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考点复习middot烧伤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115.html
重要提示

同学们,请注意:在「西综题库」App里,安卓手机点击「左上角菜单-考研资讯」,苹果手机点击「更多-考研资讯」,即可查看「西综题库」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里面回答了目前使用上常见的问题,不需要再等待回复,就可解答心中疑惑,并且持续更新。

真题回顾

一名25岁消防队员,体重65kg,在救火中不幸烧伤了面部、双上肢、躯干前方和会阴部。对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应补充的液体总量约是

A.mL

B.mL

C.mL

D.mL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了烧伤面积的计算以及烧伤后补液量的计算。烧伤面积计算方法为中国新九分法。

烧伤面积为:3%(面部)+18%(双上肢)+13%(躯干前)+1%(会阴)=35%。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成人每1%Ⅱ°、Ⅲ°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补充胶体液0.5ml和电解质液1mL。因此第1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方法为:35×(0.5+1)×65+=.5mL。

因此本题选择D。

考点讲解

一、伤情判断

判断伤情最基本的要素是是烧伤面积和深度,同时还应考虑全身状况:如休克、重度吸入性损伤或较重的复合伤。

1.烧伤面积的计算

指皮肤烧伤区域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具体比例见下表。一般成年女性的臀部和双足各占6%,并指的掌面约占体表面积的1%。

2.烧伤深度的判定

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即烧伤深度分为Ⅰ°、浅Ⅱ°、深Ⅱ°、Ⅲ°。一般将Ⅰ°和浅Ⅱ°烧伤称浅度烧伤,深Ⅱ°和Ⅲ°烧伤称为深度烧伤。Ⅰ°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浅Ⅱ°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深Ⅱ°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Ⅲ°又称焦痂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

3.烧伤严重程度分度

(1)轻度烧伤

Ⅱ°烧伤面积10%以下。

(2)中度烧伤

Ⅱ°烧伤面积11%~30%,或有Ⅲ°烧伤但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

烧伤总面积31%~50%;或Ⅲ°烧伤面积11%~20%;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严重休克等并发症,或存在较重的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等。

(4)特重烧伤

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

4.吸入性损伤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依据:于封闭室内发生的烧伤;面、颈部和前胸部烧伤,特别口、鼻周围深度烧伤;鼻毛烧焦,口唇肿胀,口腔、口咽部红肿有水疱或黏膜发白者;刺激性咳嗽、痰中有炭屑;声嘶、吞咽困难或疼痛;呼吸困难和(或)哮鸣;纤维支气管镜是诊断吸入性损伤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

二、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1.体液渗出期

伤后迅速发生,体液渗出的速度,一般以伤后6~12小时内最快,持续24~36小时,严重烧伤可延至48小时以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组织水肿,当烧伤面积较大时,可发生休克,因此在较大面积烧伤,此期又称为休克期。在较大面积烧伤,防治休克是此期的关键。

2.急性感染期

继休克后或休克的同时,感染是对烧伤病人的另一严重威胁。防治感染是此期的关键。

3.创面修复期

创面修复过程在伤后不久即开始。此期的关键是加强营养,扶持机体修复功能和抵抗力,积极消灭创面和防治感染。

4.康复期

深度创面愈合后形成的瘀痕,严重者影响外观和功能,需要锻炼、工疗、体疗和整形以期恢复。

三、治疗原则

小面积浅度烧伤按外科原则,及时给予清创、保护创面,大多能自行愈合。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全身反应重、并发症多、死亡率和伤残率高,治疗原则是:

1.早期及时补液,迅速纠正低血容量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

2.使用有效抗生素,及时有效地防治全身性感染;

3.尽早切除深度烧伤组织,用自、异体皮移植覆盖,促进创面修复,减少感染来源;

4.积极治疗严重吸入性损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脏器功能障碍;

