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美国经济是疫情导致的失血休克or癌症病入


这次新冠病毒疫情对全世界的卫生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各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遭受重大影响。从来没有一个病毒进入人类历史的时候带来这么大的动静,尽管它目前导致的死亡人数相对于有些病毒是小巫见大巫。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全球死亡万人,当时地球人口18亿。而且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医疗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和一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语,那为什么这个相对弱爆的新冠病毒在全世界引起这么大的恐慌、各国都战战兢兢呢?全球化给各国传染病防控带来史无前例的挑战这一百年来,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全球化的浪潮迅猛推进,产品、技术、信息、工作全球流动,真正成了一个地球村。然而同时,病毒也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随着人和物轻松跨越国界,蔓延各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染病的应对需要一个全球化的联防联控系统,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是个命运共同体,然而目前这个系统很薄弱,几乎不存在。美国发现第一例新冠病例不久就宣布限制中国公民以及过往14天内到过中国的其他国家公民的入境,反应不为不及时。然而,病毒传播到欧洲各国,病毒携带者源源不断地从欧洲各国进入美国境内。等到美国反应过来,宣布3月13号起将在接下来的30天内中止所有从欧洲到美国的旅行时,已经为时过晚。病毒已在全国蔓延,确诊人数猛增,一个州接着一个州告急,一个州接着一个州宣布封城。当1月19号美国出现首例病人时美国;1月19日下午被确诊),特朗普很淡定,请大家不要担心,不过是“一个”病人而已,一切都在掌控中。当时大家都很淡定。然而时隔两个月之后,3月13号特朗普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截至发稿,美国确诊例,死亡人。确诊曲线陡直向上,丝毫没有减缓的趋势。这个病毒在全世界人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进入一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月的时间从一例变成三万多例,夺走条生命,而且全无消停的迹象,令人目瞪口呆。特朗普当时以为只要限制中国人和到过中国的人入境就可以将这个病毒阻挡在门外,然而他没有想到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个病毒完全可以绕过马其诺防线,从其他国家进入美国。当然,如果他从一开始就宣布限制欧洲到美国的旅行,估计美国人民也不会答应。所以,也只能这样走一步看一步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是个联通器,地球是个村子。传染病的控制需要全球联防联控,同步行动,协调一致。这样病毒才走投无路。如果各国行动先后参差,措施强弱不同,病毒就有可乘之机。随着疫情的蔓延,新加坡进一步加强了边境控管措施,决定从23日晚11时59分起,所有外国短期旅客无论国籍,都不能入境或过境新加坡。新加坡的这个边控措施的严格程度超过了以色列,跃居世界第一。而伊朗在3月20日诺鲁孜节(伊朗的新年)来临之际,基本上是放弃了此前一个月的隔离措施,裸奔开始,一切让真主决定吧,死的去,活的住。比尔盖茨年在TED演讲时就呼吁全球重视应对传染病的问题,各国应该加大应对传染病的常备系统的投入,就像应对战争各国有规模宏大、时时操练的常备军一样。近期,他在接受采访时又讲到:“我们要具备迅速扩大诊断、药品和疫苗规模的能力。”他牵头和一些组织创建了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在疫苗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还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才能让全球具备随时量产的能力。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疫情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重创,从3月9号至18号,十天内美股四次熔断,美国自年设立熔断机制以来总共也就发生过五次熔断,第一次出现在23年前的年。而且这次黄金、债券等所有资产类别都跟着股票狂跌。这跟资产估值已经没有关系了,再便宜的资产,投资者也不要了,只要现金。3月9号发生熔断后,大家分析是因为市场觉得特朗普政府对疫情不够重视,所以市场信心不足,导致熔断。