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病原生物学


怎么治疗癜风 http://m.39.net/pf/a_6159813.html

病原生物学

简答题

论述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各类微生物有何主要特点。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分化程度低,仅有染色质组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胞质内仅含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分化程度高,有染色体、核仁和核膜。胞质内有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3)非细胞型微生物:

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2、简述G+菌与G-菌细胞壁的结构组成有何区别?

G+菌的细胞壁与G-菌相比:

更厚,较坚韧,糖类含量高,脂类含量少,有磷壁酸或磷壁醛酸,无外膜,肽聚糖组成含有五肽交联桥、三维立体结构,层数多,含量高.

3、简述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

(1)充足的营养物质

(2)适宜的温度

(3)合适的酸碱度

(4)气体环境

4、简述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1)液体培养基:

混浊(多数细菌);菌膜(结核分枝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沉淀(链球菌)

(2)固体培养基:

菌落、溶血环

(3)半固体培养基:

有鞭毛的细菌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无鞭毛的细菌延穿刺线呈线性生长

5、试述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

(1)代谢产物:

热原质、色素、抗生素、毒素与侵袭性酶、维生素

(2)意义:

与致病性有关;与鉴别细菌有关;用于疾病的防治

6、举例说明细菌的变异现象主要包括哪些?

(1)形态结构变异:L型细菌、H-O变异、

(2)抗原变异:H抗原

(3)菌落变异(常见):S-R变异

(4)毒力变异:卡介苗(BCG)

(5)耐药性变异:Smd株

7、细菌的遗传变异在医学中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

(1)在细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中

(2)在检测致癌物质方面

(3)在流行病学方面

(4)在分子生物学方面

(5)在基因工程方面

8、简述病毒的结构及其功能?

基本结构:

(1)病毒核心:指导病毒复制、决定病毒的特性、具有感染性

(2)病毒衣壳:保护病毒核酸、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具有抗原性

辅助结构:

(3)病毒包膜:维护病毒体的完整性、具有与宿主细胞融合、抗原特异性

9、简述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温度:低温保存,高温灭活

(2)酸碱度:检测病毒对pH的稳定性来鉴别病毒

(3)射线:X射线、γ射线或紫外线均能以不同机制使病毒灭活

(4)干燥:冷冻真空干燥常用于保存病毒或制备冻干活疫苗

(5)脂溶剂:鉴别细菌有无包膜

(6)消毒剂:灭活病毒、制备灭活疫苗

10、简述正常菌群的定义及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定义:

通常把在人体各部位正常寄居而对人无害或有利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

生理意义:

(1)生物拮抗作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4)致癌作用(5)抗衰老作用

11、引起机会致病菌致病的条件或因素包括哪些?

(1)定居部位的改变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3)菌群失调

12、简述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G+菌、部分G-菌

G-菌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

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产生类毒素

13、简述细菌的感染类型。

(1)外源性感染

(2)内源性感染

(3)医院感染

14、简述病毒的感染类型。

(1)急性感染

(2)持续感染:

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15、常用的湿热灭菌法有哪些?

它们都适用对什么物品的灭菌?

(1)巴氏灭菌法:用于乳制品和酒类的消毒

(2)煮沸法:常用于餐具、刀剪、注射器的消毒

(3)流通蒸汽法

(4)间歇蒸汽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培养基

(5)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等的灭菌

16、简述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2)温度与酸碱度

(3)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环境因素(有机物)

17、为什么在同一灭菌温度下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

(1)细菌蛋白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易于凝固变性

(2)湿热穿透能力强

(3)湿热蒸汽法有潜热存在,水蒸气液化放热,迅速提高灭菌物体的温度

18、简述紫外线杀菌的原理、应用范围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原理:

破坏细菌DNA的构型,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的嘧啶通过共价键结合成二聚体,从而干扰DNA的正常碱基配对,导致细菌死亡或变异。

应用范围:

nm-nm

注意事项:

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睛均有损伤作用,使用时要注意防护,更不要直接在紫外线灯照射下进行工作。

19、常见的化学消毒剂都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

(1)酚类

(2)醇类

(3)重金属盐类

(4)氧化剂

(5)酸碱类

(6)表面活性剂

(7)烷化剂

(8)染料

20、简述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以及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

(1)菌体细胞壁成分

(2)致热外毒素

(3)溶血素

(4)侵袭性酶

所致疾病:

(1)化脓性感染

(2)毒素性疾病

(3)超敏反应性疾病

21、简述葡萄球菌、链球菌在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有何特点?为什么?

葡萄球菌:

病灶局限,粘稠脓汁(血浆凝固酶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使血液发生凝固)

链球菌:

病灶不局限,脓汁稀薄,易扩散(透明质酸酶有利于扩散。链激酶防止血液凝固有助于扩散。链道酶降解黏稠DNA使脓汁稀薄有利于扩散。)

22、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

(1)凝固酶

(2)葡萄球菌溶素

(3)杀白细胞素

(4)肠毒素

(5)表皮剥脱毒素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所致疾病:

(1)侵袭性疾病(化脓性炎症)

(2)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

(3)肠道内菌群失调(假膜性肠炎)

23、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科学家,对微生物学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

微生物的经验时期、实验微生物时期、现代微生物时期

(1)经验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指出,病人的衣服蒸过后再穿就不会感染疾病,表明已有消毒的记载

(2)实验时期:荷兰科学家吕文虎克第一个观察到微生物的存在

(3)现代微生物时期:我国科学家伍连德博士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细菌学研究所和传染病防疫体系

24、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什么、速度如何?什么是生长曲线?生长曲线的分期和各时期的特点有哪些?

方式: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

速度:代时多为20-30min。

生长曲线:

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可发现其生长过程的规律性。

分期:

(1)迟缓期:短暂适应阶段,一般为1-4小时。此期中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储备能量,繁殖极少。

(2)对数期:细菌极速生长,18-20h。此期细菌形态、染色、生理活性都很典型。研究细菌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

(3)稳定期:细菌繁殖速度逐渐下降

(4)衰亡期:死亡数越来越多,超过活菌数。

25、试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26、论述细菌的致病机制。

(1)细菌毒力

(2)细菌侵入数量

(3)细菌侵入途径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往期精彩

解剖馆大教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al/56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