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多模式保温对肝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和费效


本文原载于《中华麻醉学杂志》年第11期

肝癌根治术时间长,患者常发生低体温,易导致心血管事件、出血量增加、免疫功能下降等,不利于患者预后[1,2,3]。研究表明,多模式保温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改善凝血功能[4,5,6],但会增加麻醉费用。临床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评价的方法,对临床使用的药物、设备、诊疗程序等技术干预措施进行经济评价,以期寻找经济有效的医疗方案。本研究拟评价多模式保温对肝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转归和费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已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择期行肝癌根治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5~64岁,体重指数18~24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Child肝功能分级A级,未见体温调节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未长期服用激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保温组(R组)和多模式保温组(M组)。

手术室温度23℃,入室后常规监测ECG和SpO2,开放外周静脉通路,静脉输注复方林格液。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BP,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0.2mg/kg和顺阿曲库铵0.2mg/kg,气管插管术后行机械通气,潮气量7~8ml/kg,通气频率10-15次/min,维持PETCO~45mmHg(1mmHg=0.kPa)。麻醉诱导后将温度探头消毒润滑后插入肛门5~6cm,持续测量直肠温度。麻醉维持:静脉输注异丙酚4~12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5mg,维持BIS值40~60。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M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即采用充气式加温毯(3M公司,美国)覆盖下半身,维持38℃至术毕;术中采用液体加温仪(3M公司,美国)加温输注液体至42℃;术中使用预热至37℃的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腹腔。R组仅在身体裸露处加盖棉被,术中使用常温冲洗液冲洗腹腔。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对于低体温(体温36℃)患者进行复温。2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镇痛泵,维持VAS评分4分。

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诱导后30、60、90、、min和术毕(T2-7)时记录直肠温度。于麻醉诱导前(T0)、T7和术后12h(T8)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样2ml,采用血栓弹力图测定仪测定凝血功能,记录血栓弹力图参数R、K、α角及最大振幅(MA)。

于T0、T7、T8、术后24h(T9)和术后48h(T10)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样2ml,4℃转/min离心15min(离心半径12cm),取上清液,置于-40℃冰箱冻存,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浓度,严格按照试剂盒(北京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操作。

记录术中补液量、尿量、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异体输血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术后寒战和低体温发生情况、术后第1天和第3天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引流量、住院时间、麻醉费用和住院总费用。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重复测量设计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身高、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尿量和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T1时比较,R组T2-7时和M组T4-7时体温降低(P0.05);与R组比较,M组T2-7时体温升高(P0.05),见表2。

与R组比较,M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异体输血率、术后寒战和低体温发生率降低(P0.05),见表3。

与R组比较,M组T0和T8时R、K、α角和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7时R、K缩短,α角增大(P0.05),见表4。

与R组比较,M组T8和T9时血浆IL-6浓度降低,术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P0.05),见表5,表6。

与R组比较,M组麻醉费用增加,总住院费用减少(P0.05),见表7。

讨论

为了排除环境温度对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本研究设定手术室温度23℃。有研究表明,充气式加温毯具有很好的加温效果[4,5,6]。患者术前预加温20~30min可预防麻醉后体温下降,如果麻醉时间超过1h,预加温的患者术中应持续加温,因此术前预加温应该成为麻醉管理的一部分[7,8]。静脉输注加温的液体可使患者体温升高,联合其它保温措施效果会更好[9]。参照文献[4,5],本研究采用38℃预加温30min联合术中持续保温、输液加温等多模式保温的方式。结果表明,M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提示本研究采取的保温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M组依然有1例患者发生低体温,可能与患者术中失血较多,一般情况较差有关。

血栓弹力图测定仪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R表示纤维蛋白行程时间,K反映凝血酶生成时间,α角反映凝血块形成速率,MA反映纤维蛋白血栓形成的绝对强度。本研究结果表明,与R组比较,M组在术毕时R、K缩短,α角增大。IL-6是炎症起始阶段的一个重要致炎因子,在急性期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结果表明,与R组比较,M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和术后寒战发生率降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缩短,术后第1天引流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第1天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T8和T9时血浆IL-6浓度降低,提示多模式保温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转归。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R组比较,M组因多模式保温措施使全身麻醉费用增多,但因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好而住院总费用较少。因此多模式保温可降低患者的总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多模式保温不仅促进肝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转归,还可以改善费效。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yl/44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