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水痘
一、什么是水痘及传播途径: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生。症状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从出生几天的小婴儿到60多岁的老人都会发水痘,其中少年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但是,以前未接种过疫苗、未患过水痘的成年人抵抗力低下时也很容易发病。还有一部分人在儿童时期接种过疫苗,但十多年后疫苗的抗体降低,遇上水痘病毒也易被感染。
水痘传染性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播。
二、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接种对象为1岁以上的易感人群,建议接种2针剂,1岁至12岁的儿童两针至少间隔3个月,13岁及以上的人群两针间隔6到10周。
三、家庭护理:
1.隔离休息:隔离期为从水痘出现开始,至皮疹结痂脱落为止。此时不应再到学校上课或到单位上班,应尽量限制来探访的亲友,尽量少到公共场所,避免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给别人。
2.消毒通风:患者换洗的衣物、毛巾、被褥、玩具等,应视情况采取煮沸、暴晒等方法进行消毒,同时注意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皮肤清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不要抓挠疱疹。水痘发病期间应用温水而不是热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以给孩子戴一双手套,或为孩子剪修指甲,保持指甲清洁,叮嘱或监督患者不要抓挠疱疹。
4.起居饮食:发疹期间,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维生素,不要吃生冷、油腻、腥味、刺激性食物。
5.观察病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呕吐、头痛、嗜睡或其他异常症状,医院就诊。
诺如病毒
一、什么是诺如病毒:
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计数15,未见红细胞。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经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暴发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
三、治疗措施: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疫苗,出现呕吐、腹泻主要是靠对症治疗或支持疗法。如护理得当,一般1-3天内可自行痊愈。
四、如何进行预防:
1、食物要新鲜、要煮熟煮透;
2、食具(碗、筷等)要煮沸消毒;
3、要消灭苍蝇;
4、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
5、饮用水需煮沸,生吃瓜果应洗净,用开水烫过或削皮;
6、发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
寨卡病毒与登革热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
寨卡病毒主要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另外少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黏膜溃疡和皮肤瘙痒。症状通常较温和,持续不到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但在孕期患有寨卡病毒的母亲所产下的孩子可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从而引发一种叫做Microcephaly症状,有这种症状的婴儿的头围变小,更直接的说就是婴儿的脑子变小。“小头症”是一种脑神经失调病症,患者脑部发育不全,终身不能自理生活。
登革热病毒是能引起登革热急性传染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能够引起一系列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等临床症状。感染登革热病毒轻则突然发热、剧烈肌肉疼痛、骨关节痛,重则广泛出血、迅速休克。
登革热主要症状:
1、发烧:突发高热(39℃以上),一般持续3~7天;
2、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3、皮疹:发烧3-6天后,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痒痒,不掉皮,3-4天后消退。
4、出血:发烧5-8天后可能有出血的现象,包括鼻子出血,牙龈出血,皮肤下出血,尿血等。
5、其他:疲劳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
寨卡病毒与登革热预防措施:
1、在流行区,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驱蚊液,预防蚊子叮咬;
2、在房间内床上,尤其是婴儿床和婴儿车,要装置蚊帐;
3、在家中使用杀虫剂灭蚊时,要按照产品的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儿童接触;
4、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的场所。
防蚊灭蚊,不仅可以预防登革热,还可以减少感染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丝虫病等80多种传染病的危险。
寨卡病毒与登革热治疗措施:
1、目前没有治疗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的特效药,疫苗预防也还处在研究阶段。
2、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能减少疾病加重的机会,避免出现死亡。
3、医院前,一定要卧床休息,防止脱水,注意防蚊。
4、在高热不退时,不要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退烧药,可以用物理降温或泰诺、对乙酰氨基酚等药品。
5、退热之后仍然存在病情恶化的风险,一旦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皮肤红色斑点、口鼻出血、呕血便血、嗜睡易怒、皮肤湿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提示需要紧急护理,应立即返回到门诊或急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