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呕血不止老人失血量达全身一半德州市


“我恢复得很好,真是多亏了你们。”8月5日上午,医院急诊科,68岁的市民陈先生(化名)经过了三天的护理之后,身体已逐渐恢复,即将转入普通病房。

看着陈先生精神矍铄的样子,很少有人能想到,就在3天前,这位老人在数个小时内呕血不止,失血量接近人体总量的一半,一度生命垂危。陈先生能够转危为安,并且短期内恢复健康,离不开一次教科书式的多学科协作。

凌晨突然呕血不止68岁老人生命垂危

8月2日凌晨5时23分,伴随着匆忙的脚步声,家属焦急的呼救声,一位呕血不止的老年患者被医院,医护人员连忙将其抬至急诊科。只见患者面色惨白,神情痛苦不堪。“在家已经吐了四五次血,”陪同的家属告诉医护人员,这位患者今年68岁,凌晨三点时感到胃部不适,在起床服用阿司匹林后突然呕血,吐出来的血量有多毫升。

“患者的出血量非常大,已经导致了失血性休克,科室快速行动,在15分钟之内完成了配血、调血环节,给予其紧急输血。”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苏春花告诉记者,在抢救的过程中,陆续为患者使用了抑酸药、升压药,并通过输液补充血容量,这场拉锯战持续了2个多小时,现场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但药物治疗没能让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血压一度低至70/40mmHg。

为此,医院立即组织进行多学科会诊,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微创介入中心及急诊重症医学科的专家马不停蹄地赶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液占体重7-8%。比如一名体重70公斤的人,血液大概-毫升。一次失血量超过身体20%,便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彼时,患者的出血量已经接近毫升,这相当于人体的大半血量。

多学科专家会诊得出治疗“最优解”

鉴于患者已经命悬一线,五个相关科室专家一致决定在急诊室内进行会诊,而这医院还尚属首次。在进行了胃镜检查后,现场的专家们经过综合考量,向患者家属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案。在进行详细沟通后,家属明确表示,多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死亡的危险,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十分信赖,医院治疗,由微创介入中心进行手术。

当日上午9时许,患者被推入了手术室,由微创介入中心主任刘振河带领微创介入团队进行手术,术中造影显示,患者胃网膜右动脉异常血管团破裂出血,术中显示此血管出血异常凶猛,流血不止,手术风险高。

根据这一情况,微创介入中心全体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紧密配合,借助微导管微导丝,很快便超选择到出血部位,随即使用3枚弹簧圈对出血血管进行栓塞,栓塞后出血即刻停止。此时刘振河主任考虑到出血还可能来自其它消化道血管,术中又分别进行了肝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均未见异常出血病变。随后撤出导管,使用血管封堵器封堵穿刺道。

手术耗时仅不足一小时,便成功堵住了出血点。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回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24小时最贴心护理为患者铺好康复路

“在手术完成后,我们继续为患者进行输血,并通过微量泵注射升压药,严格控制他的血压。”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宋天平表示,虽然此次介入手术非常成功,但患者也只能说是“暂时安全”。由于其大量失血,术后的72小时仍有不小的风险,需要非常严密的观察及正确的处理。为此,医护人员提供了24小时的全程护理,并且每小时统计一次出入量。

8月5日,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转入了普通病房。在这场紧张的抢救过程中,多学科协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各科室专家在急诊室会诊,就患者情况进行沟通分析,最终给出了治疗的“最优解”,最终从死神手中抢回了又一条鲜活的生命。

转自《德州晚报》

编辑

李梦娇

审核高洁往期回顾

固本强基抓党建凝聚合力促医院深入改善医疗服务纪实

用真功夫和硬实力扎根基层——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纪实

改善医疗服务丨医院在行动

“从健康体检迈向健康管理”——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全医院成功开展微创瓣膜修复手术让13岁少年重获“心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yl/99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