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市文明办发出通知,对10名年第三季度“梅州好人”进行表彰。其中,黄云光、吴清兰、钟汉清获评“助人为乐好人”,熊何方、张金辉、黄敏文、李刚、徐小琳、黄碧兰获评“敬业奉献好人”,罗丽莉获评“孝老爱亲好人”。
他们都有什么感人事迹
一起去了解下
???
吴清兰
吴清兰,女,汉族,年生,是蕉岭县的一名普通工人。自从蕉岭县阳光爱心协会(原蕉岭阳光爱心公益团队)年创建之初就加入了这个爱心大家庭,在这个团结互助、无私奉献、不图名利、助人为乐的大家庭里,她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来参加公益活动,几年来一直积极努力的从事着公益事业。
向上滑动阅览
在大家的帮助下她不断的提高自己、熟悉各项工作。很快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之后在协会里担任理事会理事一职,每次活动都积极组织开展,认真的带队、方法不断创新、使助学活动、敬老等活动绘声绘色,并积极主动的带领身边人加入公益行列。几年来她和队友们围绕开展助学、敬老、扶幼、助残、赈灾、关爱抗战老兵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长期为社会各类弱势群体提供爱心服务,因工作突出连续5年被阳光爱心团队评为“优秀志愿者”和“优秀管理员”的称号。
她是五保、病困老人的贴心人。在年12月,当她和队友了解到蕉城镇叟乐村年近九旬的徐大爷生活、居住条件较差,缺少家人照顾时,很快与队友们买好棉被、床单、衣服、食品等来到徐大爷家,帮助徐大爷重新铺换好床垫、棉被、床单等,并不怕脏累把衣服、地板、门窗全部进行清洗,足足忙了三个多小时,使徐大爷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徐大爷舒心的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文福镇鹤湖村寨裡小组八十二岁的徐阿婆早年丈夫去世,小儿子溺水身亡,大儿子又患上慢性病不能参加体力劳动,一个孙子又在学,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其一个人身上,平日主要靠低保、农作物和种菜卖维持生计,更不幸的是徐阿婆前几年又患上了结肠癌并进行了手术治疗,当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经常与队友一起自己掏钱给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了解到徐阿婆因为农作物和蔬菜收成时运输比较吃力,其与队友一起自己掏钱买了一辆便携式拖车很快送到了老人手中,使老人大大减轻了体力劳动强度。她说,每当看到老人在艰难困苦中勇敢面对,对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时自己就象是一名受到教育的学生,看到因为志愿者的帮助使老人减轻了生活的重担,精神上得到了安慰和快乐时,更加明白了志愿者的意义所在!从此她把志愿者服务当作他人生的目标和信仰,并下定决心终身绝不放弃这种信仰。
同时,她也是贫困学生和小朋友可亲可敬的大姐姐。年初,当其到南礤镇北礤家访了解到小华同学因父亲干活时受伤落下残疾,母亲重病造成家庭贫困,小华同学也因此造成性格内向后,及时向团队报告了其家庭情况,很快就争取到了团队“阳光爱心、情暖学子”助学计划的助学金,解决了小华同学家的燃眉之急。此后,她不顾山路崎岖和晕车,多次带着队友们驱车50多公里一起来到小华同学家,带去精心挑选的书包、圆珠笔、钢笔等学习用品和肉圆、酿豆腐等食品,去年冬天,当了解到小华同学缺少衣绒服时,她又精心挑选了一件粉红色的衣绒服和大米、花生油、腊肠腊肉等春节慰问品送到了小华同学家,当其亲手为小华穿上漂亮的衣绒服时,一向内向的小华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敞开心扉与志愿者亲切交流起来,并表示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叔叔、阿姨的关心和期望。
做志愿服务一天、两天并不难,难的是长久坚持,持之以恒。几年来,她利用自已空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志愿者服务之中,个人累计服务时间达余小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将“帮助别人、快乐自已”的生活方式,感动了身边的人,同时影响了更多的社会各届爱心人士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她自己也记不清参与了多少公益的活动,帮助过了多少人,记不清多少次忙碌在阳光爱心公益路上……有人说她很傻,有人不理解,他她总是淡淡一笑“阳光爱心公益事业就是我喜欢做的事,我的快乐来自于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我常常能从这些中发现我自己的人生价值”。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爱心公益服务这条道路上一路走来,既有辛苦,也有欢乐;既有辛酸,又有难忘;既有泪水,更有汗水。经过爱心志愿服务的洗礼,她平凡的人生从此不再平凡!
钟汉清
钟汉清,男,年生。医院退伍回乡后,看到家乡缺医少药的状况,放弃到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机会,留在家乡,扎根山村当村医。
向上滑动阅览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乡医工作时,因几乎什么病都可能碰到,医院听学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所需要的是全科医生的角色和本领。为此,他边干边学,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并参加自学考试,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由于他看病疗效好,服务态度好,收费低,方圆十多公里的患者都乐于找他看病。他几乎从早忙到晚,且还要常常出诊,但他从不叫苦,叫累,做到随叫随到,有求必应。
患者钟彩华,因在一次重体力劳动中受外力冲击,导致腹部大肠穿孔,医院救治,几天后病情加重,医生下发了病危通知,最后叫家属办理出院回家准备后事。出院回家后病人家属不忍心放弃,叫钟医生到家去救治。他立即赶去,看到病人高热昏迷,床上呕吐物,大小便恶臭难闻,二话不说,立即抢救,同时给予吸氧,导尿、插管洗肠等,经过二个星期的精心治疗,病人痊愈了,重返农业生产第一线。
年3月的一天傍晚,钟医生为了接通到卫生站的有线电视,为丰富病人治疗时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慎从三米多高的竹梯上摔下来,双脚的跟骨都骨折了,当晚痛在床上打滚,但仍热情地为二个来急诊的病人床前诊治。在随后的个多月里,每天叫人背下一楼诊室给病人看病,一天也没有放下工作来休息。
钟医生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山区父老多亲的生活的艰难和困苦,更多的直接面对许多贫困家庭有病无钱医治的悲哀和无奈”故他对工作一丝不荀,格守服务宗旨,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对每位患者尽力做到诊断正确,合理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可用便宜的药决不用贵重的药,尽量为患者提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医疗服务。并在行医的二十多年来,对五保户,特困户、残疾等患者一般疾病一直给予免费治疗,对烈军属,困难户患者给予减免医药费或先治病,后付费,至今还累计欠款三万多元。
毋庸讳言,现时乡医地位低,工作繁重待遇差。在面医院想调他,并给予较好的职务,优厚的待遇时,他说他也曾心动过,想到二十多年从事乡医工作的艰辛,确实也想去过一种较安逸舒适的工作生活,但他说当一想到70多岁的钟炳珍大爷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钟医生你能否不走?如果你走了,我们这些老百姓有病怎么办找谁看病,到哪里去看病”,的渴望眼神;还有年近八十的戴大娘因他一直免费给她看病,有一次拿着十多个鸡蛋一定要他收下,说不收就要给他下跪的情景等,他说“他由此感到震憾了,村民需要我,信赖我,心存感激我,我唯有选择坚守,担当责任,无怨无悔,矢志不渝”。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乡村医生还承担着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对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他都能按规定有条不紊,认真细致的做好,对五千多村民逐一建立了健康档案,十多个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重点监管、多个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査,指导服药。
关心集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dy/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