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我院专家组成功抢救一名内分泌重症ldq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案例

铃铃铃……,晚上9:30,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整合医学二病区的孟主任看到是值班医生的电话,心头一紧,电话那头响起值班医生急促的声音:主任,病区来了一位女性患者,84岁,恶心、呕吐、神志恍惚14小时,情况危急。孟主任马上通过电话指导为患者进行血液学指标的紧急检查和化验,并上报医教科安排紧急会诊。

放下电话医院,亲自查看患者情况,发现患者乳酸11.84↑mmol/L,血渗透压高达.00↑mOsm/kgH2O,同时存在休克、肾功能损害、低氧血症等表现。

本次诱因为尿频、尿急、尿痛、泌尿道感染。既往糖尿病史12年,应用优泌乐50胰岛素控制血糖,自行间断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入院诊断为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泌尿道感染。

经过补液等诊治,第二天患者的情况还是不见好转,血压下降,全身皮肤潮湿,患者烦躁,第二天一早全院专家组紧急为患者进行了多学科会诊,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经整合医学积极抢救治疗,患者乳酸逐渐转为正常,神志转清、生命体征转为平稳。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较少见的急性并发症,大多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此病十分危急,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后果严重,死亡率高。

一、什么是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乳酸酸中毒称为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较少见的急性并发症,本病大多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后果严重,死亡率高,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乳酸酸中毒近年有增多趋势。

二、发病特点:

常发生于有心肺疾患、缺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及极度消瘦或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

三、发病机制:

乳酸是糖酵解的中间代谢产物,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为乳酸。为维持体内平衡,可由肝脏的糖原异生作用和肾脏的排泄加以清除,但当肝肾功能障碍时则易于发生乳酸堆积而致酸中毒。

四、诱因:

(1)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足可导致丙酮酸氧化障碍及乳酸代谢缺陷,因此平时即存在高乳酸血症。

(2)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组织器官灌注不良;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均可造成局部缺氧而引起乳酸生成增加。

(3)肝肾功能障碍影响乳酸的代谢、转化及排出,亦可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感染、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时,可造成乳酸堆积,乳酸性酸中毒可与酮症酸中毒同时存在。

(5)不适当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物。

五、临床表现:

  

病史:有感染、失血、休克、缺氧、饮酒或大量使用降糖灵史,多为原有心血管、肝肾疾病者。发病较急。

  

轻症:可仅有乏力、恶心、食欲降低、头昏、嗜睡、呼吸稍深快;

  

中至重症:可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全身酸软、口唇发绀、呼吸深大无酮味、血压下降、脉弱、心率快,可有脱水表现,意识障碍、四肢反射减弱、肌张力下降、瞳孔扩大、深度昏迷或出现休克。

  

六、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PH<7,CO2-CP、[HCO3-]明显降低常<10mmol/L;

血乳酸:升高,常>5mmol/L,血丙酮酸>0.2mmol/L,乳酸/丙酮酸>3;

血浆阴离子间隙[(Na++K+)-(HCO3-+Cl-)]扩大,常>18mmol/L;

血糖:血糖正常或升高,但一般≤13.9mmol/L;

尿酮:阴性或弱阳性;

血浆渗透压:正常

  

七、诊断线索:

  

病史:糖尿病患者有用过量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超过mg/d)后出现病情加重;糖尿病病人有肝肾功能不全、缺氧或手术等同时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出现多种原因休克,又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者,应高度怀疑本病。有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大、意识障碍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乳酸增高;血PH值降低,血糖常增高;血酮体正常;血渗透压正常。

八、诊断标准:

  

1、病史:多有服用双胍类药物史;

  

2、临床症状及体征:典型的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包括有Kussmaul呼吸,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呕吐以及非特异性的腹部疼痛;

3、实验室检查:血浆乳>5mmol/L,血AG值>18mmol/L,血HCO3-明显降低,常10mmol/L;

  

九、鉴别诊断: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或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并发症。

特征:呼吸深快,可有酮味(烂苹果味),尿酮体强阳性,血酮、血糖明显升高,pH7.30;

  

2、糖尿病高渗昏迷:多见于老年糖尿病人未经妥善控制病情而大量失水者,亦可见于少数1型糖尿病。

特征:血糖33.3mmol/L;血浆渗透压mOsm/L,或有效渗透压mOsm/L;血钠mmol/L;血酮正常或偏高,尿酮(-)或弱阳性;CO2CP正常或偏低;血pH7.35左右或正常。体征方面多有神经系征象,尤其是局灶性运动神经失常,血压上升,有时伴有脑卒中和冠心,有时和DKA并存,需鉴别。

  

十、治疗:

1、血乳酸水平越高死亡率越高,血乳酸>9.0mmol/L者死亡率高达80%。若发现应及时送医抢救。

2、抢救措施: 

(1)去除诱因:由药物(如双胍类降糖药等)引起者应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缺氧刺激,积极控制感染,抗休克治疗,但禁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制剂可使肌肉和肝脏血流量减少而乳酸增多)。

  

(2)病情监护:注意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变化;监测血气、血乳酸、电解质、血糖等变化。

  

(3)输液治疗:目的:扩容-纠正脱水、休克等;种类:生理盐水、胶体液、5%葡萄糖液,必要时可用血浆或全血等,避免用含乳酸的制剂(如:乳酸钠等);方法:补液量要根据病人血气分析、脱水情况、心肺功能而定。

  

(4)纠正酸中毒:PH<7.0,5%碳酸氢钠ml-ml静滴,总量及输液速度应根据血PH、CO2-CP、[HCO3-]及心功能而定,直到血pH大于7.2,再停止补碱。(补碱也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加重缺氧及颅内酸中毒)。

  

(5)胰岛素治疗:作用:①对抗肝脏及周围组织糖原分解;②减少无氧糖酵解;③促进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使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增加乳酸利用。用法:小剂量胰岛素维持静脉滴注法,用法与酮症酸中毒相似,但乳酸性酸中毒患者胰岛素用量偏小!

  

(6)透析疗法:对不能耐受钠过多的老年患者以及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可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加速乳酸及有害药物(降糖灵)的排泄。

  

十一、预防:

  

乳酸性酸中毒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对治疗反应不佳,预后很差,因而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1、凡糖尿病肾病、肝肾功能不全、大于70岁的老年人以及心肺功能不佳者,双胍类药物不建议应用。糖尿病控制不佳者可用胰岛素治疗。

  

2、糖尿病患者应戒酒,并尽量不用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乳果糖、山梨醇、木糖醇、水杨酸盐、异烟肼等药物)。

  

3、积极治疗各种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疾病。同时对高乳酸血症患者(即无酸血症,但乳酸2.5mmol/L)需及时治疗各种潜在诱因,并密切随访观察。

?专家介绍?

孟伟,副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专业特长:消化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内分泌与消化系统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肝硬化并发症和其他消化系急症、重症的诊治,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内分泌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

-。

网上预约挂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dy/68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