何编写教案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课程设计与教学计划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二语教学之交际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中文)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英文)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监控模式的五个理论假说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常考“语法点”汇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课堂管理1(中文)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课堂管理2(中文)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跨文化交际必备基础知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笔试常考多义字/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中外来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成语专题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气词“吧”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常用表示委婉的方式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各国送礼禁忌一览
传统娱乐方式——行酒令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汉硕考点丨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现代汉语的语体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言学习与习得的区分详解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1重点语法梳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2级重点语法梳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3级重点语法梳理1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3级重点语法梳理2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3级重点语法点梳理3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4级重点语法梳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一)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二)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三)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四)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五)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六)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七)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语音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词汇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语法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字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听力课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声母与韵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声调与变调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词义及其分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词汇和词的结构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字的结构与笔顺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字的形体与造字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道德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国际汉语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国际汉语教师心理素质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现汉语法“五种分析方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常考考点”解读
《证书》笔试:声调之三声变调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语音之韵母结构及划分方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音素、音节的划分及关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语流音变考点”汇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aoeiuü的音位变体
《国家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汉语拼音y、w的使用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拼音的“书写”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轻声(知识点+考题)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中国文化的历史分期(上)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中国文化的历史分期(下)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文化考点---中国八大菜系(中英双语)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文化休克(必考考点)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文化考点--中国四大名山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文化尺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汉字字体演变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单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现代汉语四大句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现代汉语复句类型--联合复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现代汉语复句类型--偏正复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汉语词汇中的“舶来品”--外来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二语习得之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二语习得之情感因素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语言测试的种类及区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二语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二语习得中的“反射”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偏误类型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考点:“把”字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考点:“把”字句的偏误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必备知识点之补语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词汇教学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语素的确定和单纯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实词和离合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虚词和兼类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声母、韵母、声调的常用教学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教学评估的3个类型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教学法(真题+考点)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学习策略(常考考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dy/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