5.实施早期救治与功能恢复重建一体化理念,早期重视心理、外观和功能的恢复。

四、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

1.现场急救转送

现场抢救的目的是尽快去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和对危及生命的情况采取救治措施,有迅速去除致伤原因、妥善保护创面、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其他救治措施。

2.初期处理

轻重有别,轻度烧伤以创面处理为主,中、重度烧伤应注意监测、补液、抗感染等治疗。

五、并发症

1.烧伤休克

(1)临床表现与诊断

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听诊心音低弱;早期脉压变小,随后血压下降;呼吸浅、快;尿量减少,是低血容量休克的一个重要标志;口渴难忍,在小儿特别明显;烦躁不安,是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表现;周边静脉充盈不良,肢端凉;血液化验,常出现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升高)、低钠血症、低蛋白、酸中毒。

(2)休克防治

补液是防治休克最重要的措施,常根据病人的烧伤面积和体重按下述公式计算补液量:

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0.5胶+1晶)×Ⅱ°、Ⅲ°烧伤面积(%)×体重(kg)+。伤后前8小时内输入一半,后16小时输入另一半;广泛深度烧伤者与小儿胶:晶可改为1:1。第2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5%的葡萄糖溶补充水分mL。小儿按年龄、体重另算。

已有休克需要快速补液的患者,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1.3胶+1.3晶)×Ⅱ°、Ⅲ°烧伤面积(%)×体重(kg)+。伤后前8小时内输入一半,后16小时输入另一半。第2个24小时(mL)=(0.5胶+0.5晶)×Ⅱ°、Ⅲ°烧伤面积(%)×体重(kg)+。于24小时内均匀补入。

(3)休克监测

每小时尿量每公斤体重不低于1mL;病人安静,无烦躁不安;无明显口渴;脉搏、心跳有力,脉率在次/分以下;收缩压维持在90mmHg,脉压在20mmHg以上;呼吸平稳;有条件者可检测中心静脉压、血气、血乳酸等。

2.烧伤全身性感染

(1)诊断

性格的改变;体温的骤升或骤降,波动幅度较大(1~2℃);心率加快(次/分以上);呼吸急促;创面骤变;白细胞计数骤升或骤降;其他如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血糖、血气分析都可能变化。

(2)防治

及时积极地纠正休克,防治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损害;正确处理场面;正确选择和应用抗生素;其他综合措施。

3.常见内脏并发症

(1)肺部并发症

首先应针对主要病因进行预防,其次是早期诊断与治疗。

(2)心功能不全

在烧伤抗休克的同时,常规给予心肌保护和新功能扶持,平稳度过休克和防治严重感染,是防治心功能不全的关键。

(3)肾功能不全

因休克所致肾功能不全多为少尿型,早期应迅速补充血容量,适当增加输液量,及早应用利尿剂以增加尿量,碱化尿液。

(4)烧伤应激性溃疡

首先是避免发生严重休克和脓毒症。对严重烧伤,常规给予抗酸、抗胆碱药物以保护胃黏膜。一般出血量不大时,可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果出血难以控制或并发穿孔,应采取手术治疗。

(5)脑水肿

应警惕其发生,注意控制输液量,必要时及早应用利尿剂及脱水剂,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已发生脑水肿,处理方法同一般非烧伤者,重点是去除病因。

六、创面处理

1.Ⅰ°烧伤不需要特殊处理,能自行消退。但应注意保护创面,如烧灼感重,可涂薄层油脂。

2.小面积浅Ⅱ°烧伤清创后,如水疱皮完整应予保存,只需抽去水疱液,消毒包扎。如水疱皮已撕脱,可以无菌油性敷料包扎。除非敷料浸湿、有异味或有其他感染迹象,不必经常换药。如创面已感染,应勤换敷料,清除脓性分泌物,保持创面清洁,多能自行愈合。

3.深度烧伤由于坏死组织多,组织液化、细菌定植难以避免,应正确选择外用抗菌药物。

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西综题库App。

医学生考研

「医学考研路上,你不孤单」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app

dxy.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dy/53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