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失血性休克 > 失血性休克心率 >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教学法真题考
当前位置: 失血性休克 > 失血性休克心率 >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教学法真题考
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划
教学法
小
贴
士
本篇归纳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的一些主要的教学法,对今后我们在语料的选择、课型定位、课堂流程设计、语言知识如何输出方面有帮助。希望能给正在准备《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的你,指点迷津。
语法翻译法(Grammer-Translationmethod)
课堂教学适应学生的母语,教学法以翻译为主。
重视书面语教学,重视使用所谓的“经典”的语言材料
教学过程:
语法的教学方法:词法-语法-举例-翻译成学生的目的语-练习
课文的教学方法:介绍课文-逐字逐句翻译-朗读-母语和目的语互译巩固课文
特点:重视语言知识,但忽视了口语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和翻译手段,无法培养使用目的语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2、直接法又叫改革法、自然法(DirectMethod)
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重注语法形式的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法。用实物、图片,摆脱学生的“心译”;以口语为基础(与语法-翻译法相反);句本位,以模仿为主;直接感知语言材料,靠归纳的方法教授语法规则。
教学过程:
老师口头展示句子或者课文-学生模仿跟读-教师纠错-学生继续模仿(直到正确为止)-提问(老师问学生、学生问老师)
优点:开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局面;重视口语教学(“开口率”);利用直观手段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用目的语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对后来的教学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缺点:忽视了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过分强调模仿、重复,对学生的主动性认知不够。学生可能口语不错,但对复杂语言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不免出现问题;对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听说法句型法结构法(AudiolingualMethod)
先教听说,后读写,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以句型操练为主要训练手段,是一种以结构为主的教学法,现代外语教学史上,理论基础最雄厚的一种教学法。
特点:以句型为中心操练;限制使用母语(允许教师极少量使用学生的母语);大量使用录音、语言实验室和视听设备;重视目的语和学生母语语言结构的对比,找出学习难点,确定学习重点;尽力防止学生出现错误,一旦出错,立即纠正,避免错误习惯的养成;强化正确回答,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教学过程:认知-模仿-重复-变化-选择(特定句子中活用)-对话练习
优点:以句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缺点:以教师为中心,用刺激、反应模式训练学生(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不够)
视听法(Audio-VisualMethod)又称“整体结构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直观手段,排除母语和文字的中介;强调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语言和情景密切结合;
情景和语言活动是一个整体。通过对句子的语音、语调、节奏、词汇、句型的完整结构整体感知逐步的学习操练
教学过程:
感知(学生观看幻灯片、电影)-理解(教师讲解生词、语法等,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练习(模仿、重复、问答等)-活用(举一反三、自由表达)
注意,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在有视听设备的条件下进行的。
优点:利用声、光、电现代化教学设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语流中掌握语言知识;重视在情境中教学,教学材料贴近真实的生活和实际交际的需要。
缺点:忽视读写;强调整体感知忽视了对语言结构的分解和单项训练
认知法CognitiveApproach
主张在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智力的作用,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发现和创造性的应用,目标是在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语言。
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语言能力就是内化了语言知识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听说法是以老师为中心的。)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倡演绎法,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讲解占教学活动的1/5。
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适当使用学生的母语,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
优点: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和疏导。适当纠错,反对有错必纠,特别是不影响学生交际的一些错误,以免打击学生表达的积极性。
提倡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操练。
缺点:完全排斥机械性训练值得商榷;认知法作为独立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
团体语言学习法(CommunityLanguageLearning)
采用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将学生与老师看做病人与医生的关系,讲学习过程当做咨询过程的第二语言学习方法。
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lResponse)
通过身体动作教授语言的教学法
理论基础:儿童习得母语理论
暗示法(Suggestopedia)
强调过暗示,开发身心潜力,激发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相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
自然法(NaturalApproach)
根据自然环境中,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出在非自然环境(课堂教学)中,扩大语料输入、先集中培养理解能力,再强调通过习得而掌握第二语言的教学法。
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
功能派:以交际法为代表
以语言功能项目(意念)为纲,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是指语言用来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的功能。意念是功能作用的对象吗,是指从特定的交际需要和目标出发,规定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所以也叫“交际法”,交际功能是语言在社会中运用的最根本功能。而培养叫交际能力又是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最根本的目的。
特点:培养学生运用母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非仅仅是语言能力。以功能(和意念)为纲,不以语法和结构为纲。功能是以语言为纲,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因此,教学要选取真实而实用的言语材料,并把语法视为实现功能的手段来让学生掌握。
为学生创造贴近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有八种要素在起作用:情景、功能、意念、社会(性别、心理作用)语体、重音和语调、语法和词汇、语言辅助手段。
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综合运用是目的。
强调内容表达,不过分苛求形式。
圆周式安排语言材料、循序渐进,每循环一次,增加一次难度。
发展专用语言教学,针对不同的、特殊的交际需要展开教学,如“科技英语”
虽然,教学法各有所长,但前辈们也经常告诫我们“教无定法”,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所继承。最重要的是,从学生出发,设计出高效而有趣味性的的专业授课方案,达到越来越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们真正学得好,考得好,说得好,用得好。
练一练: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考题一:
课堂活动信息卡
1、活动方式:分角色表演,2-3人一组
2、故事背景:
A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一些现金和一张学生证。A以前也丢过钱包,并且没有找到,所以A有点儿拿不定注意是否应该去寻找失主。A跟朋友B(和C)商量,但他们的看法并不一样,于是他们争论了起来......
