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扶阳火神派老中医李可应用附子的经验


李可老中医,当代著名的火神派特色医家,以擅长应用大剂量附子而著称,崇尚火神派扶阳理念,精研郑钦安阳主阴从之理,重剂应用以附子为主的方剂治疗奇难杂症,疗效卓著,受到当代众多临床医家的研究与学习。

继出版之后,又有门人弟子整理出版了,等,现就其应用附子的经验整理归纳如下。

1.附子的剂量探讨

近代由于受教科书的影响,附子的用量一般在10克左右,而且还注明要先煎,这样的方法已经成了当代应用附子的定律,李可认为;为什麽中医救治心衰垂危重症乃生死参半?

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历代医家用伤寒方,剂量过轻,主药附子,仅10克左右。二是考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1枚,按考古已有定论的汉代度量衡折算,附子1枚,约合今之20克,假定生附子之毒性与药效为制附子两倍以上。

则原方剂量所用附子,相当于现代制附子40---60克,而历代及近代用四逆汤仅为原方剂量的1/10---1/6。如现代教科书四逆汤剂量常为制附子6---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像这样轻的剂量,李可认为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

李可老中医为了探索附子的用量,历经9年时间,在临床上一步一步地进行摸索,年7月,曾治1例60岁垂死老妇,患者四肢冰冷,测不到血压,摸不到脉搏,仅心口微温,呼吸、心跳未停,遂破格重用制附子克,于四逆加人参汤中,武火急煎,随煎随喂,1小时后终于起死回生。

由此之后,李可认为,凡用经方治大症,一是要辨证得当,见机即投,不可犹豫,二是要掌握经方的基础有效剂量,一次用足,大剂频投,日夜连服,方能阻断病势,解救危亡。

经数十年的临床考究,李可以经方原方折量为准,此点又为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所证实,即汉代一两,合现代15.克。不仅是先期上海柯雪帆教授已有专著论述,并经临床验证,合乎实际情况。

一书证实,考证所得经方剂量,一两折合13,88克,符合经方药物组成配伍及用量比例。而近年来的多次经方学术会议中,都基本认同上述观点,认为一两折合3克的折算方法,背离了经方的原意。

用一两折算13.8克剂量的附子,李可认为,此量可救重危急症,可收到一剂知,二剂已,有攻无不克之奇效。更为有趣的是,李可运用这样大的剂量附子组方,尤为擅长用破格救心汤抢救濒临病人,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得以起死回生,真的是一剂知,二剂已,闻名遐迩于当地。

与此同时,李可认为若低于这样的剂量,去治疗这些濒死病人则无效,或缓不应急,贻误病机,误人性命。回顾中医历史,自明代医界流行‘古之一两,即今之一钱’之说,数百年来,已成定律。

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却阉割了张仲景学术思想中最为优秀的部分。一书中提到,若按一两附子折合13.8克计算与一两附子折合3克剂量,组成大剂量附子四逆汤与小剂量附子四逆汤组进行对比试验。

观察其对小动物失血性休克升压的作用,发现大剂量附子四逆汤组有显效,而小剂量附子四逆汤组无效。结果提示;用附子组成的四逆汤作用与其剂量多少相关。这一结果也证实了,李可摸索应用的附子大剂量,不仅有历史依据,同时也有实验依据。

因此,李可认为,只由革除这一陋习,走出误区,中医才能治大病、治危病、治重病,而且近些年火神派学术思想的热潮,足以证明了李可的预见性。

2.附子的应用计量

李可不仅从临床上探索了附子的剂量,张仲景时代的一两折合现代的15克左右,同时以张仲景时代的附子应用剂量为参照,结合不同的病症,形成了自己应用附子的特色剂量。

如以他治疗各种心衰的破格救心汤为例,其制附子用量在30---克,经治万例病人以上,垂死病人有24小时用制附子克以上者。李可认为,当心衰垂危时,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阳回则生,阳去则死。

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的大辛大热之性,不以雷霆万钧之力,不能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而挽垂绝之生命。况且以附子为主药,附子的剧毒,正是其起死回生药效之所在。

关于这点认识,近代的动物实验研究,以附子为主的四逆汤方,大剂量对各种动物休克均有很好的救治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李可临床应用大剂量附子的科学论断。

