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611315.html作者:杨林赵湘萍刘少雄许素萍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
通过对近9年在我院分娩的例孕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监测,较准确地统计出我院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发生原因、以及其中高危孕产妇所占比例等情况,望能为国内制定出比较客观的产后出血发病率提供临床依据,为进一步预防、治疗产后出血提供客观指标。通过我们产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达到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目标。
目的:针对目前产后出血发病率各界报道差异大,国内外均无统一标准等情况,通过本院9年来观察统计资料分析,尝试对产后出血发病率做一个较客观的分析判断。
方法:①容积法;②面积法;③计血量产妇纸称重法:年以后的产后2h至产后24h;④目测:仅指年以前的产后2h至产后24h。
结果:我们观察统计了年1月1日~年12月31日的例产妇,平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46%。以年度计算,最低是年,为7.01%,最高是年,为12.51%,均高出目前最新教科书的标准。
结论:在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的今天(选择性剖宫产平均失血量ml),仍将产后出血发生率定位在10年甚至20年前的水平,对我们产科医师客观和正确认识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可能没有积极意义。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为年1月1日~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孕周≥28周的全部产妇。
2测血量方法
2.1容积法
胎儿娩出后待羊水基本排净后立即放置ml刻度的聚血盆至产妇臀下,放置至产后2h计量。剖宫产病人吸净羊水后(另计数)直接吸管吸出血量入量瓶中计量。
2.2面积法
计算自胎儿娩出后,阴道分娩或手术台上使用的纱块数量及湿润血纱面积,按10cm×10cm=10mL,即1cm2为1mL计算分娩(或术中)的部分血量。
2.3称重法
产后2h产妇离开产房(剖宫产病人在离手术室)前放置计血量产妇纸(带秤),人均使用3~4块,各班护理人员计各班出血量,至产后24h将总出血量汇总计入分娩记录
2.4年以前的产后2h至24h出血量为目测。
3产后出血标准
以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mL为标准。
结果
2.1历年活产数与剖宫产数、产后出血情况,见表1。
2.2产后出血原因统计,见表2。
(说明:①在统计方法上,年开始,我院对产后2h的产妇给予计血量产妇纸垫放至产后24h(平均2~3块/例产妇)统计汇总血量。在年之前的产后2h至产后24h出血量为目测。②年开始我院作为白云区孕产妇抢救小组,每年出诊、医院孕、产妇~人次/年不等,这是我院高危孕产妇所占比例较高的重要原因,也是我院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的因素之一。③我院高危孕产妇的划分是按《产科理论与手术》与《妇产科学》评定的)
2.3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由表1的统计资料显示,我院年1月1日~年12月31日9年期间分娩总数例,最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01%,最高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51%,平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46%。该组数据所示的产后出血发生比较教科书记录的2%~3%要高,较全国产后出血协作小组所作的调查资料12.8%要低。我们认为,我们的统计方法是规范的,估计的成分已降至最低,我们的统计结果具有可信性。在我国,医院众多妇产科医师和助产士的工作本身就繁忙,统计产后出血量的工作又较琐碎,医院不够重视,多以目测为统计方法,这也是我国存在着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困难,估计失血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要高的重要原因。
2.4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
表2提示,在经典的产后出血发病因素中,宫缩乏力仍为头号杀手,其发生率占总产后出血病人的60.30%,胎盘因素占29.32%,软产道裂伤7.17%,凝血功能障碍占3.38%。
2.5影响各地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可能因素
我院统计资料显示,9年间我院接产产妇中高危产妇有人次,占同期分娩产妇人数39.95%。高危孕产妇比例偏高,应该是我院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的因素之一。
讨论
正确认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指导产科工作者正确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一环,又由于我国孕产妇死亡中,48.5%的孕产妇死亡由产科出血所致,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死亡构成的87.8%。而仅有小部分的产后出血可以通过孕妇的病史得到预测,严重的后果几乎不可能通过高危筛查法得到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近些年在国内均以医学教科书第6版定义的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达到ml为标准。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国内外差异较大。无合并症的产妇,其阴道分娩的平均失血量约ml稍多,其中5%的产妇失血量大于ml。选择性剖宫产术的平均失血量约ml,高于产后出血的标准,对于有产后出血倾向者术后出血量可能更多。这就说明剖宫产率的上升,必定会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上升,那么仍将产后出血发生率定位在10年甚至20年前的标准,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客观而实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对于临床产科医师正确认识产后出血也是没有帮助的。有学者表示,目前对如何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虽无良好的对策,但对产后出血患者尤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及时诊断与正确处理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我们认为,通过我们产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探索出我国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客观标准,为制订产后出血预防措施,规范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认识,降低由于产后出血而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编辑(大区医生团队):万销杨帆周余陈鑫
顾问:庄洋洋黄先辉
欢迎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al/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