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失血性休克 > 失血性休克心率 > 一个湖南医生全体验原来美国急诊是酱紫的
当前位置: 失血性休克 > 失血性休克心率 > 一个湖南医生全体验原来美国急诊是酱紫的
我曾经去过地球的另一端,美国,一个叫沙加缅度城市。那里没有长沙繁华,却更像我故乡的感觉。
有位曾访问加州大学戴维斯学院(UCDavisMC)半年的学者,某天,他看到一学生的衬衫SACRAMENTO字样,饱含泪花。
我现在能感受到这位学者的当时感受,他是怀念沙加缅度这个美丽、友好,家一般的地方。
接下来,我从一个急诊医生的视角,把我在UCDavis的所有经历和点滴感受,和盘托给大家。
在这里,急诊即战场在美国,医疗的花费已经占据了GDP的16.9%。急诊更不能用GDP来衡量,是名副其实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看看他们的急诊前沿(EMS系统),是这样的:
在加州沙加缅度地区,最常见就是这种属于消防部的红色救护车。80%以上的急诊病人由消防部转运。
我在急诊科见到超过10家不同的救护车,每家公司的救护车也不相同。但是多数救护车达不到急救的要求,只能进行平诊或院间转运工作。
中心接到急救需求后,根据就近原则,发送传真与通知到最近的闲置的救护车,救护车通常能在5分钟内到达。
同时,警车、消防车、救护车联合出动也很常见。虽然救护车装备精良:药物、监护、呼吸机、自动胸外按压机等一应俱全。但是救护车上不配备医生和护士。
正在介绍救护车的男子从徽章可以看出该救护员是消防部警员,具有救护员最高资格:Paramedic。救护车常规配备两名警员,至少有一名是救护员。
成为一名救护员需要进行3-4个月的培训,以获得EMT的资格。如果有学士学位,经过至少半年以上培训及考核,可获得Paramedic资格。
据沙加缅度2号消防站Sipple警长介绍,消防员与民警工资待遇一样,如果消防员值救护车班,待遇会提高7.5%。
急诊急救通道是这样的:
Google地图:医院急诊科在48街:左侧为急诊前门,右侧为急诊救护车通道。医院(UCDMC)急诊是沙加缅度市唯一1级创伤救治中心。
急诊前门(正面拍摄)
急诊侧门:救护车通道(左侧面拍)
急诊室的抢救:
急诊病区广播通知:(代表1级创伤)的病人5分钟即将到达。急诊复苏室人员及器械立即准备。
EDRR:EmergencyDepartmentResuscitationRoom(急诊复苏室)
当警员送伤员到达急诊复苏室时,创伤团队已经严阵以待。现场看到的是服装五颜六色的20多人参与抢救。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能够有条不紊,又是谁在指挥这场抢救呢?
这是医院急诊科为应对创伤急诊病人布好的阵:包含最少16名成员。实际1级创伤的抢救人员远超这个数量。不同颜色,不同职业,分工合作。
实战总指挥:创伤总住院医师(如总住院不在,可由3年级创伤学员代替),站立方阵中央,领袖四方。
兵种:
规培医生:急诊科本科医生穿蓝色洗手服(Scrub),其他科医生穿绿色洗手服。
即将毕业的急诊规培医生(每届14人)拍的招聘广告。
急诊规培医生进行超声检查。
护士:注册护士RN,黑色套装;行医护士(NP):医院较少见,严格来说NP不算护士,我理解为护转医(“护士”的医生),实质为医生。
我在沙加缅度V街的邻居Jeniffer开始是RN,60多岁转了NP就有了自己的团队(手下有了2个RN及技师等)。
急诊科护士通用黑色套装,年11月1日20:50拍摄于急救通道旁。
药师:着深灰色套装,负责取药、配药与给药物治疗建议。
呼吸治疗师:呼吸机准备与调试。本科毕业。再经过4年培训可获得资质。
急诊技师:着红色套装。主要做心电图、测血压、递器械等技术活。
药技师:协助药师配药、取药等。
B超技师:等着给病人做B超。
照片技师:推着通用的床旁X片,等着给病人照片。
病历速写员:通常每两名规培医生配一名速写员。
病历速写员:该图片来自Google,区别是戴维斯急诊科的病历速写员穿浅灰色衣服,基本都是学生兼职,来自EliteMedical公司。
临床支援:
Chaplain(禅师):直译成中文叫牧师,但是他们的作用并不是进行传教,而主要提供灵性的照顾,精神的关怀。
这被称为整体(body,mind,spirit)治愈。比如病人信佛,那么提供佛经念经祈福等。
上图片中的禅师是警察局叫过来的,医院雇佣的禅师。
当时急诊有个病人死亡。众家属情绪失控,有个拉美裔大妈嚎啕大哭,并且口中呼唤着“MyJesus(我的基督)”。
医院有动静,警察蜂拥而至,并通知图中的这两位。这位禅师(基督教新教牧师,因为家属也是新教徒)大妈告诉我,他们隶属于执法部门(她胸前有LAWENFORCEMENT),是志愿者,不领政府工资。
我问她,医院不是有禅师吗?她的回答是,医院内。院外(主要是家里)由执法部门的禅师提供帮助。当时他们就计划与亡人的家属一起回家。
补充下,不收费的。
Socialworker(社工):医院的高级雇员,处理社会事务。
非常的nice,是社工的必要条件。因为社工是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庭沟通的桥梁。帮助患者及家庭处理社会事务:如患者及家属需要了解病情,这时候社工是专业的病情解说专家。如果患者没有钱也没有保险,社工就帮患者办保险,联系慈善捐款等。
当我告知社工Sam医院没有社工,他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下来:那你们谁向病重病人家属解释病情?
