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西安出现多例出血热,严重可致死吃草


昨日(12月19日)一早,#西安出血热#相关话题登上了热搜第一↓

12月18日,西安新闻网讯:今年入冬以来,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由于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症状和普通流感较相似,所以不少患者会误以为是普通的感冒。

市疾控中心专家特别提醒: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一旦市民出现发烧发热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出血热的治疗强调“三早一就”,接种疫苗是个人预防该病的最有效办法。

什么是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

图片来源:河南疾控

人感染后,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早期常表现“三红三痛”——

“三红”:脸红、脖红、前胸红,貌似醉酒;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疼。

临床一般分五期:发热期、少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年1-8月中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量为例,死亡人数为21人;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量为例,死亡人数为44人,平均死亡率0.4%。

出血热会“人传人”吗?

据了解,出血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接触传播

通过含病毒的鼠尿、粪、呕吐物及鼠血、组织液等经显性或不显性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

呼吸道传播

带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在外界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消化道感染

摄入污染的饮食、饮水可经破损的口腔黏膜和消化道感染。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宋蕊表示,“出血热不是SARS、甲流那样的呼吸道传染病,不会在人与人间传染,主要是通过啮齿类动物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后接触传播,因此不会出现大范围跨跃式感染。”

出血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人感染汉坦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也偶见短至4天或长至2个月者。典型临床表现具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

患者起病急,早期有发冷、发热等症状,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

可有“三红三痛”:“三红”指脸红、脖红、前胸红,貌似醉酒;“三痛”指头痛、腰痛、眼眶疼。

可出现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上腭黏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和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患者束臂试验阳性。

典型病例病程经过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出血热为何出现在西北地区?

出血热是北方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每年10月开始,陕西关中地区进入出血热高发季节,也是全国出血热的高发地区。

陕西省关中地区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因素综合作用,黑线姬鼠较为常见,野外黑线姬鼠携带汉坦病毒率较高;关中地区的西安、渭南、咸阳、宝鸡市和杨凌示范区每年报告的病例数合计约占全省总病例数的95%。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约占总病例的80%。

吃草莓会得出血热?

当前是西安出血热发病大高峰季节,正好赶上西安本轮疫情,甚至还出现了“吃草莓会导致得出血热”的消息传遍了朋友圈,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担心。

首先,“吃草莓会得出血热”的传言已经有专家辟谣了!出血热跟吃草莓并没有关系。

出血热的传染源为老鼠,它的传播途径可能是老鼠的排泄物,比如大小便等,当这些污染物污染到了一些物品,且物品没有经过清洗便被人接触,就有可能被感染。

出血热的病死率高不高?

根据西安疾控发布,出血热病死率很高,被老鼠咬到,或食用了老鼠爬过的食物和水,接触到带有病毒的老鼠血液、尿液、粪便等,都有可能传染上出血热。

人群普遍易感,在常有野外工作的农民,或从事农业产业、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由于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重症患者有一定的病死率,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并处理,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宋蕊表示,就传染性而言,这种疾病一般是散发发病,很少有聚集发病,和人群直接接触传播的风险很小。

出血热重症患者因其急性肾衰竭,这类患者需做透析救治生命,患者不通过呼吸道及接触传染其他人,因此透析不需要单独隔离。

出血热能够预防吗?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①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②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③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被老鼠咬伤后,

需要接种出血热疫苗吗?

被老鼠咬伤后,不建议立即接种出血热疫苗,因为出血热疫苗主要用于健康人群的预防接种,而不用于暴露后的应急接种。

咬伤后,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然后自行观察两周,若在两周内出现发热等类似于感冒症状,不要自己吃退烧药,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有老鼠咬伤历史;

若观察2周后无任何症状,这时则可以选择去接种点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预防下次感染。

最后,如何早期识别发现病例,尽早就医?

如果患者突然发病,畏寒或寒战,继之高热;可伴或不伴头痛、腰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困倦无力,恶心、呕吐、腰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三红),淤点和结膜充血等症状中之一或多项者;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或看见过老鼠、鼠排泄物;或所处地区为流行性出血热告发区等,可高度怀疑流行性出血热,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可能感染流行出血热。

来源:健康成都官微、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健康时报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119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