3、生词和语言点:(每人至少用5个)
运气、粗心大意、活该、惩罚、同情、赞成、主动
表示不同意或提出其他建议:
我很难同意......
你的说法很难让人接受。
依我看......
如果我来处理的话......
4、每组上台表演(5分钟),其他组评价
85.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出现了语法方面的偏误,但是没有马上纠错,而是在表演完以后才进行,这种做法属于:
A.听说法B.交际法C.直接法D.全身反应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考题一:
王老师以前在中国的大学教英语,现在在美国的中学教中文,他发现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控制课堂,也很难引起学生注意。面对这种情况,王老师认真分析目前遇到的问题,给自己列出这样一张对照表:
学习者:大学生-中学生;
学习动机:工具动机-兴趣动机;
教学者:大学老师-中学老师;
教学内容:英语——汉语;
教学方式:灌输式——(?)
随后王老师想做出一些调整,希望学生能对自己所讲内容感兴趣。接下来王老师要讲的课文是《中国菜真好吃》,王老师准备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提前完成。
95.在()处最不适合出现的是:
A.交际法B.视听法C.对比法D.语法翻译法
学习“证书考试培训课程”,可咨询于老师(,)点击“阅读全文”马上进入课程!试听请联系于老师~
推荐阅读:
年官方《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详尽版)
年下半年10月18日《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通知发布!
官方《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培训课程介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真题精讲课程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合理选择、加工教材,有效补充教学材料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教学大纲与课程设计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之诗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散文、辞赋、戏剧、小说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如何编写教案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课程设计与教学计划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二语教学之交际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中文)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英文)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监控模式的五个理论假说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常考“语法点”汇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课堂管理1(中文)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课堂管理2(中文)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跨文化交际必备基础知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笔试常考多义字/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中外来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成语专题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气词“吧”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常用表示委婉的方式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各国送礼禁忌一览
传统娱乐方式——行酒令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汉硕考点丨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现代汉语的语体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言学习与习得的区分详解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1重点语法梳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2级重点语法梳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3级重点语法梳理1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3级重点语法梳理2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3级重点语法点梳理3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HSK4级重点语法梳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一)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二)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三)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四)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五)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六)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语法之补语”专题(七)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语音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词汇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语法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字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语听力课教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声母与韵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声调与变调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词义及其分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词汇和词的结构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字的结构与笔顺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汉字的形体与造字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道德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国际汉语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国际汉语教师心理素质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现汉语法“五种分析方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常考考点”解读
《证书》笔试:声调之三声变调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语音之韵母结构及划分方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音素、音节的划分及关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语流音变考点”汇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aoeiuü的音位变体
《国家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汉语拼音y、w的使用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拼音的“书写”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轻声(知识点+考题)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中国文化的历史分期(上)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中国文化的历史分期(下)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文化考点---中国八大菜系(中英双语)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文化休克(必考考点)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文化考点--中国四大名山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文化尺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汉字字体演变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单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现代汉语四大句类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现代汉语复句类型--联合复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现代汉语复句类型--偏正复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汉语词汇中的“舶来品”--外来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二语习得之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二语习得之情感因素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语言测试的种类及区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二语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二语习得中的“反射”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偏误类型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考点:“把”字句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考点:“把”字句的偏误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必备知识点之补语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词汇教学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语素的确定和单纯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实词和离合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虚词和兼类词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声母、韵母、声调的常用教学法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教学评估的3个类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