志愿者:着黄色志愿者服装。主要工作就是给家属带路,递下毛巾之类的活。多为学生,也不乏巨贾政要。
翻译:医院有不同语言的患者提供翻译的义务。我认识的Vivian可以提供普通话、粤语、福建话三种语言的翻译。
社工、翻译、医院的雇员,医院发工资,他们的服务完全是增值服务,不收费的。
其他非常规驻守团队:如体外膜肺(ECMO)组,科研与临床协调员等。
在众多的抢救人员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人:Attending,即具有独立行医资格的执业医师,我们翻译成主治医师。
Attending字面的意思就是出席。“词如其人”,表面上看来执业医师在大抢救行动所做的就是简单的出席,并不直接进行现场指挥,虽然直接指挥抢救的是总住院医生,但是总住院并不是一名独立执业的医师,严格来说是还一名规培学员。
如果说总住院是战场上的将军,那么主治医师就是元帅,这个团队的真正核心。正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执业医师才是这个团队的代表与统帅。
ErikG.Laurin,M.D.HealthSciencesClinicalProfessorViceChairforEducation,DepartmentofEmergencyMedicineDirectorofStudentMentoringProgram,OfficeofMedicalEducationInterimAssociateDeanfor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
这是MengLiu医生与ErikGLaurin医生在凌晨3点的合影。Erik是急诊医学执业医师,临床教授,除上述头衔外,最近又增加了副院长一职。
后来,我发现急诊科执业医师基本上都有很多头衔。
记得年9月3日22:10,急诊室广播通知:男性病人约10分钟到达。创伤团队开始集结,核心队员穿好防护服与防护面罩。
1级创伤病人的到来,众实习与规培医生、护士们非常兴奋的。当然主治医师ErikLaurin教授也很兴奋:练兵千日,用兵一时。
病人到来时,20多号人的团队早已在复苏室布好阵势,列队两旁。患者为大货车司机,高速公路事故。到达时复苏室门口救护警员就开始高声介绍病情。
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员(Ranger)简单介绍情况后就守在了复苏室门外,门口是两名着黄衣志愿者,有一名手捧2条大毛巾。众人齐动手,监护、气管插管、呼吸机、颈托固定。
急救用特殊剪刀,避免伤到皮肤。每个医护人员口袋里都有一把特殊的剪刀,等待就是这个时刻。10秒钟患者衣服就剪掉了。
如果在急诊室抢救过严重创伤的病人,你就会理解这种剪刀的重要性。
快速程序化检查(摆体位全身快速体查)、骨髓针、输血、胸腹B超快速评估、静脉通道建立、床旁X片、胸腔闭式引流。一切快而有序。这时候时间真就是生命。
快到什么程度?到复苏室2分钟之内输上血(红细胞)。复苏室抢救约30分钟初步稳定病人后,即送往CT室行增强CT检查。
最终确诊患者多发伤:重度颅脑损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ARDS,腹腔脏器破裂,活动性出血,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患者经过急诊抢救后,又经过2次手术,居然慢慢康复了。
后来社工告诉我,这个开大货车患者没有买医疗保险,也没有买车险。更奇葩的是抽血化验显示血液中酒精浓度极高。醉驾导致他人受伤或者一定量的财产损失在加州属于重罪。
我问过Laurin医生:投入这么多人来抢救这个患者,要花多少钱?患者没有医保,又没买车险,家属也不在,谁给医疗买单?