近代动物实验表明,附子的剂量与治疗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而李可通过几十年临床观察,也充分证明了附子的剂量与作用疗效有显著的量效关系。但李可认为临床附子的用量不仅要精确的辩证,同时还要兼顾病人的合并兼杂症候,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近些年李可诊治其难杂症较多,对附子在临床的应用剂量又有了新的突破,如治疗癌症,制附子起手用量多在克左右,然后以病人的耐受程度,逐渐递增到克、克、克,直至达到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重症癌症患者,如果对大剂量制附子效果欠佳,常用生附子30---60克,以取得攻毒扶正之双重作用。

李可应用附子治疗重症或癌症病人,常常使用制附子逐渐加量的方法,以达到最大的治疗剂量。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他用附子成倍增加,如首次用制附子45克,二诊之后加制附子为90克,三诊制附子加之克,再诊加之克,直至达到最大疗效。

另一种方法是,制附子起始量为60--克,以每天逐渐增加10克的方法,即每服1剂中药,就增加10克的制附子,直至达到最大剂量---克,以求临床上最佳疗效。

如1例淋巴瘤患者,李可指导学生,其附子由初始剂量克,逐日叠加10克,至达到克、克、克、0克,最后改用生附子30克,终于挽回重症,临床治愈。但取得临床疗效之后,制附子或生附子用量应即减为小量,或是原剂量减去30克进行维持治疗。

又如1例多发性骨癌,女,58岁,初治制附子用克,采用附子逐日增加10克的方法,达到克、克、克,病人疼痛减轻之后,立即改制附子克进行维持治疗,最后为取得最大疗效,又用生附子30克、生川乌30克,进行强化治疗。

李可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的时候,制附子的初始剂量一般用克左右,然后依据病情,可逐日叠加到克、克,取得疗效后,立即减量,用中小剂量进行维持。

至于为什麽李可在治疗疑难杂症之时,要逐日叠加附子的剂量,他认为;应用附子一定要出现‘瞑眩效应后,才能达到临床的最佳疗效。这是因为,人体阳气在与阴邪争斗过程中,如果人体之阳气无法与阴邪抗争,那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病情在一天天的恶化,而也无力回天。

要想改变这种阴盛阳衰的局面,只有逐日叠加制附子的用量,以便促进人体阳气的回升,当阳气回升到人体已经能与阴邪相抗争的时候,这时候就会出现‘瞑眩反应’,才是人体强大的阳气在附子的鼓动之下。

所能做出的最大排阴邪反应,这时候人体才能由原来的阴盛阳衰状态,逐渐恢复到人体以阳气为主、阳主阴从的生理状态,人体才可以真正走出病魔缠身的境地,恢复到人体‘阴平阳秘’之状态。

3.附子的组方配伍

李可自学成才,经临床50多年的实践证明,不少以附子为主组方配伍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如破格救心汤就是一例,该方在全国众多火神派医家手中重复应用,的确效果肯定而良好,这在中医历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为此,现就其常用的以附子为主组成的经验方,整理如下。

破格救心汤;制附子3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山茱萸6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磁石30克,麝香0.5克。

用法;病势缓者,加冷水0ML,文火煮取0ML,分5次服,二小时一次,日夜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主治各种急慢性心衰。

加味乌头汤;制附子60克,生黄芪克,当归60克,制川乌、丹参、黑小豆、川牛膝、防风各30克,麻黄、桂枝、细辛、赤芍、桃仁各15克,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蜂蜜克,生姜40克,大枣20枚,麝香1克,穿山甲5克,水蛭3克,全蝎30克,蜈蚣2条。

用法;加冷水2ML,文火煮取ML,兑入黄酒ML,日三服夜一服。主治血栓闭塞型脉管炎证属虚寒者。

乌头汤加方;制川乌30克,制附子30克,生黄芪克,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白芍、黑小豆、乌蛇肉各30克,蜂蜜克,桂枝、防风、全蝎、甘草各15克,蜈蚣30条,豹骨15克。

您的专属导师已上线!无论是解答困惑、疑症咨询、学习中医、领取资料,都可以添加导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al/61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