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信息
男性,55岁
症状描述
主诉:间断性上腹不适伴食欲不振、乏力8年,加重半年,呕血、黑便6小时
现病史:8年前患者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症状时轻时重,治疗不详,半年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水肿、腹胀,口服利尿剂后好转,以后间断服用安体舒通、速尿治疗。1月来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尿量较以往明显减少,1天前进食硬质食物后感上腹不适,6小时前患者呕血约ml,排柏油样黑便1次,量约ml,伴心慌、头晕、黑矇、出冷汗,患者病程中无发热、盗汗等,食欲不振、睡眠及精神欠佳,尿量每日约ml,体重近一个月增加2.5kg。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长期慢性节律性腹痛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手术及输血史,无长期服药史,否认血吸虫疫区久居史.偶饮少量啤酒,不吸烟。父亲因肝硬化去世,一妹患慢性乙型肝炎。
体格检查:T36.8℃,P98次/分,R20次/分,Bp80/5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面色晦暗;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胸前可见3枚蜘蛛痣,有肝掌;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8次/分,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无明显曲张,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cm,边缘钝,质中,肝脾区无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肠鸣音活跃,8次/分;脊柱四肢活动正常;双下肢II度可凹性浮肿。
辅助检查:
(1)血常规:WBC2.1×10^9/L,Hb80g/L,Hct32%,Plt71×10^9/L;
(2)血生化:ALT90U/L,ASTU/L,TBIL18umol/L,DBIL6umol/L,A/G=25/;
(3)病毒学:HBsAg(+),HBeAg(+),HBcAb(+),HBV-DNA4.0xcopy/L(copy/L),HCV-Ab(-);
(4)凝血功能:PT18s(13s),APTT44s(32s);AFP(-)
(5)腹部B超:肝脏轮廓不规整,表面呈锯齿状,密度减低,肝叶比例失调,左肝叶增大,脾厚6.5cm,肋下可探及5cm,门静脉内径1.5cm,腹腔可探及无回声液性暗区8cm。
(6)胃镜:食管中下段可见3条迂曲粗大之静脉,呈串珠状,红色征(+)。
诊断思路:
(1)患者上腹不适伴食欲不振、乏力病史8年,有乙肝家族史;
(2)表现有间断乏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本次主要表现有呕血,黑便,腹胀及双下肢水肿;
(3)查体可见慢性肝病体征(肝掌、蜘蛛痣),腹水征阳性,双下肢浮肿;
(4)①结合乙肝五项、HBVDNA阳性;
②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回声粗糙,表面呈锯齿状,密度减低,门静脉内径增宽,腹腔可探及无回声液性暗区。肝脏影像学未提示占位性病变,AFP正常,暂不考虑肝占位性病变。
③胃镜:食管中下段可见3条迂曲粗大之静脉,呈串珠状,红色征(+),
④血常规提示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肝功异常,
(5)患者病程中出血量大,并出现体循环衰竭表现,血压明显下降,诊断:失血性休克,失血性贫血(中度)
(6)尿少考虑原因:1肝肾综合征(需进一步依据肾功能协诊)2失血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患者既往无节律性,规律性上腹痛等不适,胃镜未见溃疡,可除外消化系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肝炎肝硬化乙型活动性,肝功能失代偿期并腹水,失血性休克,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失血性贫血(中度),肝肾综合征?
治疗:
(1)禁食,氧疗,监测生命体征;
(2)止血,扩容,保肝,抑酸,保护胃粘膜;
(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内镜下止血
(4)注意加强口腔,皮肤等护理等,减少感染发生,因为感染后可进一步加重病情,必要时可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也有助于止血;
(5)加强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尤其需要注意低血糖事件发生(因禁食及生长抑素等药物的使用可影响血糖代谢
(6)因肠道积血,可增加氨的吸收,增加肝性脑病的发生,注意监测,必要时可予门冬氨算鸟氨酸治疗;
(7)患者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符合抗病毒治疗指针,恢复饮食后可加用抗病毒作用迅速,耐药屏障高的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
(8)患者病情重,预后差,花费高,注意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医学要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应首先积极控制出血(药物,内镜),Child~PughA及B级患者必要时可请外科手术治疗门脉高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情好转后应行出血的二次预防治疗(可按照适应症选择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生长抑素类似物等药物;或者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甚至肝移植)。
赞赏
长按鍗楀畞鏈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鐧界櫆椋庡ソ娌诲悧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zn/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