3月11日特朗普召开记者会,宣布了一系列措施,结果12日股市又一次出现熔断。大家分析,这是因为市场觉得特朗普推出的措施更多地是稳经济,针对疫情本身没有足够的切实措施,所以市场信心不足,导致熔断。3月13日特朗普又召开记者会,这下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推出大量大力度的切实的抗疫措施,道指一度飙升点。然而危险的周末来临,3月15日17:00,美联储再度紧急降息,将利率调降至0-0.25%的目标区间。美联储已于3月3日紧急降息50个基点,这也是年金融危机以来首度紧急降息。并启动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3月16日股市再次熔断。大家分析,这是因为市场觉得美联储这样下重药,肯定是看到了大家没有看到的风险,而且这样是不是已经把子弹打完了,后面就无法应对更大的风险了,所以信心不足,导致熔断。3月17日,美联储翻了翻年金融危机应对“工具箱”之后,又搬出了两个重磅“武器”,推出商业票据融资机制,该工具在年金融危机时期被美联储用于应对雷曼倒闭后引发的市场流动性危机。3月18日,美联储又宣布,将设立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计划(MMLF麻麻辣粉),以扩大对家庭和企业信贷流动的支持计划。3月18日,市场传闻美国桥水基金“爆仓”了,这可是一个巨无霸,是过去美国最成功的对冲基金,也是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股市第五次熔断。大家分析,这是因为市场担忧会重演年的雷曼兄弟倒闭带来的恐慌性连锁反应,那就意味着金融危机妥妥地来临了,所以信心不足,导致熔断。至此,道指失守2万点,从历史最高点跌掉32%只用了24个交易日,将特朗普年1月20日上台以来的道指涨幅全部抹去,一夜回到解放前。没有哪位总统比特朗普更重视股市的了,早年在他没有当总统的时候,他曾推特说:“如果哪一天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点,那么时任的美国总统就应当被装到大炮中,发射到太阳去,一刻都不要迟疑。”现在他该多么抓狂,无论他做什么,市场都熔断。抗疫太淡定,熔断;抗疫太积极,熔断;零利率加QE确保中长期资金充足,熔断;流动性便利计划以确保短期资金充足,熔断。特朗普该怎么办?美国到底怎么了?美国经济到底怎么了?只是失血休克?还是癌症病入膏肓?有人认为美国股市雪崩,疫情只是导火索,根源是长期低利率、企业高债务催生的股市泡沫。上市公司高管为了做大市值获得期权激励,大量举债回购股票、分红,推高了股价和市盈率。但实际上,在二月中旬之前,即新冠病毒对美国资本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之前,美股市盈率在20倍左右(美国银行一月的数据显示目前的简单市盈率为18.4,达到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属正常水平。尽管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股经历了长达10年的“牛市”,然而它的估值没有高得很离谱,还是有实实在在的盈利做支撑的。买一支股票就是买它对应的现金流收益,美股股价的上升是因为它对应的现金流收益增加了,而不是它本身的价格(市盈率)更高了。好比你买了一只鸡,20块钱,后来这鸡又生了三个蛋,孵了三只小鸡,小鸡长大了,这一窝四只鸡现在价格80块钱,涨价的原因是因为鸡多了,而不是因为每只鸡涨价了,鸡本身的价格没有涨,还是20块钱一只,没有变成每只80块了。美股之前的估值20倍左右市盈率是很正常的,算不得什么泡沫。年3月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处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的巅峰状态,美国科技公司平均市盈率倍。也有人说,美股雪崩是因为美国金融体系有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问题,就像年的次贷危机,所以美联储出王炸。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美国银行受沃尔克规则限制,为了确保风险头寸(VAR)合规,在所投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市值下跌时,不得不赎回平仓,将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像桥水基金这样的很多基金爆仓,引发金融危机。美联储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出王炸。这里讲到的“沃尔克规则”是年7月奥巴马签署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Dodd-FrankWallStreetReformandConsumerProtectionAct)的一部分。年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对原先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反思,严监管成为主要思潮。