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急症救治儿童消化道出血表现及救治


喵~

o(=·ω·=)m

听说好文跟好音乐更配哟

今天的音乐特别好听哦

如果您有想听的歌曲

可以后台给我们留言哈

儿童消化道出血

1.呕血

常因上消化道受血液刺激,或短时间上消化道出血量达~ml时发生,颜色取决于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则色鲜红,长则为咖啡渣色。

注意新生儿血与母血的鉴别:采用Apt-Downey试验来判断胎儿血红蛋白和母体血红蛋白,前者在碱性溶液中不变性、呈红色或者粉红色,而成人血红蛋白则会变为黄褐色。

2.血便

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出血均可出现血便,颜色和性状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注意排除某些药物或食物引起非出血性黑便。

(1)黑便(柏油样):鼻出血吞咽或近端小肠出血,或血量60ml以上者常见。

(2)隐匿性血便:肉眼不可觉察的消化道出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3)鲜红血便:多见于结肠出血。大便干结伴表面鲜红血便,量少,常见于肛裂;大便正常伴反复、慢性血便,无伴血红蛋白下降常见于息肉;大量鲜血便或暗红血便急性起病伴血红蛋白下降,常见于梅克尔憩室,偶有血管病变如血管瘤破裂出血。

(4)黏液脓血便:可见于感染性结肠炎。

3.伴随症状

(1)面色改变:和出血量有关,长期慢性失血或短时间大量出血,可见面色不同程度苍白。

(2)腹痛:胃十二指肠溃疡常伴有明显剑突下疼痛、夜间痛;肠套叠可有脐周疼痛(婴幼儿不明显);梅克尔憩室、肠息肉常无明显腹部症状。

(3)生命体征异常:急性大量失血,常伴有代偿性呼吸和心率增快,或有发热,严重者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征象。

消化道出血患儿一旦出现以下任何1项或多项异常,均为紧急情况:

1.面色苍白伴有明显气促。

2.烦躁或萎靡、嗜睡。

3.四肢湿冷、CRT延长。

4.血压下降。

5.伴急腹症表现如高度腹胀伴肠鸣音异常。

1.出血持续的时间和出血量,有无伴随症状。

2.呕吐物与大便的性状和颜色。

3.出血前有无用药史,尤其是与出血相关或可能损害凝血功能的药物,以及异物误服史。

4.有无诊疗干预,病情演变情况。

5.出生及喂养情况。

6.有无相关的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对于上述紧急情况的患儿,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或骨髓腔通道,送检血常规、血型和交叉配血,同时优先如下处理:

1.呼吸支持与氧疗

所有紧急状态患儿首先通畅气道,给予高流量氧吸入。

2.血容量维持与血流动力学稳定

(1)失血性休克:尽快液体复苏。

1)给予生理盐水快速扩容,但应注意紧急输血是根本治疗。

2)输血:目前没有输血的统一标准,采取个体化输血策略。一般可参考的紧急输血指征包括:①急性失血Hb<70g/L,或HCT<25%;②收缩压<正常下限,或低于基础血压25%以上;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体位改变时心率/脉搏增快。

(2)非休克的其他紧急情况患儿

1)严重慢性失血:因已长期心功能代偿,应慎重液体治疗,适量缓慢输血,避免液体超负荷或心衰,先纠正血红蛋白水平至60~80g/L,根据患儿反应决定进一步处理。

2)急性快速失血表现为脱水者,按照中重度脱水,首先给予0.9%氯化钠快速静脉滴注,再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及是否活动性出血给予适量输血,维持血红蛋白水平90g/L以上。

(3)放置鼻胃管:上消化道出血者及时留置胃管,便于出血观察和胃内用药。

3.止血治疗

不推荐冰水洗胃止血,应先暂停所有影响凝血的药物,根据情况给予如下措施:

(1)可根据凝血功能情况,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或复合物、冷沉淀,血小板减少者输注血小板。

(2)止血药物

常用止血药:酚磺乙胺(止血敏)10mg/kgiv,或血凝酶0.3~1.0kUiv,上消化道出血者可予以凝血酶原冻干粉经口服/鼻饲注胃(一般凝血酶U加入0.9%氯化钠10ml)。

生长抑素:可降低静脉曲张性或非静脉曲张性引起的出血。生长抑素常用思他宁μg,加入5%葡萄糖10ml缓慢静注,后以3.5μg/(kg·h)维持,止血后维持48~72小时。或使用奥曲肽,首先快速给予负荷量1μg/kg(最大量为μg),然后以1μg/(kg·h)维持输注。

(3)急诊内镜止血:可胃镜或结肠镜直视下止血。

对于活动性出血患儿,在内镜操作前应先稳定血流动力学。对于无法解释的、持续性或反复少量出血患儿,应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内镜检查。

4.请紧急会诊

确诊及疑诊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应请消化科或外科紧急会诊,专科判断是否需行急诊内镜检查或手术干预,必要时介入科紧急会诊。

包括普通患儿及上述紧急处理后患儿的进一步治疗。

1.一般治疗

给予卧床休息,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外周循环及肠鸣音情况。

2.外科手术或血管造影

给予液体复苏及输血后病情仍不能完全稳定、内镜止血失败,或存在解剖畸形需要外科处理。

3.药物治疗

(1)制酸剂:因血凝块在pH<5时易溶解,临床常采用制酸剂提高胃内pH。可予静脉滴注奥美拉唑0.8mg/kgqd。

(2)生长抑素:用药见前。

(3)存在肠道感染的患儿可选择抗生素。

4.饮食及营养

轻度可进食流质;中重度或频繁呕吐者,暂时禁食,给予生理维持液。

经改编摘取自《儿科急症救治临床指引》

欲了解全面内容请购买正版图书

更多精彩尽在

《儿科急症救治临床指引》

思路清晰手把手教学

儿科急症一网打尽

印装精美,内容全面

文内配有精美视频及诊治流程

“儿科泰斗”赵祥文院长作序力荐

儿科医师人手必备

更多实拍见下图(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48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