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麦角新碱欣母沛和缩宫素预防和治疗阴道分


摘要

目的:分析麦角新碱、欣母沛和缩宫素3种药物在阴道分娩中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年3月-年5月阴道分娩伴有宫缩乏力症状产妇例,依据用药方案分为麦角新碱组(例),娩出胎儿即刻给予肌注0.2mg麦角新碱;缩宫素组(例),10U宫缩素宫颈注射+0.03U/min(0.01U:1ml氯化钠注射液做稀释液)静滴;欣母沛组(例),宫颈注射μg欣母沛。记录3组产后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分娩前及产后24h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凝血功能。

结果:缩宫素组产后2h、24h出血量高于麦角新碱组与欣母沛组(P0.05),欣母沛组与麦角新碱组无差异(P0.05)。治疗宫缩乏力性PPH止血有效率麦角新碱组(94.1%)与欣母沛组(%)高于缩宫素组(82.6%)(P0.05)。3组产妇分娩前及产后24h血流动力学参数、凝血功能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率麦角新碱组(16.1%)高于缩宫素组(4.0%)和欣母沛组(4。9%)(P0.05),缩宫素组与欣母沛组无差异(P0.05)。

结论:麦角新碱与欣母沛预防PPH及止血疗效更佳,欣母沛与宫缩素用药安全性较高,麦角新碱增加患者不良反应;预防宫缩乏力性PPH首选欣母沛,止血更具优势。

关键词

阴道分娩;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

当前国内产科分娩并发症中产后出血(PPH)最为多见,同时PPH亦为产妇致死高危因素。病因学研究报道,PPH主因宫缩乏力、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所致;Guasch等研究,宫缩乏力性PPH高达81.7%-93.6%。现阶段防控宫缩乏力性PPH的最佳方式为及时给予预防用药,如麦角新碱、欣母沛和缩宫素等,在PPH发生前干预,可减少子宫血氧循环异常对药物的影响。但也有报道称,不同药物对PPH的防治效果不同,应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当前宫缩乏力性PPH药物防控研究多集中于PPH的控制效果,对于麦角新碱、欣母沛和缩宫素等药物横向分析较少。本研究探讨麦角新碱、欣母沛和缩宫素在预防宫缩乏力性PPH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年3月-年5月本院收治的阴道分娩伴有宫给缩乏力症状产妇例,分为麦角新碱组?缩宫素组和欣母沛组,每组例?符合?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制定的宫缩乏力症状标准?年龄(28.2±2.9)岁(23~37)岁,孕周(39.4±2.6)周(37~40)周。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属资料回顾分析,由于各组产妇合并的高危因素(产程因素?子宫肌壁损伤因素?胎盘因素?高血压?子痫)存在较大差异,为确保样本均衡性,仅选择羊水过多(膨宫)因素,体能因素(体质虚弱?疲惫?精神紧张等)产妇,确保组间同质性;且参考“PPH风险预测评分体系”,属中等危险程度(5~7分),符合PPH预防用药指征。纳入标准:①无妊娠合并症;②单胎?足月;③无妇科疾病;④阴道分娩产程顺利,未见难产;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多胎妊娠;②剖宫产手术;③心肝肾疾病;④伴宫颈裂伤;⑤凝血障碍者;⑥严重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⑦胎盘早剥;⑧前置胎盘;⑨骨盆畸形;⑩本次用药过敏?

1.2方法

所有产妇均行阴道分娩,娩出胎儿后即刻用药。麦角新碱组:选用倍特药业(成都)生产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1ml:0。2mg),经臀部肌注0.2mg。缩宫素组:选用禾丰制药(上海)生产缩宫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1ml:10U),宫颈注射10U,并按照0.01U:1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0.03U/min),维持缩宫素血药浓度及药性稳定?欣母沛组:选用PharmaciaUjo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73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