Laurin医生预计患者在急诊花费约5万美金,预计每次手术也要5万美金。预计要纳税人买单了。当然医生是不管抢救费用的。
急诊抢救这些套路,看起来都不是高科技,比如骨髓针、床旁B超我们科也可以做,好像难度也不高。
但是这种创伤的救治却代表了最高的救治水平。做了多年急诊科医生,我从来没有想到2分钟之内可以输上血。相信很多医生同仁和我一样惊讶。
事后和许多赴美学习的同事总结他们为什么能做到:急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抢救做了精细与充分的准备。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内外之费,宾客之用,日费千金”。急诊花费是巨大的。救护车出动一次,均价美元,如果增加其它服务:比如止血包扎、心电图、给药等会相应增加。
非急诊或病情很轻的患者救护车,患者事后会收到丰厚的账单。如果患者是胸痛、骨折、中风等情况,大多数保险都会买单。
我到急诊财务窗口咨询过急诊收费的情况,希望得到详细的信息。首先财务人员很惊讶,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急诊科医生关心病人的收费。财务人员告诉我患者的医疗保险种类太多,医院收费系统太复杂,非专业的财务人员根本无法理解。而急诊医生护士们不用也不能考虑患者的经济问题,只管诊治。
收费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在医院主楼的收费室,财务工作人员告诉我,病人的保险不一样,收费就不一样。如果有一定自费比例,通常手术前会要患者付清自费部分。但是如果患者不缴费,财务人员也不能告知医生,患者照常手术。患者如果达到贫困标准,纳税人买单。
急诊5分钟,账单2万9(美金)。这是年沙加缅度小蜜蜂报纸报道关于医院的负面新闻。
有名叫ScottHawkins的学生被一锤子打中脑壳死在宿舍,被送往医院,医院5分钟即宣布死亡。医院在病人死后还以亲爱的患者为抬头发账单到患者的家里。
不过,报道对急诊收费本身并无异议。只是5分钟的抢救,但是抢救集结的可是一支训练有素、准备充分、并且由多种专业人士组成的大部队。问过呼吸师,不管病人有没有进行呼吸治疗,只要她出场,就要计出场费。
除志愿者、社工、翻译等增值服务外,其他人员的出场及服务都是计费的。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渗透在每个医疗工作者的心里。年10月24,男护士Deric半夜短信通知我有STEMI,手术器械就已经拆包摆放整齐。可是病人还在急诊室。不一会传来消息病人开始心肺复苏了,半小时后确定来不了导管室。
众人散了,护士大哥就把桌上这器械打包扔垃圾桶——好大一桶,好多全新的剪刀钳子等不锈钢器械啊!
总结急诊如下:立即接待,立即评估,立即抢救。追求医疗质量,不惜一切代价。
正门走进急诊:分诊系统这样运转
医院到底怎么样,怎么运转?UCDavismedicalcenter是一个普通的医院。让医院急诊科。
再次介绍下急诊临床及其他工作人员:
1:医生
2:护士
3:药师,药师与医生一起临床
4:清洁工
5:助理或护工
6:呼吸治疗师
7:各种技师—急诊技师,药技师,B超技师,照片技师等。
8:保安与前台
9:Socialworker(社工)。
10:Chaplain(禅师)。提供灵性的照顾,精神的关怀。再次重点介绍如下:
我向急诊前台表示想了解下Chaplain,前台立即传呼,几分钟后那边回电话。前台告知有个中国的急诊医生想见一位牧师。那边告知牧师正在会议中,还有5-10分钟。50多岁的牧师GulanReames很快来到前台接待了我。
医院的Chaplain团队共有5职员,一名为穆斯林,一名为天主教牧师,一名基督教牧师,一名Sevenday基督教牧师,一名其他综合(如佛教等多种)。Gulan毕业于神学院,经过专门的培训和选拔。在医院工作的Chaplain神学院硕士毕业是基本要求。
那Chaplain的工作是做什么呢?他工作的本质在以需要的人为中心,给与帮助与支持。叫做整体治愈:Physical、mindandspirit。比如一个5岁的小孩,妈妈重病去世,帮助这个小孩就是他的强项。通常如果有人需要他,他会走过去,聆听对方的需要,与对方交谈,一起祷告。如果患者特需的要求,比如要进行某些特需的宗教仪式或者弄个道场什么的,他会安排和联系院外的牧师或者僧人等。
实时上许多病人找他只是想倾诉,因为医生说要这个,护士说要那个,患者只能听从,心理烦躁,所以想找个倾诉的人。有时候分诊上记录患者为基督徒,实际却为穆斯林,往往并没有因为宗教信仰的区别,得到抵触,带给病人仍然是帮助与安慰。所以实际他的工作是信仰又超越了信仰。
一般临终关怀的一些会议他会或者必须参加:包含医生、护士、家属及神智尚清醒的病人。尽管只有50%的人是基督教徒、有些是其他宗教信仰、或者没有信仰,但是急诊片区的工作基本都是他在做。他的工作让患者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让医疗更融洽顺利。
Chaplain的服务是否收费:完全免费,随叫随到,绝无推销(含宗教信仰)。Chaplain是医院的全职雇员,医院给Chaplain发丰厚的薪水。什么时候打电话给Chaplain?病人、员工和来访者都可以随时求助。最常见的原因如下:
感到孤独或孤立。
受挫或绝望。
无助。
11:病历速写员。
12:急诊CT、磁共振检查、急诊介入,以及幕后的检验及后勤等诸多支持人员。
看衣识人:小黄人是志愿者,保安穿加州保安制服,黑色套装为护士,各种红色套装为技师,深灰色为药剂师、浅灰速写员。深蓝装为急诊医生,绿装套白大褂为其他科医生。最普通的为绿装:医生(急诊除外),访问和参观者,清洁工。统一的工作服常规有3种:套装、白大褂、加绒套装。医生(含学生)独有的特点是:在胸前会绣上名字和科室。医院穿和医师一样的套装,胸前会贴好纸牌,上面有姓名和公司名称,及有效日期。
拍于导管室(急诊室旁边)。这位兄弟是美敦力公司销售部的医药代表。胸牌上写得明明白白。
急诊正门常规有2辆警车(代表有4名警员)停在急诊科。如果稍微有情况就是下面这样:
10月30日21:20有位女士在急诊门口情绪不稳定,立即增派6名警员,共8名警员保卫急诊。当真正暴力出现,空中就会出现警用直升机。
警察的办事一贯方法是:以绝对优势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医院是个脆弱的地方,急诊室是名副其实的生死关头,哪里能够缺少武装保护?
