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咯血病人入院,除了用药还应注意这4点


某天夜班,白班医生交班:新收某床病人,男性62岁,因3天前咯血约50mL入院,诊断咯血待查、肺部感染,近两天无咯血,目前生命体征平稳,现予卡洛磺钠止血、头孢类抗感染治疗。接班后翻阅病历发现医嘱「很清爽」,长期医嘱只有普食、二级护理、卡洛磺钠与头孢,医患沟通也「简简单单」。问夜班一线班小V医生:这个新收的咯血病人,除了用药还应注意些什么,医嘱有无问题,处置有无不足?小V医生答:「收到,明白,马上完善!」于是小V医生喊住了原准备回家的家属,完善医嘱,上心电血压脉氧监护,开病重,下病重通知书,谈话签字,关照家属24小时陪护。当晚患者再次咯血约mL,予垂体后叶素无效,夜间血管外科予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转危为安。小V医生好样的,为ta点赞!

大咯血的危害

大咯血(massivehemoptysis)指大量和/或快速的咯血,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和窒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2。大咯血的确切定义尚有分歧,UpToDate上的定义为咯血量≥ml/24h或≥ml/h,不论是否存在气体交换异常或血流动力学不稳。但临床准确估计咯血量存在困难。大咯血的主要危害是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以窒息最为凶猛最为危急,大量血液从气道内渗出堵塞气道,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实施有效的抢救,患者可在短短数分钟内突然死亡。所以大咯血是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应严密观察并及时正确处置。应注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咯血量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对于咯血量的估计除了出血量以外还应当考虑咯血的持续时间,咯血的频度以及机体的状况,综合考虑咯血的预后和危险性。

大咯血窒息的高危因素

咯血发生窒息危及生命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31.单次咯血量;2.咯血时患者高度紧张、焦虑、恐惧,不敢咳嗽;3.反复咯血,咽喉部受血液刺激,加上患者情绪高度紧张,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血液凝块淤积在气管、支气管内,堵塞呼吸道;4.长期慢性咯血导致混合性感染,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以及毁损肺会导致呼吸功能衰竭;5.不合理的应用镇咳药物抑制了咳嗽反射;6.老年体弱咳嗽反射减弱;7.反复咯血的患者,当其处于休克状态再次咯血时,虽然咯血量不大,因无力将血咳出,容易造成窒息死亡;8.咯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气道阻塞窒息,其次还有肺不张、失血性休克、感染播散和继发性感染等。但是如同本文开始的病例,患者咯血暂止,或者咯血量不大,警报就可以完全解除吗?显然不是,下一次大咯血随时都可能出现,有必要做好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大咯血的处置预案主要涉及两方面:医疗预案以及风险告知。临床任何医疗行为都应与家属共同决策,风险告知非常重要,万一患者住院期间大咯血抢救需要转送ICU,甚至死亡,家属很可能会不理解,会情绪激动,也许会质问:「我们是走着进来的,为什么会躺着出去?」(这是N年前外院的真实故事)家属这句话问得也比较朴实,医生没有预计到大咯血风险,在入院时没有提前告知风险,家属没有心里预期,面对突发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家属没有思想准备,一时无法接受,这的确也情有可原,这显然是医疗纠纷隐患。那么咯血新病人入院,除了用药治疗,常规注意事项还有哪些呢?咯血的总体治疗原则是: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止血、查因与评估大咯血风险。本文重点探讨风险告知与做好大咯血预案,具体如下:1.呼吸循环的评估与监测:心电血压脉氧监护,特别是脉氧(SaO2)临护,正常人SaO%左右,如SaO%则说明氧分压已经60mmHg,已经存在呼吸衰竭,需加强呼吸支持。2.入院后病情充分告知:说明有大咯血风险以及大咯血的治疗措施选项,如气管镜下止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外科干预等,并签署医患沟通协议书,签署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管镜等有创操作风险告知协议书,以防紧急情况下突然开病重/病危、递上气管插管等协议书,家属不能理解一时无法接受,或者家属不在场,无人签署的窘境。3.下病重/病危医嘱,签发病重/病危通知书:病重通知书说明患者病情严重,很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告知家属病情的危险性以及可能出现的进一步加重的风险,如大咯血窒息,使得家属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医院的告知义务。更严重情况会下病危通知书,说明病情更为严重,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4.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为主,大咯血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搬运,以免加重出血,或者途中大咯血窒息。咯血患者应谨慎外出CT检查,转运患者存在较大风险,在路途中与CT室医护力量、药物、抢救设备往往不比病房,出现紧急情况如大咯血窒息、心跳骤停情况下必然出现「缺医少药」情况,此时家属往往更难接受,且抢救成功率更低。建议尽量行床旁胸片替代,如有强指征需外出检查,应签署转运风险告知协议书,医生护士全程陪同护送,携带移动监护设备、气管插管器械及抢救用药,做好大咯血、心跳呼吸骤停的应急预案以防万一。

总结

1.大咯血是急危重症,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窒息死亡,应及时发现和实施有效的抢救;2.咯血患者除了止血等用药治疗,还应充分告知病情严重性及未来大咯血的风险,并告知咯血加重时进一步的治疗选择,充分沟通、做足预案;3.建议急诊气管镜、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等有创操作应提前沟通并签署相关协议书;4.咯血患者如需外出检查应谨慎评估;5.做到有备无患,使咯血要得到最佳治疗并最小化医疗风险。排版:Rabbit责编:飞腾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yl/77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