《多德-弗兰克》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最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扩大了监管机构的权限,旨在通过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来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多德-弗兰克法案》诸多条款中,第章——沃尔克规则,是最具争议的条款之一。这个规则以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的名字命名,因为他在任职期间提出了一系列禁止银行从事投机交易活动的建议。该规则禁止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资金投资于衍生品、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年7月21日开始全面实施。由于《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银行业造成巨大负担,有矫枉过正之弊,所以对其进行修正的呼声越来越高。年5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法案,《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修正案生效,核心内容是减轻小银行负担、放松部分银行控股集团监管要求。其中包括对沃尔克规则的修订,对大部分做交易的金融机构实行最广泛的合规要求,交易规模较小的公司将面临较少要求。时隔一年半,松绑不久的美国银行业又故态复萌,沉疴泛起,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但是无论如何,肯定不会比年次贷危机的时候更严重。次贷危机前,由于监管不力,美国陷入投机的大狂欢,谁也不想知道那些打包分级的抵押贷款资产包里到底是什么资产,谁也不想知道那些申请抵押贷款的人是不是有还款能力。买次贷的人也不想知道,卖次贷的人更不想知道,就像荷兰郁金香泡沫时谁也不想停下来想想郁金香到底值多少钱。现在的华尔街应该没有那样疯狂,金融体系并没有积累那么多的“毒资产”,就算出现和年一样严重的金融危机,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桥水基金爆仓的传言出来后,桥水创始人联席首席投资官瑞达里奥发表声明:“我向大家保证,桥水是安全的。”他表示,桥水的财务状况非常稳定,既没有出现在目前情况下与其预期不符的投资亏损,也没有出现与其过去45年来做投资的常态不符的损失。根据桥水基金的“每日观察”,年1月1日至3月16日,桥水基金旗下各大策略产品业绩全线为负,亏损最严重的产品业绩为负21%。有传言称,沙特在大量赎回桥水等基金。沙特和俄罗斯谈判不成,擦枪走火,真的打起了价格战。而石油是沙特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有报道称,油价要维持在每桶40美金以上,沙特才能维持皇亲贵族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普通民众的高福利,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现在打起了价格战,只好卖掉对冲基金等金融资产“维持生计”。沙特赎回,加上基金业绩暴跌,有可能导致踩踏、连锁反应。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目前美股杠杆资金占市值比重约1.36%,高于互联网泡沫高峰的1.1%。股价下跌容易引发杠杆资金连锁平仓式的流动性危机,市场估值向均值回归的过程也会异常惨烈。恐慌会导致流动性枯竭,导致金融危机。已经有流动性枯竭的征兆出现,BBB评级的债券利差已达到雷曼破产时的水平,商业票据市场流动性奇缺,五年期通胀预期暴跌。所以美联储祭出零利率、QE、MMFL等一系列大招,希望防患于未然。然而,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大家都在想:如果不是他们觉得像年那样的危机又要来临,他们为什么会祭出像年危机那样的大招呢?还有人认为,美国经济本来就有病,疫情只是导火索。这取决于怎么定义有病。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已经有持续10年的繁荣,特别是年年,美国经济出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梦幻组合。但是政府、企业的负债率急剧上升。美国政府的负债率年是GDP的%,差不多是年的两倍。然而日本政府的负债率更高,高达GDP的%,但是也没有破产的迹象。仅管负债率高,但是如果信誉好,偿债能力强,就不怕。更何况美元是世界硬通货,实在不行了,它可以印钱,向全世界收铸币税。所以不用担心它会破产。企业的负债率也偏高,持续近10年的低利率将美国企业债务总额推高至近10万亿美元,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比重超过74.4%,高于年次贷泡沫顶峰时的72%。年中国国企负债率为64%,其中央企为67%。