-10-:50于急诊大门口。(图像发布获得被邀请的4名志愿者的同意)。
我们看到的是正要下班的急诊服务的志愿者(小黄人胸前绣着Volunteer,UCDavisHealthSystem)。一般情况下前台至少有一个这样的志愿者。
左边2位志愿者:她们都是加州大学戴维斯的大学生,有一个是工程专业的。加州在有很多志愿者活动可以做,医院还是有倾向性。左2表示可能将来做护士,医院观摩学习,医院的工作。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经历。当然志愿者不仅仅是学生,甚至有可能是巨贾政要。
根据当地法律,医院内有可能涉及到患者及其隐私的时候是不能拍照。医院内拍照是件大事。医院参观,在无人的大厅拍了照。医院是怎么知道的。据说是有个大妈在外面感觉有闪光,怀疑里面有人拍照,医院了。医院调监控,发现是亚裔男子。先找了在院的湖南访学的医生谈过话。
最后调多处监控和访问记录确认为北京某医生,但是人已经回中国。医院发函给该医生和其单位,严正交涉,表示要追究法律责任。该医生表示删除图片,并书面道歉。医院表示暂不追究责任,但申明永医院的合作。
急诊患者不断,很难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获得影像资料。
急诊前台
保安AdanaRaj与志愿者(黄衣女子)
走进急诊自动门,来到前台。除小黄人外,通常急诊有2名前台,多为男女搭配,着加州保安制服。
急诊候诊与分诊大厅
夜间常规2名警察值守
右侧:Triage是总分诊室,A、B、C、D4个诊室。最里面的ER为急诊登记室。
左侧:候诊区。
中间:紧闭的大门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急诊室。AdanaRaj介绍每周都可能有重伤病人(主要是枪伤)自己走进来,甚至有的进来就已经是尸体了。分诊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这种明显危重病人快速反应,直接送入中间的那道大门。
普通急诊就诊流程:
第一步:进急诊门,前台会问清是看病还是探视。探视先挡住,看病往里走。探视,保安会电话征得管床护士的同意,然后给探视家属贴好胸牌。
家属进入急诊科临时胸牌样板。
第二步:前台后就是快速分诊区,进入Triage(快速分诊)区。如果里面有病人,离上图警察3米远的位置站队等待,等待不会超过10分钟。接待您的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着黑色套装的护士,也是分诊区的头。先称体重,记录身高,然后坐下会有穿红色套装带着蓝色手套的急诊技师帮您测生命体征(舌下体温、血压、心率、血氧饱和的、呼吸频率)。
护士会根据姓名、性别、年龄,调出既往病历,建就诊病历(全是电子病历),记录主诉(来急诊的原因)与生命体征,并初步病情分级。技师会根据护士问诊给你系上各种腕带:如红色腕带标明过敏药物,黄色提示防摔。如果初筛认为1级急诊,立即送入中间的那道大门。否则往下。
第三步:候诊。初步评定病情2级以上,安排往候诊室等待。多数时候稍加等待就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进入诊室。病人太多的时候,广播会先呼叫病情相对重的病人进入诊室。诊室共4个。通常只A、B诊室接诊,午夜后只有A诊室有护士,如果护士不够会抽医生顶上。进入诊室,常规是一位年轻的美女护士接诊。她会仔细的询问和记录您的具体情况、服药情况等(含书写详细的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家族史等)。对您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并记录。
安排初步检查:如胸痛的病人,她会立即安排技师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需要安排小便、照片检查,护士直接安排好,如果需要抽血、CT等复杂检查护士会安排医生来开好(不用麻烦病人去找医生)。事实上多数时候医生只是根据护士的记录远程开检查。如果需要抽血护士会带你去C间抽血。检查化验都是一站是服务。标本由护士装好后送入自动传送系统。如果需要B超、X片检查会有黄人(志愿者)或红人(技师)全程陪同您。
分诊区医生介绍:分诊区理论上会有个主治医师,有时在ABCD4间诊室后面的走廊里看电脑。他要做的是:1,技师给诊室的病人做完心电图,医生签名(确认看过);2,开抽血、CT等复杂检查化验申请;3,去急诊室病区看看。比如.10.29晚班分诊值班Austin是急诊科的主治医师,医院值一次10小时班,并且不上夜班。
他主要工作是创伤研究,最近他在研究缓和主动脉血流球囊装置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有专利)。Austin有三份工作:每月一次临床、创伤研究(动物实验等)、另外开了生物器械公司。
