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病例分析女性生殖


(一)概念、病因   1.概念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ml称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和产后2小时至产后24小时3个时期。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   2.病因   (1)宫缩乏力: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宫壁血窦而致流血过多,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产程延长、产妇衰竭、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均可使宫缩乏力。   (2)胎盘因素:胎盘部分剥离、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胎膜部分残留,也是产后出血常见原因。   (3)软产道裂伤宫缩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可致会阴阴道裂伤。出血较多的宫颈裂伤发生在胎儿过快通过未开全的宫颈时。   (4)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宫内死胎滞留过久、Ⅱ及Ⅲ度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和羊水栓塞等,均可影响凝血或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凝血障碍,子宫出血不凝,不易止血。   (二)诊断   1.宫缩乏力出血特点是出现在胎盘剥离后,在未剥离前阴道不流血或仅有少量流血,胎盘剥离后因宫缩乏力使子宫出血不止。流出的血液能凝固。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检查腹部子宫轮廓不清。   2.胎盘因素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胎盘未娩出,阴道大量流血,应考虑胎盘因素,如胎盘部分剥离、嵌顿、胎盘部分粘连或植入。胎盘残留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胎盘娩出后应常规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胎盘胎儿面有断裂血管,应想到副胎盘残留。   3.软产道裂伤出血特点是出现在胎儿娩出后,血色鲜红。   (1)宫颈裂伤常发生在宫颈3点、9点处,有时可上延至子宫下段。   (2)阴道裂伤多在阴道侧壁、后壁和会阴部,多呈不规则裂伤。   (3)会阴裂伤分4度:Ⅰ度指会阴部皮肤及阴道入口黏膜撕裂,出血不多;Ⅱ度裂伤指裂伤已达会阴体筋膜及肌层,累及阴道后壁黏膜,向阴道后壁两侧沟延伸并向上撕裂,解剖结构不易辨认,出血较多;Ⅲ度裂伤指裂伤向会阴深部扩展,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直肠黏膜尚完整;Ⅳ度裂伤指肛门、直肠和阴道完全贯通,直肠肠腔外露,组织损伤严重,出血量可不多。   4.凝血功能障碍在孕前或妊娠期已有出血倾向,胎盘剥离或产道有损伤时,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不凝及不易止血。   (三)处理   处理原则是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和控制感染。   1.宫缩乏力加强宫缩是最有效止血方法。按摩子宫,同时肌注或静脉缓慢注射缩宫素10U加于0.9%氯化钠注射液ml中。必要时缩宫素1OU直接行宫体注射。必要时肌注或静脉缓慢注射麦角新碱0.2mg,心脏病产妇慎用。若无显着效果,行宫腔纱条填塞法、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或髂内动脉,直至子宫切除。   2.胎盘因素疑有胎盘滞留时,立即做阴道及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离则应立即取出胎盘。若为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若剥离困难疑有胎盘植入,切忌强行剥离,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胎盘和胎膜残留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   3.软产道裂伤应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宫颈裂伤有活动性出血应缝合。缝合第一针应超过裂口顶端0.5cm。修补阴道和会阴裂伤时,需按解剖层次缝合各层,不留死腔,避免缝线穿透直肠黏膜。   4.凝血功能障碍首先应排除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出血。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   (四)预防   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和加强产后观察,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

套“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官评分手册”限量开抢!!!

购课请加周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yl/81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