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年8月第49卷第15期
通常认为,生理产或剖宫产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累积出血量ml或伴发低血容量症状和体征即可以认定为原发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已成为全世界孕产妇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且大多数的产后出血都发生在剖宫产之后。有研究表明,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术后最主要的出血原因。另外,产程延长、胎盘胎膜残留、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及妊娠期发热、子宫切口缝合不佳等都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近年来,受我国二胎政策的影响,孕产妇数量明显增多,高危孕妇数量也随之上升,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有逐渐攀升的趋势,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措施干预,不仅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休克、凝血障碍等,最终会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出血、及时挽救产妇生命、提高母婴生存率一直是妇产科医务工作者的根本宗旨。本研究为探索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选取了于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出血患者63例,结果发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且安全性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年9月至年3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3例。其中初产妇49例,经产妇1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31例,年龄21~36岁,平均(29±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1.1)周;产次1~3次,平均(1.2±1.0)次。对照组患者32例,年龄22~38岁,平均(29±4)岁;孕周36~40周,平均(38.6±1.1)周;产次1~4次,平均(1.3±1.0)次。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晓,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另外,医院医学伦理会的审核并批准。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①剖腹产中出血量ml,确诊为产后出血;②单胎妊娠;③非高龄产妇;④患者依从性好,自愿配合本研究相关工作。
排除: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②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异常;③伴有其他严重妊娠期合并症或重要脏器损伤。
1.3方法
2组产妇均行基础性检查。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药物干预,将缩宫素20U与ml0.9%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出血症状较重的产妇可重复给药一次,但每天不得超过2次。试验组患者于胎儿娩出后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深部肌肉注射卡前列素丁三醇μg,之后严密观察产妇出血变化情况。如果用药效果不明显,可于间隔2h后适当加大剂量至μg,但每天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mg。2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必要时立即处理。
1.4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2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产后出血情况包括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于术后2h、24h用布类、敷料称重法测量并通过换算公式得出;临床疗效评判标准为:显效:子宫收缩反应良好且出血量小于50ml/h;有效:子宫收缩反应明显提升且出血量大于等于50ml/h;无效:子宫收缩反应无明显变化且出血量并未减少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对2组产后出血产妇生理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保持高度警惕和充分应对,对产妇出现的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进行记录以评价用药安全性。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产后出血控制情况比较理想,产后2h、24h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出血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4%(29/3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总发生率6%(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5/32),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剖宫产曾经是为了解决难产问题而诞生,如今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在我国已经成为常规的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的女性比例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并发症也逐渐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其中,产后出血就是提高生产质量中最重要的一环。有研究显示,产后出血是妊娠期间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且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最主要原因。产后出血发生率升高的根本原因还是宫缩乏力发生率的升高。宫缩乏力是指胎盘娩出后子宫肌组织收缩不良。女性子宫颈的主要构成为肌肉纤维和结缔组织,血管密布,血运十分丰富。在胎盘娩出后,子宫的循环血量超过了ml/min,此时非常需要子宫组织快速压迫扩张的子宫螺旋动脉以防失血过多,但松弛无力的肌肉组织就无法对血管进行压迫,达到止血的效果,引发了子宫出血。此时,就需要使用药物等进行干预治疗。因此,及时观察子宫收缩及生命体征发现产后出血,并且快速、安全、有效地应用子宫收缩剂是处理产后出血、保证产妇安全的根本手段。
缩宫素是产后出血药物治疗的一线药物,是首选的缩宫剂,具有促进子宫肌层收缩,增加基础子宫张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静脉滴注能够立即起效,但半衰期较短,因此需要持续静脉滴注。其次,缩宫素还具有对子宫下段平滑肌作用较弱的不足。若短时间内大量使用宫缩素,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会对产妇血压造成不良影响,引起不良反应。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是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半衰期长,生物活性很强,能够引起全子宫协调有力的收缩,关闭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窦,止血快速,非常适用于常规处理方法无效的因子宫收缩迟缓而引发的产后出血。本研究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联用于试验组,能够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在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快速止血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也降低了输血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出血指标方面,试验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时间和出血发生率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4%,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对比方面,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较少,且症状均较轻微,未经任何处理,数日后产妇可自行恢复,印证了本研究所选药物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用缩宫素能够显著改善剖宫产后的出血情况,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稿件编辑:曾秋婷|稿件审核:黄秀媚
欢迎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dy/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