第五步:再候诊。如果进入中间的那道大门的时间比较快,绝对不是好消息,说明检查检验结果不妙。一般来说就是漫长的等待。然后你想去问护士,候诊室与分诊室多个斗大的牌子上写着:看病分诊的先后顺序是根据病情需要,而不是先来后到。当然你问护士还会有多久。她会很温柔礼貌的说:请您在等一会,医生在拼命的工作,会尽快的(非危急病人要7、8个小时,偶尔也有24小时的,但是她不能说,确实无法估计)。并且护士会想办法安慰病人,比如嘘寒问暖,给个毯子给病人之类。
候诊室共个座位,环境优美,交错互通。卫生间在旁边,还有自动售货机。如果你觉得候诊室光线太亮或者太吵,打开候诊室一扇门,就通往了MeditationRoom,这个房间灯光柔暗,静思打坐专用,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禅房。同时你也可以麻烦前台呼叫禅师。
禅房有各教派祷告经文与各种心理健康辅导手册。
“六面转经轮”上有各主要宗教的祷告经文。
儿童家庭候诊室。儿科病人少,某夜凌晨3点无候诊患者。成人候诊区24小时人员不断。
第六步:挂号。右侧最里面的ER为急诊登记室。初步就诊等待期间就可以去登记了。ER有4个窗口,常规开放2个。主要登记身份信息、地址、生日。核对保险。
工作人员会告知你的保险是否会涵盖急诊的费用,是否要部分自付(只能告知是还是否,没有具体比例),如果经济困难会告知你怎么获得帮助,如申请保险,申请其他帮助等。病人有时需要填一些表格和签字。而急诊都是先诊治,后出账单。收账也不是急诊登记室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是“更新病人信息与提供财政政策帮助”。
总之一句话,不管病人保险如何,病人都是同样的诊治。
以一例普通患者就诊为例:
70岁女性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半天,于21:00许就诊。到急诊护士马上接诊,写病历,安排了尿常规检查,并且留置了尿培养的标本。患者说了,她认为是尿路感染了,她和她女儿在家已经Google过了。但是还是不安心。
候诊4个多小时后,凌晨2:00许送进了急诊室E区。这时候实习医生大卫(医学院三年级)早已看过她的血常规及尿常规的结果。于是大卫见了患者,收集信息,继续写病历,查资料。安排好尿培养,准备口服抗生素5天的治疗方案。向主治医生汇报病史及诊疗计划,病例太简单了,也就没有啥好讨论。主治医生同意他的诊疗方案。
凌晨4点许,大卫带着出院记录及知情同意记录(大意就是我们只提供急诊诊治,患者还是要找家庭医生详细诊治)再次与患者见面后,患者出院。急诊不提供口服抗生素。患者要凭处方白天去外面药房取药。
事实上这个患医院,医院(Mercygeneralhospital),估计就只要2个小时就能看完病。不过晚上同样拿不到口服抗生素。
年11月3医院,走到急诊科拍下的图,其实急诊科候诊的病人也很多。
明确写明只提供基本急诊医疗服务。同时也是胸痛与卒中中心。
戴维斯医学中心与急诊室UCDavis医学中心与急诊科简介
作为加州的首都,沙加缅度市区人口近20万,整个地区人口近50万。
UCDavis医疗中心是拥有医院,年统计有全职及临时工名,每年获得研究经费超过2亿美元。
在沙加缅度,医院与诊所外,医院集团与医疗中心主要有:Sutter连锁,Mercy集团,Kaiser系统,UCDavis医学中心(UCDMC),医院。医院Shriners就在UCDMC的中心(院中院),并且与UCDMC毫无关系。
UCDavis医疗中心是北加州内陆唯一的1级创伤中心,也是当地唯一的医院。急诊有执业医师44名,规培生42名。急诊平均每日接待名急诊患者。
医院分布,凯撒(Kaiser)集团因为不接受系统外病人,所以地图无显示。
医院全景
远方建筑群就是环绕在加州州政府的沙加缅度市中心,下方建筑群为戴维斯医学中心大部分建筑。
你看到的那些草其实都是参天大树。树下多是民居。生活在丛林中……
大水塔旁的碑文告诉你UCDavis医院就是建在一片坟墓上。据说该院还是当时全美唯一一家建在黑人贫民区的医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马丁街。
急诊室内部
急诊平面图:分为ABCDEF六个病区加一个复苏R区。
即便到了凌晨3点,急诊仍然有约40-50名工作人员在忙碌。
护士及实习生工作站,三面是标间病床,一面是医生站。
C区与D区成人急诊标准间(共24间),病房都是单床。
护士医生站在中间,标间病床环绕。
专门的洗涮(病人)室(DecontaminationRoom)。
急诊急救通道进入急诊后的分诊与指挥中心。
F区:病情简单或者精神病(会有警察看着的)。左下角是病人餐(病人不需要付费)。
R区(复苏室):共有4张这样的抢救区域。
急诊插管镜与急诊超声机。
B区:儿童区。注意:穿白大褂的不是医生,她是来收集研究资料的大4学生。
儿童急诊标准床位。
急诊室内图片均拍摄于11月的第一个星期五的凌晨3-4点,图片均无涉及侵犯病人隐私。
快乐而纯粹的急诊科医生
为什么临床工作人员那么令人尊敬,医院在人们心中那么神圣?急诊医生的工作却那么纯粹?
