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http://pf.39.net/bdfzj/131210/4305597.html休克
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综合症候群。此时机体功能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和体液因子失调。休克就是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
组织灌注
组织灌注就是组织血循环情况。组织灌注量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组织的血量。
组织灌注需要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
正常工作的泵:心脏输送血液到全身(供氧和营养)、血液从全身循环回心脏(排碳和其他废物)
充足的液体:血液、血浆
完整的容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组织灌注不足
组织灌注量不足就是组织局部或器官血液供应不足。它是一种症状,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循环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者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导致对身体细胞氧气灌注不足,不能足够有效的从细胞中的带离代谢废物,引起一系列缺血和缺氧性病变,严重时可造成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所以任何原因影响组织灌注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足都会导致休克。
休克的阶段性临床表现:
早期出现轻度兴奋征象意识尚清时,感到烦躁焦虑和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但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降低或增高、脉压缩小尿量减少。
中期患者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mHg,皮肤湿冷发花,尿少或无尿。
后期表现为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表现,急性心功能衰竭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意识障碍程度反映脑供血情况,肝衰竭、肠胃功能紊乱等。
休克的种类
血管扩张性休克
血管扩张性休克,通常是由于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内容量不足,其循环血容量正常或增加,但心脏充盈和组织灌注不足。
感染性休克: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所导致,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过敏性休克: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使容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
神经源性休克:交感神经系统急性损伤或被药物阻滞可引起神经所支配的小动脉扩张,血容量增加,出现相对血容量不足和血压下降;这类休克预后好,常可自愈。
精神性休克:对强烈压力(通常是意料之外的事)做出反应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和相应的身体反应导致休克。
心源性性休克
心脏泵功能受损或心脏血流排出道受损引起的心排出量快速下降有效循环血不足引起的休克。
当心脏不能正常输送血液,代偿性血管快速收缩不足所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低灌注和低血压状态。心源性休克包括心脏本身病变、心脏压迫或梗阻引起的休克。
梗阻性休克
血液循环的主要通道(心脏和大血管)受到机械性梗阻,造成回心血量或心排血量下降而引起的循环灌注不良、组织缺血缺氧。梗阻的原因以肺动脉栓塞、心脏压塞和张力性气胸最为常见。
低血容量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
失血性休克: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从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起休克。
烧伤性休克:当大面积烧伤,会伴有血浆大量丢失,可引起烧伤性休克。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失液性休克:当大量的呕吐腹泻出汗等,可以导致脱水,严重时可以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还可以造成大量的电解质丢失,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失衡。
休克的救治方法
监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条件给予患者氧气,若患者存在外伤性出血,要立即止血以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保暖如有必要采取及时的心脏复苏监测并记录患者血糖与其他基础生命体征,标注时间及时送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dy/10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