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警惕七旬老伯杀蟹时忽视这件事,手肿了三


22日,广州市海珠区一名75岁黎姓老人,在杀螃蟹时不慎右手虎口被蟹钳钳伤,导致伤口被食肉菌感染而患上了坏死性筋膜炎。

短短三天病情迅速发展,黎老伯被送到广医二院时已休克,并发生心、肺、肾脏、肝脏等多脏器功能损害,而后老人被送入ICU,虽经过右上肢截肢抢救治,最终仍因病情过重不治身亡。

广医二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伟雄提醒市民,食肉菌能通过皮肤上的一些小伤口进入人体内;这种细菌的致死率非常高,市民在接触、处理海产品时一定多加小心。

警惕:小伤口曾撂倒壮汉

经医生介绍,黎伯的伤口并不大,起初也没有引起老人的注意,因此他也没有对伤口做相应的处理。而后,黎伯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不但手背发红肿胀且发黑,还出现了腹泻、腹痛等症状。在外院“吊针”不见效的情况下,黎伯才到广医二院急诊求诊,经医生确诊为坏死性筋膜炎后对症治疗。

“食肉菌会在任何筋膜部位感染,病人必须尽快入院切除坏死组织并使用抗生素,否则可致败血症及多种器官功能衰竭,24小时内可致命。”广医二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伟雄表示,食肉菌都可以从小小的伤口进入人体,并且其毒性强,抵抗力差的人根本无法抵御。

在临床上就曾碰到一40多岁壮年男性患者医院一天内死亡的案例。此例病例患者自身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救治难度更大。

名词解释

坏死性筋膜炎又称食肉菌感染,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感染性疾病。食肉菌专“吃”脂肪和筋膜,如果不及时清除,细菌会从内部将患者“吃掉”,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提醒:被海产品伤手要马上清洗消毒

“最主要的预防方式就是小心谨慎处理海产品。”王伟雄提醒市民,如果不小心被买回来的海鲜弄伤了手,记住要马上用消毒药水清洁;若有伤口裸露一定不要接触海产。有尖刺的鱼鳍、龙虾和蟹,同样可透过伤口传播给人类,因而潜水、垂钓、街市海鲜档均都存在一定风险。

如果身上有伤口,最好不要潜水。

被海鲜刺伤的伤口,可能会红肿,发热及疼痛,这些是发炎的症状,但若伤口感到异常痛楚,则很可能是食肉菌的主要症状,需要即时求医。王伟雄呼吁,若能及时治疗,人类往往可以通过抗生素杀死食肉菌,但稍为拖延,就足以令病情加重,即使最后保住性命,也可能难免要进行肢体切除手术。

什么是食肉菌?

食肉菌,又称为噬肉菌。它并非单一细菌,而是指会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一些混合病菌,其中最常见的致病原有化脓链球菌、创伤弧菌,其他的病菌还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

因这些病菌感染皮下的筋膜引起发炎,临床病程快速而严重,死亡率高,所以才被冠上的“食肉菌”名称。常见于鱼鳍、龙虾和蟹钳里的就是创伤弧菌。

本期责编:坛小汐▍来源:羊城晚报聚焦普宁

出入境办证

通讯录

普坛APP

公车路线

补办身份证

换驾照

血腥扑鼻

用生命么么哒

旧衣回收

车牌万元

致命撑伞

泥头车爆头

普宁论坛官方招聘

停电22日-24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lvz.com/skal/5448.html


当前时间: