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户外玩耍遭意外割脖,家长儿童暑期安全要牢


到了暑期长假

又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峰期

悲剧事件频发

提醒家长和孩子切勿大意

暑期“安全不放假”!

近日,医院(下文简称“中山一院”)成功抢救一名9岁的惠州男孩小翁。一周前,他在家附近和小伙伴玩耍,身边刚好有危险物品,他不慎从高处坠下,被玻璃直插左颈部。

顿时孩子脖子血流如注,马上被就近送医抢救。

这一意外,险些丢失了他的性命。

失血过半,命悬一线

医院接受紧急颈部清创、探查止血手术、DSA造影检查后,小翁的脖子依然血流不止,显然出血点部位还没找准,无法针对性处理。

可孩子已经出现中度失血性贫血了,命垂一线。医生连夜联系中山一院专家转诊援助。中山一院多学科团队接到消息后,耳鼻咽喉科主任雷文斌教授通过电话远程指导当地医生先进行暂时性压迫止血,确保小翁正常生命体征,为他争取到转运时间。同时做好绿色通道各项准备,等待患儿送来。

抵达中山一院时,小翁肤色苍白、浑身水肿,陪护的家人都已经慌了神,医生说什么都只会点头。“在当地手术期间,医生就已经和我们说,孩子可能救不回了。”小翁的爸爸说起当时的情形,仍有后怕。

雷文斌表示,当时小翁失血量已达全身血液的一半,随时可能再发大出血,一旦失血且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他将面临失血性休克、全身器官缺灌注导致功能障碍、水肿导致的窒息等风险,情况危在旦夕。

难寻的出血点

在小翁急诊入院后不久,护士发现他突发呼吸困难,情况变得更加危急。

多个学科专家携手作战,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地进行着。抢救团队对他进行了颈部外伤部位的清创,仔细保护颈部周围正常神经血管组织,逐层定位颈部大血管等标志性解剖结构。

雷文斌介绍,脖子出血点比其他肢体外伤要难处理。寻找出血部位是手术的难点之一,因为水肿导致小翁颈部组织结构不清晰,而且小儿的神经、血管特别细,需要像“蚂蚁啃骨头”一样,非常小心地一点一点去探查。

最终找到小翁的出血部位在左颈动脉!在医院血管外科武日东副教授的协助下,医生团队为小翁实施了左颈动脉破裂缝合修复术,为他摆脱了生命威胁。

术后,小翁被送往心外ICU作进一步监护,次日便顺利脱机拔管,7月25日,已顺利转回普通病房。目前,小翁恢复情况良好。

提醒:谨慎对待幼儿的意外伤

医生提醒家长,需要看管好小朋友,尤其在夏季,孩子衣服穿得较少,很容易割伤碰伤,进行户外活动时要给予孩子最好的安全保障。

另外,陈林医生表示,“家长有时候只是看到孩子外部流血,认为止一下血就好了,实际上可能受伤部位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不可大意,发现情况不对要立即就医。”

编辑

陈乐吴秋秋责编

张秀丽

通讯员

彭福祥梁嘉韵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zn/105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