第一点,医生工作时间:医生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休息时间必须得到保障。我的带教Erik医生是急诊科一名普通执业医师,每个月9个夜班(每班10小时),然后每年休2个月。如果不是这种“夜班王子”的医生,一个月上13个班。为啥要每班10小时?因为交接班要2小时。接班医生来了接新病人。而上一班则专心安排妥当现有病人。
每天交接班的急诊同仁们,有没有像我一样高呼——科学啊!
第二点,医患沟通(医学社工Medicalsocialworker):专业而强大。医院的时候我还以为社工是政府的义工。其实医学社工不是普通社工,是专业人员。当社工Sam医院没有社工,他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下来:那谁向病重病人家属解释病情?社工是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庭沟通的桥梁。社工除帮助患者解决一切社会事务外,还具有初步诊断精神疾病的资质。
他们是解释病情并且与家属沟通的专家。虽然医生对病人病情理解更透彻,但是沟通却需要专门的艺术。不然就是鸡对鸭讲。而沟通的关键是真诚与陪伴:ICU有个患儿去世,2个社工与家属哭成一团。
医院王仲教授说的:没有听不懂的患者,只有说不清的医生。最近甚至出现了对医生护士医患沟通培训的热潮。
第三点,无论贫穷……一视同仁。年美国出台了法律:急诊患者要救。医生护士们不用也不能考虑患者的经济问题,只管诊治。我试图了解病人收费情况。财务人员很惊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医生关心收费。医疗保险种类太多,医院收费系统太复杂,非专业的财务人员根本无法理解。
医院就不考虑经济问题,急诊科有个病人管理(Patientmanagement)办公室,工作人员是管理类护士与社工。他们的工作就是为急诊压床的病人找到出处。在医院主楼的收费室,财务工作人员告诉我,病人的保险不一样,收费就不一样。如果有一定自费比例,通常手术前会要患者付清自费部分。
但是如果患者不缴费,财务人员也不能告知医生,患者照常手术。患者如果达到贫困标准,纳税人埋单,否则讨债公司有很多办法对付欠费人。据说绝大多数医院。所以绝大多数人愿意在医疗保险上每年花费上万美金。
第四点,医院给医生提供一切的便利。强大的医疗网络资源系统。病历写好后,可以智能多种评分:比如肺栓塞可能性评分与分级。Bestpractice系统提供最新的治疗建议及相关论文。
员工才可以停的车位。
警告黄牌:急诊医生专用车位,违反者适用法律:CVCa。
第五点,分诊系统。真正由护士主导的分诊系统,暂时挡住了不急的急诊患者,让医生可以专心专注于急诊重症患者。
第六点,执法部门对急诊的保护。不熄火的警车24小时在急诊周围,里面是全副武装的警察。夜间尤为森严。当感觉患者和护士有矛盾的时候,首先是社工的走入(化干戈为玉帛)。但是有暴力倾向的时候,必定会有警察。
有一天,有位醉酒的女人手持打碎瓶底的啤酒瓶在急诊大门前。众警察持叉子将其围住,连警用直升机都出现在上空。
第七点,医院其他科室对急诊的支援。10月我去了心脏科。心脏科有三个团队对急诊进行支持:
1,急诊介入的心脏专科规培医生(Fellow),需要急诊PCI,收到急诊护士传呼,10分钟就位。
2,普通心脏科规培医生负责会诊。而且会有二线的心脏科执业医师作为顾问。事实上,很多时候急诊科医生忙不过来,把病人送入急诊室后直接交专科规培医生处理。
3,接受电话咨询的心脏科专科规培医生。心脏科的病人,如果要去急诊,会先电话咨询自己的专科医生。比如说某天夜里慢性心衰的病人心衰加重,电话中的专科医生可能就会叫病人加用利尿剂先观察。
第八点,家庭医生会挡住不该来急诊的患者。如果不是胸痛、卒中、创伤,患者来急诊前,一般会找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会截留不该来急诊的患者。所以从来就没有感冒的患者来急诊。
第九点,许多可以由他人替代的工作,就不要医生做。我去急诊诊室的时候,接诊护士问我为什么来诊室。我说急诊接诊是我的日常工作,有时还要给病人量体温,测血压。护士美眉又差点惊掉下巴。她说这里的医生从来就不会给病人量血压。
呵呵,其实她们护士也不给病人量体温和测血压,都是急诊技术人员(Technician)测生命体征与做心电图。病历书写更为复杂,而大部分病历书写工作由专业速写员完成。
总之,医院给医生安排了良好的环境,专心诊断与治疗。所以急诊科医生职业满意度很高。
急诊科医生很纯粹,急诊科却和国内的一样复杂。急诊具有社会的兜底功能,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有社会问题解决的不好,都会压到急诊。所以尽可能的在急诊前就解决问题。
9月初在Mike医生家参加急诊科会,当时讨论的一篇论文指出:近年来美国急诊病人总体并未增多,然而发现精神疾患入急诊的增多,考虑与精神病诊疗机构减少有关。所以建议增加精神病收治机构。
11月某个夜晚下起了雨,晚上变得冷起来,有个黑大个到急诊,跟接诊的护士说:“我不要看医生,我想找社工,因为今晚我没有睡觉的地方”,然后他就在急诊睡了一夜,还配有不错的免费营养餐。
那么医患关系怎么样?病人的权利怎么得到保护?
