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学习动脉插管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并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2.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并分析抢救措施。
选择题
1
休克的实质是:
A微循环灌流不足
B血压降低
C中心静脉压降低
D心脏指数下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无
2
急性循环衰竭导致的后果有:
①微循环障碍②重要器官灌注不足③细胞功能代谢障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无
3
下列关于微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微循环是微静脉和微动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和组织之间物质交换的最小单位
B微循环缺氧期,少“灌”少“流”,“灌”“流”
C微循环淤滞期,多“灌”少“流”,“灌”“流”
D微循环衰竭期,少“灌”少“流”,“灌”“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微循环衰竭期,不“灌”不“流”,“灌”“流”停滞。
4
一般失血量至少超过多少才能引起休克?
A40%
B30%
C20%
D10%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解析:无
5
休克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
A微动脉
B动静脉吻合支
C后微动脉
D微静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解析:无
6
休克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灌流特点是:
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C不灌不流,灌流停滞
D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解析:无
7
实验过程中,从颈动脉快速放血,至血压稳定到()视为失血模型建立。
A30mmHg
B40mmHg
C50mmHg
D60mmHg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解析:无
8
下列关于实验步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颈动脉快速放血至血压下降到40mmHg,当血压代偿性回升时,不用继续放血
B回输时应用原血和生理盐水按照1:1回输
C抢救过程中可以使用乌拉地尔扩张血管以起到更好的预后效果
D回输原血以后血压仍然很低,可以采用万汶以起到扩充血容量的目的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无
9
休克时的补液原则是:
A如血液正常,不必补液
B“需多少,补多少”
C补液“宁多勿少”
D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失多少,补多少”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解析:无
10
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
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无
11
失血性休克早期发病学治疗首先考虑用:
A缩血管药
B扩血管药
C输液输血
D盐皮质激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解析:无
12
下列关于经典实验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失血性休克初期,血压降低
B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心率加快
C失血性休克代偿期,血压会有所回升
D失血性休克代偿期,呼吸加快加深,家兔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无
13
以下血管活性药物中,不是缩血管药物的是:
A乌拉地尔
B盐酸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去甲肾上腺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无
14
下列关于补血原则中,说法错误的是:
A先晶后胶
B先糖后盐
C先慢后快
D见尿补钾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解析:无
15
家兔心跳骤停时,除了进行胸外按压,还可以使用: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间羟胺
D乌拉地尔溶液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解析:肾上腺素有起搏作用。
16
休克时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纠正酸中毒
B心功能正常
C补足血容量
D先用血管收缩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解析:无
17
肾上腺素的作用不包括:
A加快心率,增加心排血量
B正性肌力作用
C缩血管作用
D扩充血容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解析:无
18
下列关于抢救过程中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以后,血压升高
B注射佩尔以后,血压升高
C注射肾上腺素以后,血压先升再降后维持,是正常现象
D注射异丙肾上腺素以后,心率加快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解析:无
19
下列关于此次试验注意事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放血过程中,当血压代偿性回升时,不用继续放血
B使用肾上腺素,乌拉地尔等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按固定比例稀释后使用
C血气分析要及时,防止等待时间过长失去抢救时机
D注意在肠系膜上及时滴加生理盐水保持肠系膜表面湿润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无
简答题
1
一般采取哪些措施改善休克患者的微循环?为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①纠正酸中毒,休克时组织缺血缺氧必然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血中氢离子浓度上升,可降低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影响血管活性药物的疗效,还可使心肌收缩性减弱
②扩容,因各种类型休克都存在有效循环血量的绝对或相对不足
③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休克血流动力学改变选用扩血管药或缩血管药
2
失血性休克代偿期,血压会有轻度回升的机制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一方面,失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增强;作用于α1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收缩,恢复循环血量,一是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脾储血库紧缩可迅速而短暂的减少血管床容积,增加回心血量,引起“自身输血”作用;二是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加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细血管中流体净压降低,促使组织液回流入血管,起“自身输液”作用。
3
简述家兔失血形成紫绀的机制。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由于大量失血,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外周循环血液流速缓慢、淤滞,使毛细血管内血液于组织气体交换增多,血液含氧量降低,还原血红蛋白增多,造成紫绀。
4
实验过程中酸性物质产生的机制是什么?(抢救药物以间羟胺和肾上腺素为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
①抽血后酸性物质积累
②扩容后局部代谢产物被稀释冲走
③注射间羟胺后促进糖原分解及糖异生,升高血糖和乳酸,酸性物质增加
④注射肾上腺素后促进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抑制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和乳酸;促进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增多。酸性物质增加。
⑤全过程中的应激反应使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明显增强,使血糖明显升高;脂肪分解增加,游离脂肪酸及酮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氨基酸水平升高,尿氮排出增多,出现负氮平衡。酸性物质增加。
⑥后期氧分压下降,无氧代谢增强,乳酸增多,加重代谢性酸中毒
5
有的小组实验过程中家兔有尿失禁现象,请问在失血性休克代偿期,是否会出现尿失禁现象?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不会。当血容量减少时,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同时去甲肾上腺素兴奋肾小球球旁细胞,使肾素分泌增多,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加钾排泄和钠、水的重吸收。其次心肺感受器的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下丘脑的信号减弱,对ADH释放的抑制减弱,ADH释放增加,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减少,故不会引起尿失禁。
对于以上内容掌握如何了?快来扫白癜风能治好嘛白癜风能治好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