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危害不容小觑


中科公益爱心 https://m-mip.39.net/nk/mipso_6213643.html

GUIDE

导读

小编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大家介绍了肝硬化及其主要并发症。那么,今天就重点介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01

肝硬化容易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在欧美地区及日本,最常见肝硬化病因是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的酒精性肝病,而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则是肝硬化第一大病因,酒精性肝病次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致命并发症,尽管目前临床上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认识已取得很大进展,但由于其发生率及再出血率高、死亡风险大,治疗现状仍不容乐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通常来势凶猛,严重时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发生休克甚至死亡。每年有5%-15%的肝硬化患者将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现有研究表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病死率为30%-50%,而在首次静脉破裂出血后的1-2年内,大概有60%-70%的患者可再次发生出血,其中高达33%的患者死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作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重要死因,可诱发或加重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推动肝脏功能损害。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具有起病急、出血量大、再出血及病死风险高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而在临床上我们常常发现病因不同的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案却可能出现不同的临床结局。因此如能对不同病因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病因的患者在出血前采取干预措施,则能最大程度减少出血风险、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年龄对预后有很大的影响,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当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年龄超过60岁,生存几率会明显下降,高龄是其预后很大的危险因素。

其实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人体本身的可代偿能力不足,加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打击,使得高龄患者相比年轻患者的预后更差。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是影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临床特征

1.出血呈季节分布

患者在冬季出血率最高,为32.5%,春季紧接其后,为27.0%,是显著高于夏秋季节。冬季气温低时患者体表微循环开放度比其他季节低,同时外周血管收缩、内脏供血增多,这两者均使门静脉压力升高,从而诱发静脉破裂出血。

而冬春交界时节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可使腹腔内压力升高而导致出血。而天气寒冷时患者进食烫食的几率增大,另外,冬春季正值新春佳节,患者进食坚果、瓜子等食物的几率也高于平常,很容易划破曲张的静脉诱发出血。

综上,冬季是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好发季节,其次为春季,临床上可嘱患者冬春时节做好保暖措施、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从而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风险。

2.肝硬化病因与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通常出血凶猛,严重时可致失血性休克或周围循环衰竭。静脉曲张程度是影响肝门静脉压力的主要指标,静脉曲张程度越严重,门静脉压力则相对越高。随着门静脉压力不断升高,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概率也会逐渐增大。

临床,我们通常会根据内镜下静脉的不同形态、红色征的有无、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将食管静脉曲张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因此,静脉曲张程度与肝硬化病因无明显关系,无法根据静脉曲张程度初步判断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肝硬化病因。

3.肝硬化病因与首次出血量的关系

依据患者症状、体征,可对出血量进行评估,首先对酒精性、肝炎后、隐源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发生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比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首次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出血量更大,更容易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失血性休克,情况更为严重。

这可能与前列腺素维持胃粘膜完整,而在酒精的作用下前列腺素的分泌被抑制,黏膜通透性的降低,从而使血流量增加有相关性。同时,乙醇可使胃粘膜防御系统损伤,从而使胃黏膜更易受外界刺激因素侵袭,导致出血。

患者的饮酒量与其发生首次静脉曲张出血相关,会明显增加腹水、静脉曲张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综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较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首次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时的出血程度更重,临床医师会对患者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避免饮酒。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并发症与预后

患者还需深入了解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作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严重致命并发症,也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如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或加重已有并发症的进展。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合并这些并发症时,常常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甚至错失最佳抢救时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由于脾大、脾功能亢进可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减少,加之门静脉高压使得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肠道细菌可通过门静脉或淋巴进入血液循环,再者肝硬化常伴有的糖代谢异常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同时低蛋白血症后形成的腹腔积液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故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因此,肝硬化患者均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腹部彩超、了解脾亢情况,预防出血和感染发生;同时也应监测血糖变化,若存在糖代谢异常或肝源性糖尿病,尽早就医治疗;对于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可酌情输注白蛋白,减少腹水的发生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患者并发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肝硬化合并感染者通常预后较差,且其病死率为普通肝硬化患者的4倍。目前国内外研究均认为,抗生素治疗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短期预后的保护性因素,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建议对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综上

感染是发生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时最常见并发症,临床医师可通过早期使用抗生素,达到降低患者发生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也可在一定程度降低患者再出血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有重大临床意义。

结语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凝血酶原时间是肝硬化患者常见致命并发症,因其具有起病急、出血量大、再出血及病死风险高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预后和生存。因此,如能在临床工作中对影响凝血酶原时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凝血酶原时间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早期再出血率及病死率。

当然针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临床有不少用药,除了前一篇给大家安利的特利加压素,今天给大家再介绍一款经典用药-奥曲肽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天然生长抑素八肽衍生物,其药理作用与生长抑素相似,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抑制多种激素的分泌;其中一种生理活性就是能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脉压力,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奥曲肽可有效地控制静脉曲张出血,是治疗食管胃静曲张破裂出血的最常用药物,其中经典药物奥曲肽可降低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降低门静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压,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无影响,通过与胃黏膜壁细胞上的生长抑素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活性物质胰高血糖素及胃泌素的释放,降低胃酸分泌,选择性的收缩内脏血管,从而减少内脏血流量!

而不同剂量的醋酸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有显著疗效,但高剂量组疗效更好,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好。

优质奥曲肽原料药和制剂供应商推荐

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搜索

天吉生物制药20多年来一直从事多肽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从原料药到制剂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自产的醋酸奥曲肽原料药质量优异,供应国内多个奥曲肽制剂生产商。规格齐全,半衰期长,药理作用强,选择性佳,无反跳性高分泌现象。

奥曲肽属于年国家医保乙类药品、收录于国家抗癌药目录,主要用于消化道危急重症,被广泛应用于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肠梗阻以及胰瘘、肠瘘等。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zn/81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