首先为什么医生的地位这么高?不管多有名的教授大牛,我们常看到的第一头衔就是MD,翻译成医学学位,MD是主流,偶尔还能看到DO,翻译成骨科学位,MD与DO有什么不同呢?为什医院实习就可以和医生绣上一样的MD?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大学毕业后申请读DO要比MD容易些。按长沙初中升高中的说法就是:申请MD必须要5A,即完美无瑕,凤毛麟角,DO可以有点瑕疵,4A1B就可以了。感觉就像考上DO的学校,你就是学霸,而能上MD的学校,你就是超级学霸,人中龙凤,挂在胸前当然牛逼。通俗点讲:MD就是最聪明能干的一些人(精英)上了医学院。
所以每年美国行业收入排名,排名10个行业,常有9个是各科医生。
有一天,Bin医生跟我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出去,很多人主动找我搭讪讲话”。我大笑,因为他戴的帽子上有UCDavis。
有次,有户人家在草坪上卖书,我随便看看,我介绍了自己是来UCDavis医院急诊科学习的医生,旁边的一位女士听到后立即找我攀谈。她对UCDavis医院非常感激与感恩。她还举例她侄儿有次受伤,到UCDavis医院急诊科,直接送入了急诊室,得到及时救治。
医院、医院、医院、环境气候好、大城市收入就少,小医院、医院、气候恶劣、偏远地区收入就高。所以冰雪覆盖的阿拉斯加州比阳光灿烂的加州收入高很多。我估计UCDavis医疗中心医生的收入差不多是全美最低。
刚执业的全勤急诊科医生年收入不超过20万(刀),院士级的Pu医生年收入约60万刀、去掉保险与税收到手约30万,UCDavis医学中心范大立(美国华人心脏病协会主席)介绍过,做医生不可能名利双收。加州阳关灿烂、气候宜居,所以税收极重,收入相对低。
医院,怎么办?首先可以投诉,UCDavis投诉电话叫病人之友(Friendspatient)。其实通常有潜在矛盾之前,医疗社工就会介入。病人投诉怎么办?病人投诉是很罕见的。Bin医生的带教Pu医生曾对他说,假如有医生被病人投诉,即使认为自己没有错误,协商赔偿2-3万美元也会接受。
诉讼。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就诉讼。
Erik医生上班多年,从来就没有接到过投诉与诉讼。急诊是最不容易产生医患纠纷的科室之一。但是急诊科的这帮人工作仍然是一丝不苟。加州法律规定一个护士最多照看四个病人。医院摔破脑壳,医院常规是要赔偿万刀。
而且病人完全不用担心病例作假。护士、医生(在速写员的帮助下)及时书写病历,并由第三方公司全国联网保管。一旦出错,要赔偿可就不是小数目。赔了钱不说,影响声誉啊。
三年前这对夫妇诉讼UCDavis医学中心,医生们处置不当导致他们小孩损害,医院赔偿9百万(刀)庭外和解。
这里的生活,还是可以很湖南的家里人开始还担心到美国吃的不习惯,但我知道我适应能力很强。可事实是连湖南餐馆,湖南辣椒都有,更不要说1.99刀一瓶老干妈和遍地的中餐馆,食品超级全。
食品超市的规模与品种超乎我的想象。
医院周一到周五有很多公开讲座,并且时间都在用餐时间。听课吃饭是常规。通常公开讲座可以选择的是三明治、汉堡、面包、饼干、咖啡、可乐及冰水。偶尔也提供蔬菜沙拉。第一次吃蔬菜(好几种混合)沙拉,感觉就像吃草,后来我才知道,要选好调味沙拉,其实也很好吃。
我最喜欢的是周五的泰国菜,包含烤鸡、牛肉、虾。组织者很用心,想尽办法让大家来听课,讲课的多为著名的医生、教授,而且常常是从外面请来的,周四中午大内科讲座的组织者是位白人老先生,每次见到Bin医生和我还特地用中文说“你好”“下周四再见”,非常的友好热情。老先生看到谁没有拿饮料,就会送上瓶装水。
当然我明白我出去是学习的,所以即使不吃饭也要听课学习。因此周一到周五也就很少做午饭。
这是周四内科学讲课,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请来的研究员讲述他的肺纤维化基因研究。简易自助餐,摆好桌子吃饭先。前面的小姑娘主要是低头吃午餐,顺便听课,吃完就走人。
宿舍在Google地图上的显示,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的木房子。沙加缅度V街B。而房子的对面就是UCDavis医学中心急诊科。
Bin医生和Meng医生在沙加缅度V街号别墅B单元前合影。
租房里灶台、洗碗机、冰箱、烤箱、微波炉、烤吐司机、空调、热水标准配置齐全。
做饭比家里还方便。
