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欣,副主任护师,医院团委书记、护理部副主任、山东省护理学会手足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护理学会骨科护理委员、山东省第二届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菏泽市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委员、菏泽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年毕业至今,一直工作在临床护理一线。十多年来,她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平凡岗位展现无私担当
“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这句在学校老师经常告诫的话,深深的印在了她的心中。自年工作以来,她兢兢业业,严以律己,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并将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毫不保留的与同事分享,不断提高内护理质量。
年6月,蒋永欣担任护理部副主任,自任护理部副主任以来,她从不以自己是护理部副主任就减少工作量,而是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每当有急危重病人时,总是抢在前面,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由于我院以急症病人多为特点,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面对加班,她总是无怨无悔,在她的带动下,医德医风得到了根本转变,护士姐妹视病人为亲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围着病人转。几医院,每天最早到科室的是她,最晚离开的也是她,19年如一日。因为工作需要,她的手机也总是24小时开机,医院的召唤,为此她放弃了很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有一次,蒋护士长难得和家人去观光,不料刚到景点,手术室就打来“来了一位急症病人,病人自髋部至整个右下肢严重挤压,失血性休克,情况非常危急!”,她一听二话没说,医院,参加抢救工作。每逢遇到危重病人和大抢救,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直到病人病情平稳脱离危险。19年来,蒋永欣总是主动把休息让给别人,把工作留给自己,记不清她在无影灯下已度过多少个节假日,上班8小时,她想的是病人,下班16小时,她心里记挂的还是病人,护士们都说,蒋主任是8小时上班,24小时在岗,是永不疲倦的“铁人”。
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蒋永欣和她的护理团队成功的配合医生完成了一例又一例手术。世界第六例断耳再植,山东省首例双前臂再植,岁老人髋关节置换术、菏泽市首例断足再植、菏泽市首例手指再造等,她们付出医院和广大患者的好评。
蒋永欣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岗,巡视一遍病房,做到对新入病人和危重病人心中有数,她不但关心患者的病情变化,而且关心病人的心理感受,关心病人的日常生活,去年8月份,医院来了3位孤寡老人,蒋永欣特意给他们3人安排在一个病房,并承担了给老人买饭的任务,一日三餐,送饭到老人床头,她的做法感动了病人,感染了年轻的护士,一个都月的时间,值班的护士们把给老人买饭当作工作常规,毫无怨言的一直到老人们出院。患者王欢欢和95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弥漫性带状疱疹,全身皮肤溃烂,蒋主任得知情况后,特意从家拿来干净的衣服送给他,并加强护理,病人痊愈出院。医院时常出现。
点滴之间露医患温情
护士在护理病人身体的同时也在护理着病患的心理。医院的特殊性,收治的大多是手足外伤和骨科的患者,生活也存在着不便。除了日常的专业护理外,生活护理也是护理工作的常态。蒋永欣平时帮助患者上厕所是常事,对于那些年龄稍大的患者帮助他们梳头洗头也成了蒋永欣工作的日常。蒋永欣对患者的细心照护换来的是病人对她的夸赞:“这护士长真是啥都能想着咱,上班下班前都先来病房看看我,大娘长大娘短的可贴心了。”在病患们看来蒋永欣的护理就像是贴心的家人,帮助他们忘记伤病带来的痛苦。
蒋永欣回忆道:“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一碗水饺。”患者张玉梅在家收玉米时被玉米收割机绞伤了右手,到医院后,情绪很低落,甚至想着就这样回家不治了,我就去耐心地和她拉家常式的交流和开导,患者手术顺利,恢复的很好,对我很是感激。有一天张姐给我打电话让赶快到病房来,说有急事找我,我匆匆忙忙赶到病房看到了让我哭笑不得却又感动至今的一幕:张姐端着热腾腾的饺子笑着说快来吃饺子,妹妹,家里人刚包好送来的,来,你先吃几个.......当时我含泪吃了一个饺子,很感动,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抗击疫情敢当争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直接进入紧张的防控疫情“守卫战”。坚守防控阵地,做到部署早、行动快、措施实、要求严,全力保障就诊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团委书记、护理部副主任蒋永欣带头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值班、查房、消毒、隔离、宣教、排查,严防死守,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天在她的安排下,医护人员戴口罩,勤洗手,适当通风,保暖,加强护理,严格消毒,比平常更加仔细地用消毒液配比擦拭房间和床铺的每一个地方,坚决杜绝病菌的产生,织密疫情防护网。医院工作群发出请战书,号召党员、共青团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积极踊跃报名参加抗议一线。“只要有需要,我就上。”蒋永欣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目光坚定的说道。
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