企业负债率高,但是如果偿债能力没有问题,就不会破产倒闭。美国家庭的负债率比年时低,承受风险的能力提高。总之,有人认为本轮美股十年牛市的基础或比以往多数时候的牛市基础要更脆弱,企业的内生增长与创新能力并没有增长多少,主要靠低利率政策维持。这不无道理,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美国股市、金融体系、总体经济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肯定有一些问题,但是不算很严重,至少没有严重到需要10天4次熔断的程度。然而疫情的爆发貌似将美国推向了金融危机的深渊,根本的原因还是生存危机感。当民众相信生命受到威胁时,就顾不上股票、金融、经济这些身外之物了。这种影响和战争差不多。西方各国出手大方,保民生、保就业西方各国在制定抗疫政策时似乎十分重视以最少的经济代价获取抗疫的胜利,所以迟迟没有采取极端的措施。然而他们低估了人心的重要性,当人们以为生命受到威胁时,好比战争来临时,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流动性危机指的是流动性的枯竭,具体可以表现为资产价格下降到其内在价值之下,或者金融机构外部融资条件恶化,或者金融市场参与者数量的下降,或者金融资产交易发生困难等等。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秩序崩溃,金融作为虚拟经济又影响实体经济。工厂停工,企业倒闭,失业率猛增,千万个家庭的生计成问题,人们的信心进一步下降,流动性进一步枯竭,经济进一步下探,更多的工厂停工,更多的企业倒闭,更多的人失业,形成恶性循环。流动性好比人体的血液,如果人体失血过多,就会休克、死亡,哪怕器脏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救助不及时,那么就算救过来了,器脏也会受到永久性的损伤。信心是一切的前提,正如罗斯福那句名言所讲的那样“我们唯一害怕的是害怕本身”。这次是供给与需求两边同时冲击经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同时向左边平移,产出水平(或称GDP)急剧萎缩,这是肯定的;价格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两条曲线位移的距离,有人说将急剧上升出现通货膨胀,也有人说将下降出现通货紧缩(如克鲁格曼)。这有待时间判断。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完美的风暴。西方各国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正采取史无前例的组合措施来保民生,保就业,稳定信心,稳定经济。就业、民生是基础,如果老百姓活不下去,不能消费,经济最终是发展不起来的。光靠富人的消费是不够的,仅管富人每一个人的消费令普通人乍舌,但是一个人的消费再怎么多放在宏观经济的尺度上也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富人人数毕竟太少,消费总量是不够支撑一个经济体的发展的。那么,怎么让普通家庭消费呢?最直接的办法是给居民发钱,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就是这样做的,澳门政府做得最早,疫情刚开始就发钱,之后香港也发钱。现在发钱的政府越来越多了。有消息称,前几天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Mnuchin)已向国会汇报,如果不采取刺激性财政措施,美国失业率将达20%。建议向美国家庭发放现金。初步预计除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外,每个美国成年人可领到美元,每个小孩可以领到美元,这样四口之家就可以拿到美元,六周后还可以再拿美元。这是高达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政策中的一项。但是3月23日消息传来,美国国会周末谈崩,共和党和民主党并没有能够就此经济刺激计划达成一致,所以美国家庭一时半会儿拿不到这笔钱,或许永远拿不到。周末的疫情又越发严重了,周一市场开盘即现暴动,美股期货跌超5%,触及下跌熔断限制。除了直接给居民发钱,另外一个办法是政府代企业发员工工资,换取企业不裁员。丹麦政府宣布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政府将帮助企业支付75%的员工工资以避免它们大量裁员。这笔支出相当于丹麦GDP的13%。丹麦政府真是舍得花钱,不过如果拿战争作比这次传染病的话,那么13%的GDP战争预算也不算很高。英国政府宣布将为无法工作的人员支付80%的薪酬,在最初的3个月里,每月最高2英镑。此外,它们还推出了一系列其他措施。这里我们就不详细讲了,但愿它们能熬过危机,尽快复苏,我们都在同一个地球村。在这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悟空

可有帮助么??欢迎随喜打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46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