房东Marsh,80岁(NP,仍在某大学就职)。非常友好,偶尔会开着她的凯美瑞过来,每次来都带些礼物。老太太就是希望我们经常给房子周围的花草浇水。为表示对她的感谢,Bin医生和我做饭宴请了她一次(我负责电饭煲煮饭,还有吃饭)。
去当地华人家聚餐。
出国前国际合作处交代带2套服装:一套正装,一套便装。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明白,原来只要带这两套衣服就可以了。
医院用各种Scrub(洗手衣)
这里绿色最流行。在家、上班都穿这套衣。内衣(也称为洗手服)在家穿好。当地风俗不许晾衣服在外面。因为有两套内衣,又有洗衣机+干衣机,所以根本就用不着其他衣服。
上班,可单穿内衣,或加绒外套,也有传统的白大褂。着装胸前绣有名字、学位、科室。Bin医生着正装准备上门诊。绣一次要22美元,Bin医生用黑体字写在白大褂上。
我的好友Bin医生。
手术室的人跑到我家门口吸烟,我说给他们拍个照,赶紧转头跑了。医院禁烟,医院的街边吸烟也不行,跑到街对面是可以的。
门口抽烟的工人有个叫亚历山大的小伙子,5岁时从乌克兰移民美国,会说乌语和俄语。他是美国底层工人阶级的代表,年薪5万美金(最低工资)。小学(12年级)毕业,找不到好工作,手术室的医生助理,他的工作就是把病人从等待区带进手术室,术后送到术后观察室。每周工作3天,固定10:00到22:00。
他非常满意他的工作及福利(主要是医疗,每月30美元,全家可享受UCDavis医院的医疗)。贷款买了别墅,老婆不工作,在家带孩子。
出国前,同学就告诉我,没有车,就像坐牢一样。想着租车买车太贵,盘算摩托车出行。
摩托一般是这样的,可上高速,主要不是作为交通工具,而是酷。而且比一般的车贵。Bin医生交代我,开车要远离机车男。
摩托是别想了,于是花了25美元在Craigslist(美版58同城)买了辆单车。
沙加缅度市为自行车银质友好城市。
公交、地铁、火车均有单车点。
路再小,也有单车道。
单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
对我来说,单车还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沙加缅度虽然是美国第34大城市,但是单车完全就可以纵横整个市区。
Davis城,UCDavis(加州大学Davis分校),单车是绝对的主要交通工具。
美丽的UCDavis校园
年10月12日骑车去UCDavis参加一项营养学研究,途中拍摄(飞禽走兽都有)。Davis相当于我们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全美最佳,兽医也是。据说城内三分之一是华人。
Davis城与沙加缅度市之间望不见尽头的单车道。
第一次见到Erik教授后,现场给出的学习规划手稿。
赴美的第三天,Erik教授晚班,到科室见面。次日开车带我在沙加缅度转了个圈,介绍这座城市,喝咖啡。按照Erik最初布置15-26日为旅游日,推荐LakeTahoe、SanFrancisco、Yosemite、Redwoods。
带教老师的话不敢不听啊,于是我出发了——
潜心纵身山水之间。
驶入斯坦福大学,主要大丛林。谁说大学之大在于思想之大?大学本质是地方大才对。根据Google地图我牢记车是停在购物中心。
回来找车才搞清购物中心停车场好多个,一边按遥控一边跑,跑来一个多小时才找到车。
游历大半个加州。
总结:加州的本质就是大农村。全年9个月基本不下雨,土壤稀薄,又缺水,农业基本靠灌溉。阳光灿烂,云朵稀疏,加上没有雾霾的遮挡。没有大树就没法住人。
感叹,湖南真是块宝地。
民居都在树下。平日也就骑车在沙加缅度市内转转,如同穿梭在丛林中。常见的动物如下。
无处不在的松鼠。
万圣节
万圣节并非法定休假日。但是气氛浓厚,多数家庭都装饰。满街都是讨糖的小孩。
正值美国大选。坐在州政府的草地上,也会遇到拉票党。有酒吧广告,如谁获胜,1美元管饱。当然,我是不会干涉他国内政的。
谁知道Sacramento(沙加缅度、又译萨克门多)?但是你肯定知道NBA。萨克门多国王队啊。在黄金1号球场,被授予正宗粉丝称号。
中国风
虽然沙加缅度不是我的故乡。但我会时常想念。
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留言,分享你的出国进修经历。
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6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