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病例讨论教学


子宫底部向宫腔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称为子宫内翻。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国内外统计报道不一,约1:~1:;本病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往往因失血、休克导致产妇短期内死亡,死亡率高达15%。本文就我科发生的1例子宫内翻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子宫内翻发生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为提高孕产妇子宫内翻的诊治能力提供借鉴。

病例

赖某某

30岁,经产妇,孕2产1

患者因“停经39+6周,下腹痛15分钟”于-08-:36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9℃,脉搏87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5mmHg,身高:cm,体重:75kg;产科检查:宫高35cm,腹围cm,胎方位:LO,胎心:次/分,律齐,腹部扪及胎体胎肢,偶扪及弱宫缩;阴道检查:宫口未开,先露头、-3位,宫颈评分0+1+0+1+1=3分。患者于-08-:25顺产一活女婴,其后胎盘胎膜自然娩出完整,胎盘娩出后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查体:脉搏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85/53mmHg,皮肤粘膜苍白,宫底于耻骨联合上方,宫底部可扪及凹陷,暴露宫颈困难未见,扪及宫颈完整,无裂伤,宫颈包裹直径约7cm质硬肌性包块,包块超过宫颈口位于阴道内。行床旁B超提示子宫底向宫颈口凹陷。诊断:急性完全性子宫内翻,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立即建立静脉双通道、合血、补液、输血,急诊在全麻下行经阴道子宫内翻回纳术+宫腔球囊填塞术,手术顺利,产时及产后2小时共出血约ml,术后予抗感染、促宫缩、纠正贫血等治疗,宫腔填塞球囊24小时取出,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少,产后5天痊愈出院。

参与抢救人员:产科医师:吴晓娟副主任医师、但跃主治医师(图片左一)、谢兰住院总医师(图片右一)麻醉医师:朱莹主治医师、幸欣住院医师助产士:白胜娟主管护师、李文艺护士病房护士:蒲晓琴主管护师手术室护士:陈详平主管护师、朱宁静护师

子宫内翻是什么病?

子宫内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一定存在子宫松弛。

(2)多数伴有胎盘植入宫底。

(3)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子宫很松弛时,用力在宫底加压或牵拉脐带,临床中大多为此种情况。

(4)脐带过短,或是脐带缠绕胎儿(罕见)。

(5)产妇腹腔内压骤增(咳嗽或呕吐导致)。

(6)手取胎盘时,强行分离胎盘。

子宫内翻的分类

(1)按发生时间:

急性:分娩后24小时内:第三产程75%;

亚急性:产后24小时到4周内;

慢性:产后4周以上或非分娩妇女。

(2)按内翻程度:

不完全性子宫内翻:子宫底部翻入宫腔内未达宫颈口(a);

完全性子宫内翻:内翻宫底穿过宫颈,位于阴道中甚至翻到出阴道口外(b、c)。

子宫内翻的临床表现

腹痛——严重、持续下腹痛。

休克——很快出现,与显性出血不符(血管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随后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

腹部检查:

不完全性子宫内翻:可摸到子宫,仅在较瘦产妇,可触及子宫部分内翻形成的小凹陷;

完全性子宫内翻:摸不到子宫,可在阴道内扪到宫底或阴道口看见宫底。

子宫内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病史:常有第三产程牵拉脐带,或在下腹部推压子宫底的病史;

症状:产妇在产后突然有不明原因的休克,或阴道大量流血伴下腹剧烈疼痛;

体征:腹部检查在下腹部扪不到子宫,或在耻骨后可扪及一漏斗形凹陷;双合诊在阴道内可触到一球形软包块;

辅助检查:影像学技术如B超对明确子宫内翻很有意义。

鉴别诊断

子宫脱垂、粘膜下肌瘤、胎盘滞留、羊水栓塞、子宫破裂

子宫内翻的治疗

原则:纠正一般情况,如给予镇静止痛剂(度冷丁)、输液、输血,待情况好转就可实行手术——经阴道或经腹子宫回纳术或者子宫切除术,复位前禁用宫缩剂。

急性子宫内翻的处理:

1、立刻手法复位:及时做出诊断,松弛的子宫可立刻采取手法复位。

但内翻的子宫夹在宫颈或子宫下段1-2分钟以上,可引起充血、水肿、肌肉紧张。单独手法复位很难成功!!!

2、立刻手法复位失败后,采取以下措施:

呼救:麻醉师、护士、医生;

建立静脉通道:两条,快速补晶体液配血、保留尿管;

应用麻醉及宫缩抑制剂,手法子宫复位(经阴道子宫内翻回纳术);若失败,则行开腹手术复位;关键2小时!!

术后:

1、应用缩宫素:子宫复位后保证子宫收缩达8-12小时

2、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子宫内翻的预后

急性完全性子宫内翻,一般在发病后病人立即陷于严重休克状态。若末及时发现并抢救,往往在发病3-4小时内死亡;死亡率为15%-16%,最高死亡率可达43%;如及时发现,纠正休克同时行经阴道回纳术,则预后良好。

总结

针对此病例,患者子宫内翻的病因考虑为患者系经产妇,子宫松弛所致;我科医护人员发现疾病及时,经积极处理通过无创回纳术保住了患者的生命和子宫,对患者及整个家庭的伤害降到了最低。此病虽罕见,但医护人员仍需对此病有充分的认识,及时发现并处理,以达到满意的预后。

作者:

但跃主治医师

作品来源:

妇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病例讨论教学作品

病例讨论住陪师资学员合照

审稿:

吴晓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dy/6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