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补液十六字原则


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先盐后糖:

盐水具有扩容作用,所以在补液过程中可以选择速度较快的静输方式,而且可以同时使用多个静脉通道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充分使补液扩容,快速吸收。所以一般补充体液的情况下,首先选择补充盐水。相对先补充糖,因为糖经过代谢后还会形成低渗液,而且扩容性比较小,因此影响吸收。比如在紧急情况下,输入ml盐水,用快速静输,很快就可以吸收,但用同量的糖溶液,速度过快会导致应激性低血糖,速度过慢达不到快速补充体液的目的,而且单纯单纯用于补液,会导致水肿和水中毒。不利于病人的治疗。

先晶后胶:

晶体是维持渗透压主要的成分。其次,晶体液可以适当稀释血液浓度,其流动性好,迅速芾走局部代谢产物,使红细胞迅速通过微循环,可以尽快改善组织缺血缺氧,从而改善器官功能。另一方面,一开始补胶体液,可以使血液浓度加大,流速降低,容易凝血,器官、组织缺血反而加重。先胶后晶用于大失血所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抢救的时候应该尽早补胶体,比如全血、血浆、右旋糖酐等。

先快后慢:

补液前后段病人的需求不同,一开始补液是为了立刻提升病患的体液量,所以先快一点。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因为身体素质差,发现时候一般较晚,需要及时补液,以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但是补充液温度低于体温,如果补充过快,会造成病患体温降低,引起其他的不适。所以,在补液时应该随时观察,根据病人情况及时调整补液速度。

见尿补钾:

这是临床上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因为血钾是通过尿液排泄的,但是如果患者的肾功能异常没有尿或者少尿,补了钾进去,出不来怎么办?那么又会导致钾蓄积,从而有高钾血症的危险,这个往更需要紧急处理,因为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所以,在临床上当患者出现低钾,需要补钾治疗时,一般要求患者的尿量在24小时内超过毫升或者每小时30——40毫升,这个时候进行补钾治疗,相对安全。

当然,具体情况,还要视实际情况而定,毕竟兵无常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zn/108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