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病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致产妇大出血哈医大二


  您听说过“用自己的血,给自己做手术么?”日前,哈医大二院产科在省内率先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方式,帮助一位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成功实现血液“自救”。据了解,将回收式自体输血方式应用到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手术中,在我省尚属首次。

陈萱主任带领医疗团队为患者进行手术

  哈医大二院产科主任陈萱教授介绍,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是指利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手术中的失血进行回收,通过抗凝、滤过和洗涤等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本人。这种自体输血方式优势很多,它既可以解决临床上血源紧张的问题,避免异体输血引发的传染病及并发症,还可以不需要繁琐的配血就能够解决特殊血型的血液供应问题,及时迅速保障手术中的血液供应,减少术中突发大出血造成的生命威胁。

四年经历三次大手术命运多舛的女子意外怀孕竟是凶险性前置胎盘

  看着刚刚出生四天,熟睡在身边的孩子,幸福感洋溢在王女士和家人的脸上。然而回想起怀孕的曲折经历,仍让家人刻骨铭心。据王女士的家属介绍,王女士家住海伦市,虽然年仅40岁,却在四年内经历过三次大手术。四年前,正在工作中的王女士突感头痛、恶心、呕吐,医院检查后,竟然被诊断是患上脑胶质瘤。为了避免脑胶质瘤带来的伤害继续加重,王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天津进行了手术治疗。然而术后半年,同样的症状再次袭来,竟是脑胶质瘤又一次出现,二次手术治疗后,王女士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手术中的失血进行回收利用

  失去工作能力的王女士,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又因子宫肌瘤引起的大出血而入院治疗。子宫肌瘤虽被完全切除,但王女士也被医生告知,由于术后子宫的情况很差,她已经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今年1月,医院体检,医生告诉她怀有身孕时,一家人完全不敢相信。几经确认后,尽管身体较弱,自己还需要家人照顾,但王女士坚决要把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生下来。

  谁知,怀孕到34周时,王女士突然出现了流血的迹象。医院后,经检查发现王女士是凶险性前置胎盘,极易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加之王女士短期内经历了三次大手术,身体状况很不好,孕妇死亡风险极大,医院后均被拒之门外。经过几番打听,一家人慕名找到了哈医大二院产科病房主任陈萱教授。

多科室通力协作自体血回输实现产妇“自救”

  陈萱主任介绍,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指受精卵着床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到了妊娠晚期形成前置胎盘。凶险性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引起产科大出血的常见原因,更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它在妊娠晚期和剖宫产手术中极易出现大出血,手术中胎儿娩出胎盘剥离,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出血ml—ml,让产妇短时间内进入休克状态,这样的孕妇抢救中最多输血总量甚至能够达到0ml。

  五年来,哈医大二院抢救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逐年增多,如今每个月都能接收到2~5例这样的患者。陈萱主任介绍,以往对于大出血的产妇,医院多采用输入异体血的方式来抢救产妇的生命,然而由于血源匮乏、异体输血存在感染等问题,采用自体血回输的方式则为及时有效抢救产妇的生命提供了另外一种希望和可能。

  术前,产科医生经过充分的多学科会诊及讨论,与产妇家属进行了有效地沟通,输血科杨志平主任为产妇制定了严密的手术中自体输血的预案。术中,虽然王女士出现大出血,但因术前准备充分,在经过自体血回输后,产妇出血状况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和补给,手术顺利进行,不仅母子平安,而且产妇的子宫得以保留。术后经过了四天的恢复,产妇和婴儿的状况良好,母子已经平安出院。

  陈萱教授强调,产科的急危重症很多,产妇大出血往往来势凶猛,如今面对产妇大出血,可以通过回收式自体输血最大程度保障产妇的安全。此外,陈主任提醒注意术中自体输血要保证各个环节的无菌操作、避免羊水胎粪的污染,同时配合操作熟练的产科医生和专业的输血科医生,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和母婴的安全。

文|李华虹 徐丽娟

编辑|杨帆

术中图片由科室提供

配图源自网络

哈医大二院

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yl/82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