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这个世界,世界里的人,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


治疗儿童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ingfazheng/m/17238.shtml

这两天一直在看19年版的倚天屠龙记,本来我是对这种武侠片没有什么兴趣的,再加上又是一部老片新拍,从一开始我就已经默默在心里给它“分了类”,开始看的时候也是带着有些反感的心理,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已经逐渐沉迷其中了。

从前我对于金庸和他的作品的了解,仅限于我爷爷书柜上那一排排看起来又厚,质量也不是很好,书页都有些泛黄的“大块板砖”,对于“江湖”中的名字:张无忌、周芷若、灭绝师太、张三丰……也仅限于常识上的听说过,却从没有深入了解。

疫情期间,我和仲肥约定好要利用每天空余的时间,多读书。这段时间,我看完了“那不勒斯四部曲”,仲肥看完了《神雕侠侣》,有时我让他给我讲讲其中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他会着重描写让他印象很深刻的细节,也会告诉我为什么他觉得金庸这里写得很巧妙,又在哪里早就埋下了伏笔。

他原来也看过《倚天屠龙记》,只不过已经是小时候的事情了,很多情节也都记不清楚了。

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惊心动魄时,我却总忍不住要问他:“这人后来怎么样了?”

在有新的人物出场的时候,我总会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哪有什么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你自己往下看,自己判断吧。”

中国人讲:“相由心生”,所以在电视剧里那些阴险狡诈之人通常都面相凶恶,丑陋不堪,要么就是身材臃肿,言语粗俗,而好人则是翩翩君子,不仅生得俊俏,而且还温文尔雅、机智聪慧、勇敢骁勇。

而现实中又哪里有这样极端的“设定”,这个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倚天屠龙记》的武林中,正邪两不立,有名门正派,也有邪魔外道。名门正派之中有心术不正,卑鄙小人,而邪魔外道的门下也有人为人正直、行侠仗义。我们如今生活的社会,虽不像江湖,但是却有着相似的道理:就像疫情当前的墨西哥,确诊人数日益增长,政府当局却不主动防疫,医护人员的哭诉却被说成是“对手抹黑政府的手段”。底层的人民得不到照顾,反而是毒贩集团开着卡车到村儿里去给穷人们发放物资,毒贩们的形象因此大为改变。

你说那些毒贩们用来买物资的钱,都是不干净的,沾染着无数被毒贩们害死的缉毒警的鲜血,和那些被毒品所害的支离破碎的家庭的泪水。但是他们如今在病毒面前,却真真切切地帮助穷人们,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救人又害人,所以他们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样又是否能功过相抵?

周二的法语课,我们看了一部电影,讲述的是真实存在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大学生志愿者,囚犯和看守很快地便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两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来自维基百科)

不仅仅是“监狱”中的看守,就连“典狱长”津巴多教授也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之中,以至于他没有更早的终止实验。看守对囚犯进行殴打、虐待、单独囚禁在暗房里,在这个模拟监狱中,囚犯们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权。

在课上我们讨论了囚犯应不应该对当作人看待,他们是不是理应承受那些非人的待遇,这是不是他们罪有应得。我们还谈到那些法律、伦理、人情,纠缠不清的实验和真实案例:

有轨电车难题(是一个伦理学的思想实验。英国哲学家菲利帕·福特,在年中首次提出这个问题。其大致内容为:一辆失控的列车在铁轨上行驶。在列车正行进的轨道上,有五个人被绑起来,无法动弹。列车将要碾压过他们。您正站在车站内,离改变列车轨道的操纵杆很近。如果您拉动此杆,则列车将切换到备用轨道上。但是,您会注意到备用轨道上只有一个人被绑着。您有两种选择:1,什么也不做,让列车按照正常路线碾压过这五个人。2,拉下操纵杆,改变为备用轨道,使列车压过备用轨道上的另一个人。——来自维基百科)

与之类似的还有移植手术问题(一位出色的外科移植医师有五名患者,每个患者都需要不同的器官,而每个人都将在没有该器官的情况下死亡。不幸的是,这五种移植手术中没有可用的器官。一个健康的年轻旅行者,刚穿过医生工作的城市,便进行了例行检查。在做检查的过程中,医生发现他的五个器官分别与他所有五名垂死的病人都兼容。进一步假设如果这个年轻人失踪了,没有人会怀疑医生。您是否支持医生杀死该游客,将其健康的器官提供给这五个垂死的人们并挽救他们的生命?——来自维基百科)

用一个人的生命换五个人的,看起来似乎很值得,所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此来说,为救五个人而死便是重于泰山了?可他却始终没有选择的权利,即使是做英雄也是被人“强迫”的。

我们还谈到4·14聊城于欢案(年4月14日,由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10多人催债队伍多次骚扰女企业家苏银霞的工厂,辱骂、殴打苏银霞。苏银霞的儿子于欢目睹其母受辱,从工厂接待室的桌子上摸到一把水果刀乱捅,致使杜志浩等四名催债人员被捅伤。其中,杜志浩因未及时就医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另外两人重伤,一人轻伤。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年5月27日,该案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年6月2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于欢属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有期徒刑5年。——来自百度百科)年2月1日,该案件入选“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法不外乎人情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们所接受的教育,让我们相信人是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的,殊不知人性的复杂,我们既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一个错误就断定他是坏人,也不能因为他洗心革面、回头是岸就说他从此便是个好人。真实、虚假,正义、邪恶,它们之间的界限或许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清晰,甚至很多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更不是通过道听途说就能清楚判断的,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妄下定论,也不要随意地评论一个人。每个人、每件事都有我们不甚了解的两面或者多面,我们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至少可以不随波逐流,而丧失了自己的思想。

希望今天的推送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在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中类似的案件,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郑州医生电梯劝阻吸烟无责案(段某有心脏病史,年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医院的医生。年5月2日9时24分许,段某与杨某先后进入郑州市金水区某小区的5号楼1单元电梯内,因段某在电梯内吸烟,电梯内烟味很浓,出于职业敏感,杨某上前进行劝阻。随后,二人发生言语争执。段某与杨某走出电梯后,仍有言语争执。双方被物业工作人员劝阻后,杨某离开去取快递,段某同物业工作人员进入物业公司办公室,后段某心脏病发作猝死。根据该小区监控视频显示内容,事件发生过程中,段某情绪较为激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激动程度不断升级;杨某在整个过程中,情绪相对比较冷静、克制;二人只有语言交流,无拉扯行为,无肢体冲突。经核算,三段监控视频中显示出杨某与段某接触时长不足5分钟。事情发生后,段家人觉得,杨某的劝阻行为已经超出了必要的限度,所以才导致了段某的猝死。他们甚至怀疑,争执期间,杨某用脏话侮辱了老人,最终导致其心脏病发作,应对段某家人作出赔偿。一审判决被告给予适当补偿,二审法院依法作出宣判:认定杨某不担责。——来自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朱振彪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见义勇为无责案(年1月9日,唐山小伙朱振彪追赶“交通肇事逃逸”的张永焕,追出20多公里后,被追赶的张永焕跑上了旁边的铁路,被迎面而来的火车撞击身亡。之后,张永焕的父亲张庆福、儿子张殿凯将朱振彪告上法庭。张家认为,朱振彪的追击行为导致了张永焕的死亡,向其索赔60.98万元人民币。朱振彪从“见义勇为”变成了“杀人凶手”,案件引起公众热议,一些网民认为朱振彪的行为是见义勇为,也有观点认为他过了“度”,应该承担侵权责任。——来自知乎用户真水无香惟心不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dy/47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