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一位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过很多尝试,并买有这方面的专著,结合自身实际和医学文献资料谈谈自己的对预防糜烂性胃炎的看法,并与大家分享。首先声明,胃病患者一定要做胃镜检查,并经医生处方用药。
糜烂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据文献记载,急性糜烂性胃炎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临床症状多为上腹部的隐痛或剧痛,伴恶心等症状。少数患者由于原发病症状较重,表现为呕血和(或)柏油样便,出血常为间歇性,部分病人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病情较重,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慢性糜烂性胃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小可大,如果不进行及时去除病因或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发展为溃疡会胃出血,严重的出血甚至可以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对于糜烂性胃炎患者来说,治疗和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糜烂性胃炎的发生与我们饮食密切相关,是一种典型的吃出来的毛病,吃进去的各种食物会含有损害胃粘膜的成分,继而导致急性胃炎发生。达成共识的饮食因素有:浓茶(注:笔者喜欢喝浓绿茶,但胃里没有出现不适症状)、浓咖啡、烈酒、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刺激性调味品,均可刺激胃粘膜,破坏粘膜屏障造成胃黏膜损伤和炎症。
生物因素大致包括:细菌及其毒素,主要是指吃进去了一些致病菌及其毒素对胃粘膜造成的损伤,常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或者食物中毒。常见致病菌为沙门氏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常见毒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肉毒杆菌毒素,尤其是前者较为常见。医院就诊。
糜烂性胃炎要与胃肠炎往往交叉出现,或者叫做同时发生,因为治疗用药不同,所以有必要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区别判断。进食污染细菌或毒素的不洁食物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胃炎或同时合并肠炎,此即急性胃肠炎。这医院接受诊断,经过医生处方配合应用抗生素治疗。
引起糜烂性胃炎的其他因素:包括药物副作用(激素、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精神紧张、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以及机体的变态(过敏)反应均可引起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损害。对于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来说要格外注意,如有发生均应尽快与医生沟通,进行治疗。
胃粘膜再生能力强,因此急性糜烂性胃炎一般来得快去得快,常在数天内恢复;如致病因素持续存在,可发展为慢性胃炎。治疗以去除病因为主,辅以对症治疗。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但由细菌引起尤其伴腹泻者,可选抗菌药物。如是腹疼剧烈,可用解痉药。如果伴有呕血、黑便等胃出血表现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出现危险。
由于糜烂性胃炎的发生和我们密切相关,常常一吃就发病,所以预防调理需要从饮食做起。饮食方面,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多吃柔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干、硬、粗糙、刺激等不易消化的东西。不食如生、冷、硬和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如酒、辣椒、浓茶、咖啡等,以及损伤胃粘膜,也不食未经洗净、煮熟的食物,以防胃内感染。
另外在用药方面,慎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水杨酸类药(保泰松、阿司匹林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降压药(如利血平等)。如果因某种疾病需要服用以上药物,医院找医生处诊断,不可盲目滥用。
俗话说:“十人九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十个人中间有九个人都患有慢性胃病。而保护好胃就是保护好生命。所以,保护胃的健康关键在自己。最后,郑重建议所有胃病患者,最好定期作胃镜复查,以便消除隐患。有个好胃才能好好地活着,活得更有意义。
慎闻
赞赏
人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图片北京治疗白癜风全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