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霸州市创伤中心首战,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肉搏


5月14日,我院运用霸州市创伤中心救治新模式,成功救治了一名危重多发伤患者。

患者为20岁青年男性,车祸致腹部闭合性外伤、肝破裂、失血性休克、头部腹部下肢多发皮擦伤,医院转入我院。15:16到达急诊抢救大厅,急查生命体征,初步评估处于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状态,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打开静脉通道,输血、补液,行腹部CT检查,快速初步评估,ais–iss评分27分。尽管合血工作完成仅用了15分钟,取血的急诊护士一路飞奔,即使那一袋袋血通过挤压快速输入患者体内,患者的口唇依然是逐渐苍白,血压还在进行性的降低…….

在得知病情的严重性后,家属本想将患者转到北京治疗,但患者目前的情况能平安到达北京的机会非常渺茫。急诊医护紧急完善相关检验,合血,术前准备,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创伤中心流程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立刻启动。

创伤救治手术组组长郑宝章、第二手术组成员朱利民、麻醉组吴为民等创伤中心专家救治团队第一时间赶到急诊医学科,共同查看患者,讨论救治方案,紧急处理。

18:28,手术正式开始,与死神赛跑的战役打响了。在郑宝章组长的带领下,吴为民、朱利民、张超、李嘉平等创伤中心专家救治团队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手术。

患者肝脏损毁严重,出血量高达毫升,开腹时收缩压还剩40mmhg。肝修补完成,探查其他脏器后手术结束。经输血、补液、扩容后,收缩压升至mmhg。经四个小时的奋力抢救,患者安返病房,由急诊重症监护室继续术后监测及治疗。

5月15日晨起,患者神清语利,自主呼吸平稳,生命体征稳定。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原因导致的创伤发生率也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人群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特别是在45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首位。据统计,道路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致伤因素是创伤的主要致伤原因,导致多发伤和创伤危重症发生率高,增加了创伤救治难度,以致多发伤和创伤危重症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

创伤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居民身心健康,而且社会负担极其严重,占用了相当比例社会资源,每年造成的直接医疗费就达亿人民币,而因为创伤引起的后续康复及早死、残疾或功能丧失更是消耗着巨额的社会资源和财力,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医院急诊医学科历经寒暑,特别是经年改扩建成为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病房-EICU”四位一体的的现代化临床专业科室。秉承“厚德精医、创新图强”的科训实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序贯化治疗的无缝衔接,得到了省急诊医学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为此,根据社会需求及霸州市卫健局对医疗结构的要求,在广泛调研和探讨的基础上,成立了以我院为依托,以急诊医学科为主导的霸州市创伤中心。5月10日,霸州市创伤中心成立大会在我院顺利召开。

根据霸州市创伤中心的工作体系和救治机制,开创了救治多发伤、复合伤危重患者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整合创伤救治所需的各种资源,依托强大的创伤救治团队,包括急诊科、骨科、胸外科、神外科、普外科、麻醉科、手术室、检验科、超声科、影像科、介入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创伤救治专家在内,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室复苏与救治、急诊手术、术后复苏和监护治疗、二期确定性手术治疗以及后期康复治疗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多发伤患者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为严重创伤患者打通绿色生命通道。

举例来说,以医院急诊科,如果判断患者属于严重多发伤的,会请多个科室会诊,不能第一时间调配多科室专家联合救治,很可能因此错过救治的黄金时间。或是患者被分到骨科、手足外科、普外科等专业科室,缺乏整体的救治流程及专业团队,导致多发伤的救治能力及效果差强人意。

而创伤中心成立后,在创新的MDT模式下,患者来到急诊科后,会有由多个科室组成的专家团队在一起面对面解决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出抢救方案、共同实施,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讨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这是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攻关的学科群模式,有效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率。

此次成功抢救的车祸患者,正是第一例从中受益的患者。

尽管首战告捷,但霸州市创伤中心的救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迅速、有效救治患者并提高救治水平,医院的综合能力,需要全院员工共同参与,需要多科室协调联动、统一指挥、规范操作。该患者通过霸州市创伤中心MDT新模式的成功救治,为我院完善创伤急救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了全体创伤中心人员的信心。为挽救更多患者和家庭,我们不抛弃,不放弃,一袭绿,带来盎然生机,一束灯,照亮生命之光!

作者:急诊科刘中怀

编发:健康服务中心

医院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al/73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