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小解惑0404


治白癜风偏方 http://m.39.net/pf/a_4792653.html

1.如何理解有效循环血量与血管源性休克?

有效循环血量的概念与血管源性休克密切相关。

血管床:由微循环构成的、分布密集的类薄膜状物质,具有进行血液和组织间物质交换,调节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等作用。

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但不包括贮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血管源性休克:指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正常情况下人体只有约20%的毛细血管开放),大量血液瘀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得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且分布异常,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故又称低阻力性休克或分布异常性休克。

通过以上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知道,有效循环血量与循环血量不同,指的是真正奔流与心血管系统的血量,而非人体内本身的血量。这也是感染性休克等无出血而产生休克的机制之一。打个比方,有效循环血量就像是现在你可以随意支配的存款,而毛细血管内的血量则是你的定期存款。在你的存款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总血量不变),而放在定期的越多,能支配的就越少,所以等到可支配金额少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让你觉得无法生活了。

2.女,38岁。上腹部不适、纳差3年,体重减轻、乏力半年。查体:贫血貌,上腹部轻压痛,Hb88g/L,MCVfl。胃镜检查示胃体皱襞稀疏,黏膜血管透见。

(1)该患者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Menetrier病

B.慢性浅表性胃炎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慢性淋巴细胞性胃炎

E.胃癌

(2)对诊断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是:

A.血癌胚抗原

B.血胃泌素

C.血胃蛋白酶原

D.血壁细胞抗体

E.血抗线粒体抗体M2型

(3)该患者发生贫血最可能的机制是

A.维生素C缺乏

B.慢性消化道失血

C.铁吸收障碍

D.蛋白质吸收障碍

E.内因子缺乏

答案:CDE

解析:

(1)Menetrier病:是良性增生性胃病的一种,以胃内黏膜增生肥厚为主要表现。其特点为:①胃体、胃底皱襞粗大、肥厚,扭曲成脑回状;②胃粘膜组织病理学见胃小凹延长扭曲、深处有囊样扩张,伴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胃粘膜层明显增厚;③胃酸分泌减少;④低蛋白血症。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显示粘膜呈红黄相间,或粘膜皱襞肿胀增粗。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显示粘膜色泽变淡,皱襞变细而平坦,黏液减少,黏膜变薄,有时可透见黏膜血管纹。

慢性淋巴细胞性胃炎:很少见。

胃癌:胃镜下常可见息肉样隆起或凹陷,也可平坦,黏膜粗糙;进展期肿瘤表面常凹凸不平,糜烂,有污秽苔,活检时易出血。

由上可见,综合病史,应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本题考查几种疾病的表现和胃镜下表现。

(2)患者胃镜显示病变主要在胃体,故推测为A型胃炎,属于自身免疫性胃炎,故测定血壁细胞抗体,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患者Hb88g/L,MCVfl,根据贫血细胞学分类,应属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再加上之前对胃炎分型的判断(损伤壁细胞,内因子分泌减少),可确定贫血机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xl/101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