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好大夫在线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703.html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快速而有效的诊疗是抢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图(1)
一快速诊断思维
消化道大出血是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贫血面容、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等。
1、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需在第一时间进行出血量的评估,主要包括:
①呕血、黑便量、颜色及速度;②心率、血压、面色及其变化;③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变化。■如大便隐血阳性:提示出血量5ml;■如有黑便:提示出血量50ml;■如有体位性低血压等:提示出血量ml;
■如有循环血流量变化:提示出血量ml.
表(1)出血量的评估
2、其次,需要判断是否为活动性出血:可根据肠鸣音、尿素氮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进行判断。
3、对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做出大致的判断: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饮酒习惯、既往疾病、使用药物等病史。常见的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出血部位除了上消化道、下消化道以外,还需考虑小肠,胆道等。
二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分级
国际共识推荐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可用于评估患者死亡、再出血的风险,指导临床医生把握临床干预、入院、出院的时机。内镜结果、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对急性出血的风险分级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风险评分是Rockall评分系统、Blachford评分系统、以及AIMS65评分系统。
■Rockall评分系统:Rockall评分系统基于年龄、休克、合并症、诊断、近期出血的内镜痕迹。有文献指出,Rockall评分6的患者死亡的风险较高。但是,Rockall评分系统不能预测再出血的风险,同时需要内镜检查结果。因此,此评分系统的有效性存在争议。
■Blatchford评分:Blatchford评分系统的特点是不需要内镜检查,主要基于血尿素氮、血红蛋白、收缩压、脉搏、晕厥、肝病、心力衰竭等(见下表2),评分在0~23之间,评分越高,胃镜越有必要!
■AIMS65评分系统:AIMS65评分系统是另一较新的评分系统,通过收集美国所医院住院患者胃镜前检查的数据,统计出与住院患者病死率相关的5个因素,包括白蛋白、凝血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收缩压、年龄及意识状态(见下图2和表3)。此评分系统对于预测住院患者的病死率较为准确;另外,AIMS65评分对风险评估有一定意义,也用于胃镜前的评估。
表(2):Blatchford评分
图(2):AIMS65风险评分
危险因子病死率(%)0个0.31个1.02个3.03个9.04个15.05个25.0
表(3):AIMS65风险评分
三紧急处理
消化道大出血的紧急处理包括:
1、平卧或侧卧,防止呕吐物窒息;
2、开放静脉通路(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
3、通过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针对性地使用有效止血药物等,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4、通过有效灌注或有效氧合作用(如吸氧)等,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四急诊胃镜检查
急诊胃镜检查对于出血的定位及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最快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
急诊胃镜的基本条件包括:1、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事先清空胃腔内残留物与血液;3、家属理解同意。大部分出血的患者建议早期胃镜(24h内)检查。但是,关于利用早期胃镜进行风险评估及针对性治疗,是否可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医疗资源的使用,还没有统一的定论。Jairath等对例患者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表明:与晚期行胃镜检查相比,早期胃镜检查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高危患者的出血,降低住院天数,但是,与病死率及手术需求无明显联系。
图(3):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系统
五输血时机选择与标准
输血时机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出血速度、出血量、血红蛋白均是决定输血时机的重要依据。血红蛋白是较为客观的指标,关于血红蛋白的参考指标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
一项例急性出血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指出,较为严格的输血指标比宽松的指标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与血红蛋白90g/L时输血相比,在血红蛋白70g/L时输血,患者输血机会减少,输血单位减少,病死率降低,并且,再出血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在肝硬化的患者中,ChildA、B级的患者遵从严格输血指标,再出血及病死率较低。但是,ChildC级的患者则无明显差异。因此,输血的选择依据个体化原则,大部分患者可采用严格的输血指标,但对于高危患者,如不稳定冠心病等,缺血会引起一系列不良事件,宽松的输血指标较适用。若患者具有活动性出血及低血容量征象,则需要及时输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应避免过度输血,血红蛋白需控制在10g/L以下。
六针对凝血功能异常的处理
针对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处理,尤其注意是否使用抗凝药物与停药的问题。此外,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意事项
1、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异常(INR1.5)或血小板减少(0/ml)的患者:需输注血小板及新鲜冰冻血浆(FFP)。
2、若患者INR3:需等到凝血功能纠正后再进行胃镜检查。经胃镜评估有再出血风险的患者:需及时输注FFP。
3、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的患者:若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需考虑输注血小板。
4、若患者有近期支架植入(1年)或急性冠状动脉疾病:需要在咨询心内科医师后方可输注血小板或停药。
综上所述,遇到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风险评分及辅助检查,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内镜诊疗,掌握合适的输血时机,注意一般对症处理,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来自:普外时间;原作者:缪青等)
小粉亲,听说中国普通外科群最近准备组织群友、去参访医院?
是啊,全国的普外科大夫都可以报名啊!小孙
小粉亲,怎么报名啊?
添加中国普通外科群管理员的76。添加后就可以直接报名啦!小孙
小粉太好了,医院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zn/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