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刺破血管就拔针不妨试试这个补救办法


作为护士,难免会遇到穿刺失败如刺穿血管的情况,遇到此类情况时,就必须拔针吗?看看下面这些内容......

临床上,遇到不少血管条件不好的病人,静脉穿刺也不是百发百中。

这不,笔者近日就遇到一例穿刺失败的情况,一针下去回血很好,想稍微多送进去一些,却穿破血管.......

不过经过补救,也是完美收尾了。今天就这个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补救经验。

案例分享:破了也别慌

患者,女性,58岁,静脉条件较差,此前已经留置过4根PICC,做过多次化疗,包括使用过氟尿嘧啶等药物。

由于病情有进展,目前继续化疗与靶向治疗。氟尿嘧啶经颈内静脉导管途径维持给药,其他辅助用药则经右上肢浅静脉留置针给药。

然而,重新留置静脉时,穿刺时见回血,送管时将血管刺破,从下图中可见,在留置针的前段有一淤青。

立即将留置针慢慢往后撤少许,估计已经回到血管内,用左手拇指指压淤青处2~3分钟。

接着,用注射器抽回血,可见回血通畅。接上液体,可见滴速正常,患者无疼痛感,局部未见肿胀渗出,见下图。

重新用碘伏消毒一遍穿刺点皮肤,透明敷贴固定,见下图。

输液中加强巡视,告知患者有疼痛等不适感及时关闭调节器。

本次输液结束后,予拔除。

原因分析及经验总结

1.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个人操作习惯有一定相关性,由于不习惯在见回血后先退钢针,导致在静脉较细且暴露不明显的情况下刺破静脉后壁。

2.因此,对走向不明显且比较细的静脉宜见回血后略微再进针少许即可。

3.穿破静脉后补救方法适合于输注非刺激性药物时,且不宜久留。如果输注的液体中有化疗及刺激性药物不建议选择。

穿破血管后的补救办法

为了能够更形象说明,便于理解案例中的实际操作手法,先上2张操作示意图。

方法一:适合于静脉走向不明显的情况。

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当见有回血停止,松开止血带,立即用拇指重压扎穿部位2~3min,然后再打开输液调节器输液。

方法二:适合于比较粗直、走向明显的静脉。

在往外撤见回血时,将针头再往前送少许,使针头超过原来扎穿部位,这样可顺利输液,避免渗漏。

判断静脉穿刺成功的简易方法

相信你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感觉穿刺针已经进入了血管里,但又未见有回血。

如果判断穿刺未成功,有可能丢失了一次穿刺成功的机会。如果进一步进针则可能穿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

按照传统折叠挤压法判断,如果针头不在血管里,就会造成局部肿胀而影响穿刺成功率。

针对这种情况,有同行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大家可借鉴学习:

暂停穿刺,一手固定针翼,另一手拇指在穿刺的血管上方离针头2~3厘米处向针头方向挤压。

如果针头在血管里,由于压力作用很快有回血,证明穿刺成功。

如果未有回血,说明穿刺未成功,这时不必将针头完全拔出皮肤,只需将针头穿入血管即可。

这种方法可使病人免受多次穿刺之苦,大家如果有其他好的办法,欢迎留言讨论。

静脉穿刺失败的几种情况

1.刺破静脉;

2.穿刺技术不熟练使导管尖端受损;

3.穿刺过度刺破静脉后壁;

4.仅将针尖刺入静脉而外套管尚在静脉壁外至送管失败;

5.穿刺角度过小,静脉壁划伤等。

穿刺老是失败?找找这些原因

技术原因

1.静脉穿刺操作技术不熟练: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对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方法、要领掌握不好,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2.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静脉穿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和血管。

骨突隆、关节部位(如内、外踝、手腕、指、趾关节)、静脉活瓣、血管硬化、血管分布呈索状,医源性造成的血管损伤等都容易造成失败原因。

3.进针角度不当:进针角度的大小与进针穿刺深度要适宜。

一般情况下,进针的角度为15°~20°,穿刺深角度较大,穿刺浅则角度小,过大与过小都易将血管穿破,造成失败。

4.判断上的失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标准是以见回血为标准。

判断失误,临床上常见进针后不回血,常常经过「拉锯」式的穿刺后出现回血,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穿刺针尖的斜坡面所致。

5.进针时用力速度不当:在穿刺的整个过程中的用力速度大小不同,各个组织的进针力量和进针的速度掌握得不当,直接影响穿刺的成败。

当穿刺针进入皮下组织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当穿刺血管壁进入血管腔时,用力小而轻、稳、慢。

客观条件因素

1.穿刺针选择不当:选择穿刺针的型号大小,要根据所被穿刺血管的粗细相应的选择。

2.穿刺针、止血带:在选择穿刺针、止血带时要认真检查,针尖是否完好、通畅、长短是否适当。

止血带弹性过低、过细,起不到止血目的,造成回血不畅。

止血带过粗,易压迫止血带下端血管,使血管腔变小,针尖达不到血管腔内,易损伤血管壁,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3.静脉血管营养状况:静脉血管的营养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易发生穿刺并发症,如:

(1)病理性营养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度水肿等病人,静脉血管虽然充盈,但壁薄、滑、弹性差、通透性增加。

穿刺时容易引起体液外渗,造成局部组织肿胀、感染等;

(2)外伤性障碍:严重失血性休克,重大面积的深度烧伤、穿刺部位及被穿刺血管受损、破坏等;

(3)生理性血管障碍:肥胖性体形的孕妇、新生儿,局部血管畸形;

(4)老年性动脉硬化、纤维组织增生,血管虽然充盈,但壁厚,易滑动等。

对上述几种容易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要进行具体分析,忌盲目穿刺。

自身素质

护士内在的因素,如:个性特征、心理因素、身体素质等都可能成为其潜在的威胁,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最后,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除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有效方法外,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稳重自信,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新的一年,祝一针见血!

来源:护理时间董明芬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目标
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zn/29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