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外媒报道中国考虑在今年取消对出生限制,此新闻一出,微博上观点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说现在住房教育成本这么高,谁来生,一派说D的政策空间大大的,城市中惨不生,自有三四线以下的韭菜生,20年后又是人口大国,人口红利满满。
那么这两方谁对呢?不生的一方占有数据支持,毕竟全世界不管什么文明的生育率一旦降低就再也无法提高,而且其中也不乏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尝试:
为了提高人口数量,增强国力,年罗马尼亚CP前chairm齐奥塞斯库废除了以前关于个人可以自由流产的法律,实施了禁止堕胎的政策。他宣称,胎儿是社会的财富,不生育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他规定,禁止离婚,每对罗马尼亚夫妻至少要生四个孩子。紧接着,国家颁布法令,节育和堕胎都属违法,不能受孕的女性要交纳税金,堕胎者将受到判刑和囚禁,妇女月经期要受到严格的检查与盘问。
为保证政令畅通,依据齐奥塞斯库的指令,执法者纷纷进驻机关、工厂、农村、学校以及各个单位,对妇女进行严格的监控,督促她们每月必须做妇科检查,以确保没有使用避孕工具;对那些避孕的妇女和默许堕胎的医生一经查出,严厉打击、处罚监禁。罗马尼亚的老百姓把这些执法者鄙夷地称作“月经警察”。在恐怖的高压下,许多绝望的妇女铤而走险,试图偷渡多瑙河,到邻国匈牙利寻求庇护,但在边境线往往被当作叛国者,遭到罗马尼亚士兵用机关枪的扫射。
在这项政策实施一年之后,罗马尼亚的婴儿出生率翻了一番,成绩显赫。但地下流产与堕胎的服务也随之出现,怀孕妇女的死亡率不断上升。更让齐奥塞斯库感到闹心和棘手的是,随着婴儿的大量出生,医院的设备、妇产专家、产科医师、儿科医师以及妇幼保健工作者严重缺乏,这可不是单靠行政命令就能马上解决的。仅仅一年中,罗马尼亚的婴儿死亡率就增长了.6%。消息传出,全世界哗然,各国政要、媒体纷纷谴责:这简直就是“现代社会的滥杀无辜”。面对国内外政治压力,为掩盖这种愚蠢而可怕的后果,齐奥塞斯库下令,婴儿出生一个月以后,再发出生证。如此一来,那些在未满月中夭折的婴儿就不会填写在死亡婴儿的统计当中了。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经警察”
如果按照过去经验,生育率无法提高,那么中国面临的问题很多学者都论述过,比如老龄化、养老金亏空、长期通缩什么的,这些已经研究很多了,不差我一个。今天我想说的是,如果放开生育限制后中国人口出现大幅回升,会出现什么情况,虽然这已经近乎于奇迹了,但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善于制造奇迹的国家,此乃制度优势,自有国情在此。所以,让我们搁置争议,来研究研究放开生育后,出生率大幅提高会发生什么事。
上图是利用总人口和出生率计算出的出生人口,虽然数值上不一定精准,但趋势却足够清晰:我国自建国以来共经历3论生育高峰,分别是50年代后期-70年代、80到90初的一代、以及年后的一代,可以分别用60后、80后和10后来代表,出生人口中枢依次回落。从这些数字就能看出,这是一个经典的祖孙三代的年龄分布。
众所周知,相比机器,造人的难度是很大的,这体现在人的生命周期相比机器更长,一台机器从原材料到报废估计也就10年,而人从出生到形成劳动力按照最基础的九年义务教育来看也需要15年,如果按照最激进的延迟退休年龄65岁和75岁预期寿命来看,整个生命周期中,足足有3分之一时间是净消费者无法进行生产。在考虑到放开生育限制的时滞,保守估计也要20年才能形成新的人口红利。所以在这20年间会发生什么呢?
上图是中国人口的总抚养比数据,定义是多少劳动者供养一个老人或小孩,中国在年人口红利顶点时是接近3个净生产者对应一个净消费者,现在已经回落到2.5个净生产者对应一个净消费者。出现这种变化最大的影响就是,储蓄率会出现长周期的下移,根据经典的生命周期理论,老年是消耗年轻时储蓄维持生活水平的阶段,所以老龄化后,消费多产出少,储蓄率系统性下移。儿童和老人其实扮演的是同样角色,只不过儿童消耗的是成年父母的储蓄,生的越多,父母越难储蓄。
从宏观上来说,老人虽然有储蓄和养老金,但储蓄和养老金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却是年轻人,生产者是年轻人,而消费者则是全年龄段人群。随着60后逐渐退休成为净消费者,中国将面临的是劳动人口不足的难题,简单来说就是吃饭的变多了,干活的不够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多生几个小孩,后果就是吃饭的人相对干活的人更少了。
如果说,过去中国是干活的人多吃饭人少所以可以享受经常性顺差和廉价融资,那么随着老龄化和出生人口增多,中国人口结构恶化的结果就是如果国内生产力不出现大幅提升储蓄率大幅下降将导致利率水平飙升。如果用经典的IS-LM两部门模型来表述就是,Y=S+I,消费增加IS曲线右移,储蓄降低货币供应下降,LM左移,达到均衡后的结果就是如果产出不出现大幅变化,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如下图所示:
如果稍微复杂一点,考虑政府和国外部门,Y=S+I+G+X,如果国内产出水平不出现大幅上升,那么消费的增加量只能从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上来平衡,考虑到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刚性,加之平衡贸易的需求,最大可能是净出口由正转负。当经常性项目由顺差转向逆差之后,中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会更加剧烈,简而言之就是对外均衡则内部压制需求,内部均衡则对外贬值。
而不管内部均衡还是外部均衡如何变化,一个变量是几乎可以被确定的,那就是利率水平进入了长期上升通道:净出口本质上就是向外融资,随着净出口由正转负,向外融资能力降低,储蓄率降低导致向内融资困难,加之美国十债进入熊市周期拉高全球利率中枢,更何况潜在的补贴生育家庭带来的财政全面赤字化威胁,利率进入长期上升通道几乎是可以确定的。
回到最初的话题,如果放开生育并且出生激增,虽然长期内是提高生产力水平,但短期内则是大幅提高消费水平,在产出水平不出现大飞跃的前提下,只会导致通胀上升和利率飙升,而以中国目前的杠杆水平,利率大幅上升的后果不用多说。所以,期待放开生育能避免危机是十分不现实的,重新回到60年代只会造成短期内人口结构极具恶化并引发资产价格失血性休克。
冯磊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图片如何食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dy/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